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貴
對于任何一個投資者來說,都以為自己是非常聰明的,也就是說自己不會站在高崗上成為最后一名接棒者。自己會在高點就套現(xiàn)出局的,而把風險的壓力釋放到下一個投資者身上。但是在這場“博傻”的游戲中,很多自以為是的聰明者都成為了失敗者。在比特幣的投資中,這種現(xiàn)象一樣存在和成立。
從曾經(jīng)的近兩萬美元到如今的三千多美元,比特幣的價格走的是一條異常波瀾壯闊的過山車曲線,因此也套住了很多人,或者讓一些投資者欲哭無淚了。我們關注到,在2017年底攀至高峰后,比特幣價格在2018年呈現(xiàn)了不斷下降的趨勢,與頂峰近2萬美元的價格相較,如今的比特幣價格已經(jīng)腰斬之后再腰斬,并繼續(xù)呈現(xiàn)下跌的趨勢。
比特幣價格的大幅度下降以及整個數(shù)字貨幣市場市值的不斷萎,縮讓一些投資人損失慘重,甚至因為比特幣的暴跌,還影響到了“礦機”市場,諸如AMD、英偉達、臺積電在內(nèi)的芯片廠商和加工廠均受到了影響。多家相關企業(yè)的股價均出現(xiàn)了大幅度波動。
一斷時間,比特幣的價格翻了近2000萬倍,締造了幾乎是一個神話傳說。但后來又突然經(jīng)歷斷崖式下跌,價值不斷地縮水,讓投資者慘不忍睹。值得關注的是,投資比特幣的人是什么構(gòu)成,他們對于比特幣的熱情又是緣于什么?
我們關注到,有一個調(diào)研顯示,美國20到30歲的年輕人中,買過比特幣的人有足足三成。其實在很多市場投資比特幣還是年輕人居多,他們對于新鮮事物的接納程度更高更快。當然,對于財富的堆積效應也更加渴望一些。有數(shù)據(jù)曾經(jīng)顯示,在國內(nèi)有超過百萬的投資人,而百分之八十的投資者都是沖著短期套利涌入的。也就是說,他們也知道這個市場的風險很大,想短線“博傻”,以為自己不是最倒霉的一個,可以在短期內(nèi)獲利并全身而退,而一些人其實根本來不及撤退就被套在了里面。
有數(shù)據(jù)顯示傳的:“在中國,比特幣的持有量僅占全球總量的7%,但成交量卻是國外的數(shù)倍,交易量占全球的八成以上,如此高的換手率凸顯出了部分人的投機心理?!钡?,在這個虛擬貨幣的世界,每天24小時不間斷交易,沒有漲跌停,沒有停牌,數(shù)分鐘內(nèi)的價格漲跌幅度就可能達200%—500%。這樣操作的短線風險無疑是巨大的,但就是有投資者認為自己是那小部分的聰明者,是可以賺到錢的。
其實再直白一點地看,很多投資比特幣的人群是害怕“錯過了發(fā)財?shù)臋C會”。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生怕錯過了這次發(fā)財機會的心理,如果身邊的人炒比特幣一下子成為億萬富翁的故事流傳開來,會有越來越多人因為賺錢效應而去買幣。
害怕錯過其實是很多人的心理病,就如同有人看到街上排著長長的隊伍,在即使不知道是賣什么的情況下,也有人會加入到排隊的行列中,還有人或許聽說了是賣什么的,但是不知道這個東西有啥更具象的作用,但因為排隊者眾多,也會影響他跟著去排隊。于是,就有很多投資者紛紛涌入了進去,因為害怕會錯失快速致富的機會。從某種程度上講,推動比特幣狂熱的就是新投資者的不斷進入,越來越多的人害怕自己錯失了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