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
[摘 要]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宏偉構想。本文旨在探討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在增進 “民心相通”戰(zhàn)略的重要意義與應用思考。
[關鍵詞]絲綢之路音樂文化;民心相通;意義;應用思考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9)03-0158-03
近年來,學者們對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持續(xù)升溫。通過文獻梳理筆者發(fā)現(xiàn),學者們大多匯聚研究視角于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的交流融合、南北絲綢之路的音樂本體研究及對比研究、不同歷史時期的絲綢之路音樂文化事項史學研究、樂舞文化形態(tài)、史料研究、音樂圖像學角度敦煌壁畫、樂譜研究、樂器傳承及流變等。隨著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構想,歷史悠久又默然不語的古絲綢之路重煥生機、光芒萬里,全面進入嶄新的歷史發(fā)展新時期。盡管,音樂學界已經(jīng)普遍關注到禮樂的“和”與“仁”,重視“樂與政通”、“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的社會功能與政治解讀,而通過對絲綢之路音樂研究的歷史回顧,結合當下存見的音樂、文化交往現(xiàn)狀,進而上升至頂層設計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的意義與功用的研究卻寥若晨星。
一、“一帶一路”建設重在民心相通、文化互鑒、百花齊放
作為具有全局高度的重大國家戰(zhàn)略,“一帶一路”的重點在于加強“五通”工作,即政策溝通、設施聯(lián)通、貿(mào)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召開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近平主席與多國領導人就過去幾年“一帶一路”建設的進展、探索、經(jīng)驗、效果進行深入探討,在雙邊文件、政策法規(guī)的制定、基礎設施、道路的規(guī)劃建設、國際合作交流、貿(mào)易往來、項目設計投入建設、資金環(huán)境放寬與優(yōu)化等方面,各國均給與中國政府以高度認同。同時,中國政府在推動教育、文化、體育、人才、科技、宗教方面制定的政策保障與具體舉措,在增進民心相通這項基礎性工程中收效顯著。
習近平主席強調(diào),“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薄耙粠б宦贰苯ㄔO參與國弘揚絲綢之路精神,開展智力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等建設,在科學、教育、文化、衛(wèi)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夯實民意基礎,筑牢社會根基。文明交流互鑒是古絲綢之路留下的精神財富,民心相通應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愿探討多層次、寬領域的人文合作,加強教育、科技、文化、衛(wèi)生、旅游、體育等領域交流合作,搭建更多合作平臺,開辟更多合作渠道。我們愿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社會各階層、各群體都參與到合作中來,營造多元互動、百花齊放的人文交流局面。[1]因此,民心相通在本質(zhì)上來說,是國家全方位推進“一帶一路”地域國際合作的社會根基,是各國各民族間增進友誼、互信互敬的有力保障。
二、“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戰(zhàn)略中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的意義
在2018年1月出版的《“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報告》中,民心相通政策推動部分主要收錄了以環(huán)境保護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學技術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宗教事務局、共青團中央、國家漢辦、中國法學會、中國紅十字會為代表的國家部委,在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影視橋工程”、深化科技人文、體育、宗教文化、人才交流、漢語傳播、增進法制共識、人道合作方面的基本情況概述、取得成果及未來構想,以及地方政府在落實政策中務實推進的具體舉措。民心相通學術研究部分則主要收錄了集陜西、黑龍江、新疆等省區(qū)以及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蘭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高校學者、智庫研究員、智庫合作聯(lián)盟理事單位,從民心相通在“一帶一路”建設的作用、人文交流的現(xiàn)狀、問題與建議,在對外傳播與公共外交中媒體合作、傳播話語體系構建、中國形象塑造,機制與組織中智庫聯(lián)盟建設等,重在以詳實的案例、數(shù)據(jù)分析、深入的學理闡述,將民心相通工作的進展與未來發(fā)展咨政建言、啟民傳意。我們看到各級部委、地方政府、高校學者、智庫研究員在民心相通的工作推進行之有序,成果斐然。同時我們期待音樂學界也可以看到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在民心相通工作中可預期發(fā)揮的重要作用與功能。
(一)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是文化互鑒的載體,增進民心相通
項陽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出,音樂史學研究應當從九個方面“接通”,應關注音樂的功能性、制度、禮俗、兩條脈對于中國音樂文化史的的影響,進而對中國音樂文化史理解認知,注重中國音樂文化“小傳統(tǒng)”與“大傳統(tǒng)”的聯(lián)系與相互作用,通過對傳統(tǒng)音樂的個案調(diào)查與宏觀把握,從整體意義上認知歷史的民族音樂學,并通過“制度-樂人-本體”進行全面綜合的理念認知并傳統(tǒng)、田野、歷史的接通。[2]
而在“當下與歷史、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文獻與活態(tài)、宮廷與地方、官方與民間、中原與邊地、中國與周邊、宗教與世俗、個案與整體”視域下的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承載了千百年人類物質(zhì)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互通交融。在這條古老的線路上,不同的宗教信仰、民俗風情、文化傳統(tǒng)、政治律法、氣候地理影響并生發(fā)了沿線各國萬彩斑斕的文化生態(tài)與音樂形態(tài)。文化沒有優(yōu)劣之分,傳統(tǒng)音樂作為傳統(tǒng)文化景觀的成像,在不同地域、民族、民眾間穿梭流通,求同存異、彼此吸納、尊重互賞。在歷史的積淀下,形成傳統(tǒng)儀式、尊禮、禮樂,并在全球化語境下,與時俱進、推陳出新,運用音樂的語言,跨越語言的瓶頸,促進沿線各國文化共識,加深理解,增進民心相通。
(二)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以情感人”,助力民心相通
在歷史學家彼得·弗蘭科潘的研究當中,絲綢之路歷經(jīng)了“信仰之路、變革之路、和睦之路、黃金之路、帝國之路、危機之路、戰(zhàn)爭之路……”的歷史變革,新的絲綢之路在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計劃以及中國做出的巨大投入下著眼未來、重振復興。[3]
不僅于此,絲綢之路更是一條閃爍著音樂光暈的藝術之路。音樂的獨特魅力,之于千百年傳承對于文化的延續(xù)與保留,之于民族精神的傳習與繼承,之于文化交融的貫通與弘揚?;仡欭斊潣返陌l(fā)展歷史,隨著古絲綢之路的貫通,中國的中原文化、印度、波斯、古希臘、古羅馬各國各地的音樂文化在此交匯,促成龜茲樂高度發(fā)展,隋唐時期達到鼎盛。固然我們無法在今天聽到古老的龜茲樂的音響,然而從周吉教授創(chuàng)作的《龜茲古韻》中,我們似乎可以近距離的觸摸歷史的溫度,觀賞到隋唐盛世的迤邐奢華,感受到和聲交織的立體豐盈,品味到曲調(diào)旋律的民風族趣,聆聽到調(diào)式調(diào)性的游離交錯……我們讀懂的是歷史的穿越與共情的震撼,讀不盡的更是傳統(tǒng)文化的神韻、文化認同的感動與文化交流的深意。
盡管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形式、傳統(tǒng)音樂形式,但伴隨著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愿景與希冀,絲綢之路上的音樂越來越多的承載擔當起書寫人類歷史的繁榮發(fā)展與為文化交流的蓬勃興盛增輝的重任。她飽含豐沛的真情,以激蕩人心的力量與包容和諧的特質(zhì),在沿線各國、各民族間搭建了溝通情感與心靈的橋梁,助力民眾心心相印、心心相通。
(三)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作為“文化軟實力”,夯實民心相通
音樂起源于原始巫術、生產(chǎn)勞動、求偶、自然界的模仿,同樣音樂具有傳播知識、記載歷史、抒發(fā)情感、宣傳教化等實際功用。何曉兵教授認為“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是人際交往行為的主要動機和目的之一,同時也是特定社會組織賴以構成和維系的心理要件之一。所謂“文化認同”,是將某些共同的文化因素——如族群共同擁有的圖騰觀念、血緣觀念、倫理觀念等,作為維系族群內(nèi)部凝聚力的紐帶,借此把一群有資格互相求助的人緊密聯(lián)結在一起?!盵4]
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作為沿線各國各民族間由古到今深厚積淀的文化交流融合的產(chǎn)物——“文化軟實力”,令各國人民、各民族同胞深切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更有助于提升沿線各國間文化認同感,增進國家、民族的團結和諧,以文化交流帶動政治、經(jīng)濟等差異化消解,以民心相通助力互聯(lián)互通。
三、“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戰(zhàn)略中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的應用思考
(一)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之智庫建設應用
無論政府學界還是民間智庫的重要功能在于“資政啟民”,在民心相通工作中,智庫往往可以通過學者、媒體進行多角度、多途徑的學理深厚、直抒胸臆、深入淺出的發(fā)聲,從而有效發(fā)揮引導溝通、擴大影響、潛移默化、啟迪明智的促進民心相通的作用。
對于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智庫可以開展內(nèi)容生動、主題多元、形式豐富的主題研討、學術交流活動,為民心相通增進共識、薈聚思想、凝結方策、建言啟民。聯(lián)合沿線國家地區(qū)、政府、院校、科研機構、各類智庫開展跨學科、跨文化、跨地域、跨國界的音樂課題研究、專題研討會,搭建跨學科多領域的研究平臺。憑借音樂專業(yè)研究,為政府制定文化、外交政策咨政建言,通過智庫平臺推介絲綢之路音樂研究最新成果,在促進民心相通的基礎上提供智力支持,幫助政府民眾之間、沿線各國之間達成廣泛交流與共識。
(二)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之專業(yè)音樂院校教育途徑
專業(yè)音樂院校擁有高水平專業(yè)技能的師資力量與教學硬件配套,具備探索嘗試及主動開展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的有利條件,旨在通過教育的方式積極推動文化外交,推動教育資源的引進與輸出,共建絲綢之路音樂教育體系,深化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的人文交流與文化認同。
我們有必要逐步建立并完善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科學的教育教學體系,建立多元化的審美認知標準、大綱課程體系、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將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音樂文化歷史的、實踐的、分類性的進行梳理、整合,借助藝術的力量,通過藝術家、教育工作者、莘莘學子的傳播、學習、交流,加深國家間、民族間、文化間的交流碰撞與融合。例如,擴大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音樂教育交流,通力合作,增進彼此師資、留學生“引進來走出去”的學術交流與互動;建立絲綢之路音樂研究人才培養(yǎng)基地、活態(tài)教學基地等實踐教學中心的交流與合作;與沿線國家合作設立留學機制、師資互訪、人才培養(yǎng)、國際化辦學模式;開展形式多樣的藝術交流活動,在沿線國家間定期舉辦絲綢之路音樂節(jié);根據(jù)歷史故事、傳說編排或復排經(jīng)典藝術作品、藝術題材音樂劇、話劇,在沿線國家進行演出進行文化交流互訪。推動人文交流活動的同時,增進沿線各國互信和理解,溝通民心。
(三)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應在“中國樂派”研究指導下開展實踐
中國音樂學院王黎光院長認為, “中國樂派”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與交流,在建設過程中,以更為“兼容并包”的心態(tài)容納世界優(yōu)秀文化,博采眾家之長。建設“中國樂派”更存在于潤物細無聲的音樂教育之中。中國音樂學院“承國學、揚國韻、育國器、強國音”的辦學理念,立足中國國學,以華夏國學為底蘊,提升藝術教育的層次與水平。實現(xiàn)國際化的辦學戰(zhàn)略目標,全面進行教學改革,努力激發(fā)能夠走向世界的音樂作品,從而更深層的文化思考,承接起更重要的歷史擔當。[5]
如何在“中國樂派”研究指導下開展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的實踐,筆者認為需要將歷史積淀存在與當下活態(tài)現(xiàn)狀有效整合,把握微觀個案研究中,不脫離國家在場的宏觀視野,共識層面的傳統(tǒng)音樂活態(tài)現(xiàn)狀與歷史層面的歷史動態(tài)相融通。同時需要注重學術界多學科方法論和研究成果的借鑒吸收,如文獻、考古、民俗,對自己的研究對象、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的關照,對多民族,多地域,多種文化的個性融合考量。把握研究方向不能脫離專業(yè)理論,更不能脫離實踐應用。
鑒于此,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應從根本上遵從“中國樂派”建立初衷,充分認識并重視其在“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國家戰(zhàn)略中的重要地位與人文交流的重大作用,著力提升“中國樂派”在沿線國家的文化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通過遴選一批優(yōu)秀的音樂家、理論家組織策劃主題展演、舉辦形式內(nèi)容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推廣活動,講好中國音樂故事,傳播中國音樂文化,唱響中國音樂之聲。肩負聯(lián)通絲路各國熱愛音樂、傳習音樂的民眾之歷史重任,履行在思想觀念上、行為情感上加強交流與互通的民心相通之時代使命。
結?語
加大智庫建設的應用、專業(yè)音樂院校的教育途徑以及“中國樂派”的有效實踐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到“一帶一路”所涉及的沿線國家幅員遼闊、文化多元、風格迥異的特殊性。音樂作為文化傳播表達的獨特載體,以其獨有的方式推進人文交流、推動教育合作、鞏固和平友誼、彰顯中國風范,長遠看來在努力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未來,將逐步擴大在國際國內(nèi)的影響力。因此,通過對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研究,可以使沿線各國人民跨越地域局限、回顧歷史與經(jīng)驗、拓展未來與認識、沖破語言與文化差異的制約,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切感悟到音樂史的深蘊、音樂文化的價值、存在與影響。
在“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國家戰(zhàn)略布局下,文化部已于2016年12月正式頒布《“一帶一路”文化發(fā)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強調(diào)我國與沿線國家、地區(qū)間的文化交流合作進入到機制化發(fā)展階段。“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jié)聯(lián)盟” 已于 2017年10月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中心牽頭成立,令人欣喜的是絲綢之路沿線上35個國家的129個藝術節(jié)和機構都已加入該聯(lián)盟組織。通過這些促進人文交流、文化互通的切實有效的政策路徑的施行與落地,將在潛移默化中進一步影響、鞏固、夯實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心民意、社會基礎。
注釋:
[1]郭業(yè)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01):01.
[2]項 ?陽.接通的意義:歷史人類學視域下的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4(12):24.
[3][英]彼得·弗蘭科潘.絲綢之路 一部全新的世界史[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172.
[4]何曉兵.中國民歌的多元文化功能[J].中國音樂,2018(06):39—40.
[5]王黎光.兼容并包借鑒創(chuàng)新——建設“中國樂派”系列思考[J].中國音樂,2018(01):05—06.
(責任編輯:崔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