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秋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小女孩林英子跟隨爸爸媽媽從臺灣漂洋過海來到北京,北京的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英子為之著迷?;莅拆^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伙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媽宋媽、沉疴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和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一一悄然離去。為何人世這般凄苦?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小說通過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寫了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小英子作為一個主要人物出現(xiàn)在小說中,當她發(fā)現(xiàn)大人們的良好愿望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就愈發(fā)顯得孱弱,纏繞在小說中的那種無往不復(fù)的悲劇輪回也就更加令人觸目和深省,這也正是小說顯得豐富厚重的關(guān)鍵之筆。小說中的人物最后都離英子而去,表現(xiàn)了告別童年的悲傷和懷念。這既是現(xiàn)實人生悲劇的寫照,也是作者歷盡世事后對生命的理解與體悟。
1.黃昏的濃酒顏色更濃了,它的余暉從墻外,從樹隙中穿過來,照在廊下的玻璃上,媽媽坐在那旁邊,讓黃昏籠罩在她的銀發(fā)上,使我想到茉莉花池旁媽媽的年輕時代。
2.我又獨自展開了地圖,細細地看著每條街、每條胡同,回憶是無法記出詳細年月的,常常會由一條小胡同、一個不相干的感觸,把思路牽回到自己的童年,想起我的住室、我的小床、我的玩具和伴侶……一環(huán)跟著一環(huán),故事既無關(guān)系,年月也不銜接,思想就是這么個奇妙的東西。
3.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吃草料咀嚼的樣子,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tài)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滿在胡須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國臺灣女作家,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3歲隨父母返回臺灣,5歲來到北京,度過了難忘的童年。父親英年早逝。1948舉家遷往臺灣,她一直從事辦報、辦刊、寫作、出版工作,聯(lián)絡(luò)了大批在臺灣的文化界人士,提攜了大量臺灣文學(xué)青年,出版了眾多文學(xué)名作,被稱為“臺灣文學(xué)的祖母級人物”,1998年榮獲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發(fā)的“終身成就獎”。小說《城南舊事》是關(guān)于她童年在北京生活的故事,曾被改編成電影。
類似《城南舊事》這種以兒童視角描寫成人世界、展現(xiàn)社會風(fēng)俗風(fēng)貌的小說散文還有很多,現(xiàn)在這里推薦幾本,供同學(xué)們閱讀交流。
1.《呼蘭河傳》:蕭紅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以蕭紅自己的童年生活為線索,形象地反映了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fēng)貌、人情百態(tài),批判了封建主義思想對民眾精神的戕害。
2.《北極村童話》:遲子建以兒童視角追憶東北漠河村奇異而神秘的北極生活,娓娓道來,溫暖而略帶憂傷。
3.《天藍色的彼岸》:作者是英國作家艾利克斯·希爾,講述了小男孩哈利因車禍去了另一個世界。在那里,他加入了等待去天藍色彼岸的隊伍。但他還掛念著爸爸、媽媽、姐姐和同學(xué)們,卻又不知如何傳達自己的心聲,直到他碰到一個叫阿瑟的幽靈。阿瑟帶著哈利偷偷溜回人間,來向親人和朋友告別,向他們表示歉意和深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