邵榮青
英語教學方法是研究英語教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揭示了英語教學的內部規(guī)律,指導教學實踐,使英語教學更有效率。外語教學在西方有著悠久歷史,且成果豐碩,第二語言教學領域的語言教育者將“追求方法”推向頂峰。從十八世紀的翻譯法到二十世紀的交際法,人們對外語教學法的研究層層深入,流派紛呈,“教無定法”理念也越來越受到語言教學者的推崇。
1 當代國際主流外語教學法
1.1 語法翻譯法
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是一種傳統(tǒng)的用母語翻譯講授外語書面語的教學方法,以翻譯和語法學習為主開展教學活動。起源于15紀的歐洲,用于講授拉丁語、希臘語。該法的產生主要是為幫助學習者閱讀外語資料和文獻,其教學流程包括:復習→講新詞→教語法→講課文→鞏固新課→布置作業(yè)。
首先,母語與目的語的對比適用于理解復雜的句子結構及抽象難懂的詞匯,學習者易于形成清晰的語法概念和體系;其次,課堂可控性很強,容易測試,教師能充分發(fā)揮權威作用。但缺點也越來越突出:重視書面語而忽視口語教學,尤其忽視對學習者語音語調的培養(yǎng),對翻譯的強調使學習者在使用外語時過分依賴雙語互譯,不利于培養(yǎng)流利的語感及交際能力;同時,教師權威抑制了學習者主動性的發(fā)揮,課堂氣氛往往很沉悶;此外,艱深的文學作品與現(xiàn)實生活常常關系甚微,激發(fā)不起課堂興趣。
1.2 直接法
直接法(Direct Approach),顧名思義,即直接教外語的方法。19世紀末,很多學者認識到語法翻譯法在聽說能力培養(yǎng)上的不足,于是創(chuàng)立了直接法?!爸苯印卑齻€方面的內容:直接學習、直接理解、直接應用。該教學法認為學習外語詞語時不應翻譯成母語,而應通過實物、動作、表情等直觀手段把詞語和它所代表的意思直接聯(lián)系起來。
該教學法認為語音和口語是外語教學的基礎,是語言活動的中心。外語教學從口語入手,設置一個不接觸文字的聽說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學生只見音標,不見文字,在聽說基礎上再學讀寫,最后達到聽、說、讀、寫的全面發(fā)展。直接法最終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在交談、閱讀或寫作時都能運用外語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但是,該教學法的缺點:對教師的語言能力要求很高,并且對母語過于排斥,有時影響教學效率。
1.3 聽說法
聽說法(Audiolingual Approach)是美國語言學家在二戰(zhàn)期間建立的,最早應用于部隊,以快速培養(yǎng)軍士的外語聽說能力為目的。聽說法基本教學原則是:第一,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第二,新的語言項目以對話的形式引入,學生在聽說訓練完后,才能看到所學對話的書面形式;第三,采用模仿、背誦詞組和重復基本句型的方法學習;第四,語法教學采用歸納對比法對語法進行演繹性解釋;第五,教學中及時糾正學生錯誤,強化正確形式;第六,口語技能以句型操練為主要內容,詞匯教學容于句型教學之中,并應在限定的情景中進行;第七,重視語音教學,教學中要使用磁帶、語言實驗室、視聽教具。
由此可見,聽說法的優(yōu)點是:注重聽說技能培養(yǎng),重視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而缺點則是:認同模仿、背誦、機械操練,阻礙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人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同時,忽視了學生基本素質的重要性,忽視在真實的世界中學生語言表現(xiàn)的復雜性,以及智力操作中判斷力所起的基本作用。
1.4 交際法
交際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在西歐共同體國家(主要是英國)產生。交際法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三個步驟:接觸、模擬范例和自由表達思想。接觸指讓學生接觸多種多樣的對話內容,這些對話應該在真實或者擬真實的情景中進行。模擬范例練習是在情景中抽出語法結構讓學生模仿練習。自由表達階段是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語言情景,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即興表演等形式運用所學的語言自由表達思想的階段。三個步驟即現(xiàn)在人們熟知的3P教學模式,即呈現(xiàn)(presentation)、練習(practice)與產出(production)三階段模式。
交際法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為目的,有利于促使學生有效得體地使用語言。由于強調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有利于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使用外語進行交際,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只要不影響交際就不要打斷學生的思路去糾正。同時,交際教學法重視對目的語比國家文化的學習,也有利于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但是,缺點是不利于學生掌握系統(tǒng)語法,不利于提高讀寫能力。
2 結語
外語教學的發(fā)展已經證明,當今世界上還不存在外語教學的“萬應靈方”或“最佳方法”。由于外語教學法各流派都有各自相對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們應具體分析其主張,吸取它們的長處,為提高我國的外語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教學最優(yōu)化服務。
同時,現(xiàn)代外語教學各環(huán)節(jié)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處理聽、說、讀、寫的關系方面,應以聽說為主,在聽說的基礎上培養(yǎng)讀寫的能力;第二,在處理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能力的關系方面,以培養(yǎng)語言能力為主,并且一開始就注重語言能力;第三,加強實踐性練習。練習既要連貫又有情景,其類型,主要是有意義的交際性練習,輔以機械性練習。在掌握語言材料的過程中,注意發(fā)揮語言知識和學生智力的作用,隨著學生學習的材料增多,越應發(fā)揮這兩方面的作用;第四,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化設備,用外語教外語,適當利用母語。
(作者單位:皖北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