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豪
(鄭州大學(xué) 河南 鄭州 450000)
家譜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最具特質(zhì)的文化之一也是地方志研究的一個重要領(lǐng)域?!八^‘新譜’,是相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所編、刻、印、抄而成之‘舊譜’而言的譜牒類文獻。”新譜編修可略分為兩個階段,改革開放前基本處于民間自發(fā)狀態(tài),20 世紀80 年代改革開放后,修譜數(shù)量急劇增加。在《中國家譜總目》中,河南50 年代修譜5 種,60 年代修譜7 種,70 年代修譜3種,80 年 代 修 譜109 種,90 年 代 修 譜401 種,2000 年-2005 年修譜140 種。另據(jù)本人在鄭州家譜館和河南圖書館整理,僅其兩處,2000 年至2019 年新修家譜的數(shù)量就有700 多種。
新修家譜與舊家譜相比,體例有突破,內(nèi)容更豐富,提供了更廣泛生動的歷史文獻資料。本文即以《年庚冊·鄭州代書胡同李氏家譜》為例,做初步的介紹和分析。
海小猛主編《年庚冊·鄭州代書胡同李氏家譜》,2012 年編印出版,16 開精裝,文圖并茂,文字部分共計302 頁。譜諜之編修形式及體例,有一套相對成熟的模式,此家譜有繼承亦有創(chuàng)新。
主編海小猛,1943 年出生,為鄭州中原區(qū)刁溝村人。就讀鄭州第十一中學(xué)時,定居鄭州市代書胡同其外祖父家。18 歲自愿進入鄭州金水區(qū)清潔衛(wèi)生管理隊(又名肥料社),業(yè)余時間喜讀文史哲書籍,工作是以掏糞為業(yè),著有《鄭州環(huán)衛(wèi)百年史話》,后收入《鄭州文史資料》,故其晚年又自號一介糞夫。
該家譜除前后的圖片、引言、目錄、凡例、總序、后記外。其主體部分分為五編:前三編為歷史上所編纂之三種家譜;第四編為“考辨”,即作者對前三編失誤之考訂說明;第五編即作者在前三編基礎(chǔ)上之續(xù)修。
前三編完全是原樣影印三次所修家譜,作者按其時間先后簡稱為“甲、乙、丙”本?!赌旮齼浴纷畛蹙幾胗诿駠辏?924 年),封面有“崇德堂李”字樣。據(jù)海小猛考證“最末一頁某人(舒華)的出生年月是“民國二十四年十一月初三”,由此可知,甲本立卷后逐年記載,最晚不早于1935 年12 月28 日?!薄赌旮齼浴返诙涡抻啽?,首題有“中華民國卅七年·臥云手訂”,此與第一次編纂同理,所署亦是起始日期,據(jù)海小猛考證,1949 年1 月13 日乃是此冊修訂終訖日?!赌旮齼浴返谌斡衫钊鹳e修訂,時間則是在1965 年5 月。
此三種《年庚冊》均甚簡略,但也頗具特色?;旧蟼髦髅咳艘豁摚喡杂浭龃巳嗣?、字、號及功名,生卒及下葬年月日時等。其較為獨特之處是每人記載了生辰八字,并由此推演出其“八字四柱”及邵康節(jié)四字斷等。此或即是其以“年庚冊”名之,而不以家譜命名之原因。三種《年庚冊》影印文本共計106 頁。
此家譜第四編為《考辨》。在其凡例第六條中寫到:“前三修訂、續(xù)修本中之人名存有多種不規(guī)范的稱謂和錯訛:(一)無名、漏名,或不知其人。(二) 三本對照,屬一人二名或多名。(三)名字中有錯字、別字。(四)輩分有誤等。所有不妥均在第四編《考辨》中予以糾正?!惫蚀司巸?nèi)容,主要是海小猛對前三種《年庚冊》修訂起訖之說明,及對內(nèi)容錯訛之糾正。
此家譜第五編最為重要,為2012 年海小猛所續(xù)修,并影印了2012 年李舒安所編制之“世系表”,實即譜圖,共計2 頁,并附有海小猛“正誤”說明一頁。
海小猛續(xù)編部分共計分為六篇,即宗室、姻親、《世系表》(李舒安編繪)、藝文、祖塋、附錄。續(xù)編部分仍以豎排方式行文,但使用簡體字。
此譜最具特色和匠心之處,即很多人小傳后海小猛之按語,主要內(nèi)容是對前三種《年庚冊》中傳主文字之訂正,自己親見親聞感受之記述,對傳主生平事跡之評價等。按語有長有短,短則一二行,長則幾乎占盡全部頁面,對其外祖母之評贊甚至延之數(shù)頁。
如在前引“臥云公”小傳后加有按語二行云:“人不可無為;也不可大為。‘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小有為,能養(yǎng)家,則可。且安。而筆耕時事,因酒有詩,蘭章達于今后,是遺公家之大財富也!”
又如對“臥云公”之年僅十六歲早亡的“結(jié)發(fā)”妻“馬氏”亦有按語,除對《年庚冊》記述訂正外,有“馬氏應(yīng)屬定親未娶,先于九月亡故,后于十一月于歸——迎娶。是如何迎娶的,我輩茫然無所知。”對于兩次遷塋馬氏骨殖到底是否遷徙,則謂“盡管如此,足見本族家風(fēng)儒雅,恪守‘一字定終身’承諾。逝者有了‘名分’與歸宿,活著的也得到些許安慰。唯一遺憾的是,馬氏屬何方人氏?父母、同輩人為誰?這門姻親就這么斷絕了,不無傷感。綜上,說是‘結(jié)發(fā)’,稱作‘鬼妻’是不是更恰當?”這對于回族婚嫁中未娶先亡,但終葬于李氏祖塋及后來墳塋遷葬之事的記述和評價,很能反映出回族接受儒家禮儀的真實具體情況。
再如對前半生衣食無憂,后半生自勞自食的“宗室(伯)·第十三代姑·秀?!钡陌凑Z:“仆每這樣想:命運有時折磨人,有時又給人以恩惠?!淌яR,焉知非福?’無親身遭際者,難解其中的酸甜苦辣大滋味!”
即使在臥云公的日記中,也有不少精妙按語出現(xiàn)。1948 年10 月22 日,鄭州獲得解放,而此后的一二十天里,國民黨飛機時常飛臨市區(qū)上空,投放炸彈以騷擾。臥云公于11 月6 號(夏歷十月初六)寫日記說:“清晨,公赴南郊陳莊行防空躲避時,發(fā)現(xiàn)該村形勢全然改變。(往日),村中人均在村南黃家墳居住。秫稈葺庵,人畜俱在庵內(nèi),僅避風(fēng)雨。(而)村中駐(國民黨)軍隊。周圍墻高丈余……防御工事修葺太佳;而民人野田露宿數(shù)載,困苦極矣!今,軍隊去矣!民人遷回故土,各家宅院都改換矣!”接著就有農(nóng)民將他邀至家中,熱情款待。相鄰的幾家十數(shù)人又聞聲趕來,“相爭讓食”。作者即于這篇文末寫下一段評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之禮遇,今重現(xiàn)矣!然有異于彼者:飛機炸彈,市民惶惶然難有安泰;田園牧歌,農(nóng)人欣欣兮相邀友朋。不啻城里城外,兩個世界;亦賓亦主,同樣心境。遙想許翁大仁,對酒不棄溺鬼;王郎厚德,惻隱終達帝天。故異史氏曰:‘置身青云,無忘貧賤’;而世之所云‘存仁前程遠,積德后路寬’者,君子視若繩墨,慎守以誠,良有以也!
《年庚冊·鄭州代書胡同李氏家譜》由身為外孫的海小猛主編,眾所周知此不符常理,為何這般?既有時代環(huán)境的影響,也有其家族開放包容風(fēng)氣的影響。海小猛原籍為鄭州刁溝村,“我自幼生活在外祖父母家……身為外孫,我屬于外姓人,卻為何吃飽了不走,硬賴在姥娘家?guī)资??”其原因是“在我進入鄭州第十一中學(xué)的第二學(xué)年時,……而當時我家在極貧線上無力、無助的地艱苦支撐于是我走進金水區(qū)清潔衛(wèi)生管理隊(又名肥料社),當了一名掏大糞工人,那年我剛剛十八歲?!焙P∶鸵驎r代環(huán)境因素留在了其外祖父母家,展現(xiàn)了在當時特殊歷史環(huán)境下,一個人物,一個家庭生活的縮影。后因“某人……竭力呼吁要把我遣送原籍,我極度恐懼!我精神崩潰!我患上了終身不愈的疑心??!就在當時,我找個機會把戶口遷到了外祖父母家。那以后在我的冥冥意識中,外祖父母家就是我的避風(fēng)港……我時時刻刻銘記著:肥料社對我有大恩大德!外祖父母對我有大恩大德!”海小猛是懷著報恩的機會來寫《年庚冊》和《鄭州環(huán)衛(wèi)百年史話》。自其祖父母去世后,《年庚冊》一直由海小猛珍藏,“2005 年報恩的機會來了:六姨母(李琳)要我整理外祖父母的家譜;李家的長門后裔——舒安表兄更是全力支持我承接這份差事?!崩钍姘菜鳌赌旮齼浴芬灾屑磳懙剑骸暗鬁虾P∶?,余表弟也。周歲即寄養(yǎng)我家,由先叔祖父、祖母培育成人,迄今留守代書胡同,其情系所至,癡心珍藏我李門《年庚冊》達于今。近聞六姑母命他承接編綴,我輩莫不歡欣,傾囊定力相助?!蹦壳靶滦藜易V中外姓主編并不多見,家譜絕大部分仍由同姓族人擔(dān)任主編,但若同姓族人缺乏史學(xué)素養(yǎng)和文字功底,那么家譜的質(zhì)量就可想而知了。
此家譜前三編為影印原《年庚冊》,第四編為《考辯》,主要是海小猛對前三編《年庚冊》內(nèi)容錯訛之糾正。另外,其考辨貫穿全書,其按語中亦多考辯,如宗室·伯·第十一世祖妣·把氏“‘把氏’,在回族人的姓氏中,與之同音的應(yīng)當是‘巴’定是臥云公筆下之誤。”“她活了多大年紀不知道。忌日是哪一天?不知道。亡在何地?不知道。反正是葬在祖塋了。只知道娘家是法院街的,僅此而已!”代書胡同李姓,屬鄭州城內(nèi)回族名門之一,對于家世淵源亦有考辨,族中某人說:“彼于少小時瞥見過家譜,有“來自梁園”四字和字派詩一首。問他詩句,答曰僅記一字。后復(fù)問,道出五六字。再三詰問,竟說是他本人添加。嘻!子虛烏有,信口雌黃,其輕賤兒戲之態(tài),令人啼笑、瞠目!”而作者“察甲、乙、丙三本《年庚冊》,均無此記;而據(jù)十二世祖妣古氏亞仙傳述,言‘本支始祖李駱賓徙自山西洪洞’,故宜以從后說?!贝送膺€有對新編《年庚冊》名字錯訛之訂正,“十四世一列,西龍—小雷五兄弟中,長兄‘西龍’,應(yīng)為猶龍。猶龍降生,生母立亡?!?/p>
家譜與正史、地方志構(gòu)成了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但是與國史、地方志相比,其缺點主要體現(xiàn)在體例不一、思想狹隘、隨意攀附名人、文字拙劣等幾個問題。現(xiàn)新修家譜多多少少都還遺留有這樣的問題,吹噓根脈,自詡正宗等。李舒安在引言中即慨嘆漢族兄弟新修家譜“諱貧炫富,重官輕民,乖謬百出,等級泛濫,其‘尊祖敬宗”之說,于此淪為空談矣!”《年庚冊》重視細節(jié),辨析真?zhèn)?,杜絕了這些弊病的出現(xiàn)。
海小猛編修此家譜之時,具有強烈為民抒寫和為民立傳的情感。在其后記中即寫到:“今天,當我們對家譜文化產(chǎn)生興趣的時候,我們要有一副清醒的頭腦;當我們研究家譜文化的時候,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它,區(qū)分其中的精華與糟粕;當我們著手編修家譜的時侯,我們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服務(wù)!這就是:少一些家族意識,多一些“民族”意識;淡化一點血緣關(guān)系,重視一點‘同胞’關(guān)系。這里說的‘民族’,是由56 個民族形成的中華大民族!………家譜既然屬于珍貴的人文資料,既然其重要作用在于記述二十四史中未涉及的一些人物、事物、有助于我們更深入、更全面了解我國古代的普通勞動人民的真實生活、生存狀態(tài),從這個意義出發(fā),我們就應(yīng)當以現(xiàn)代意識來一個‘舊瓶裝新酒’,薄古厚今,詳今略古,編撰新型的家譜:寫官、寫民、寫人、寫事,寫各行各業(yè)的普通人的生活、生存狀態(tài)?!庇羞@樣的詳今略古,為普通人立傳的思想,加之編者文筆功底深厚,按語生動傳神,使此家譜讀來很有親切感。
第五編設(shè)置宗室(伯)篇和姻親篇,對家族成員逐一記述其生平事跡和親屬關(guān)系,類似于為每個人作傳,并且對人物有按語評贊,置于正文之后。其中宗室篇記載60 人,姻親篇記載28 人。如記載宗室(伯)·第十四代婦·秀蘭:“秀蘭,姓馬。中國共產(chǎn)黨員……鄭州市法院西街人士。1942 年,河南接連遭遇旱災(zāi)、蝗災(zāi)。時秀蘭三歲,即隨父母逃荒至陜西。于窮苦漂泊中打發(fā)著童年。1953 年,新中國實施國民經(jīng)濟第一個五年計劃,十四歲的馬秀蘭就像長篇小說《創(chuàng)業(yè)史》里的農(nóng)村姑娘徐改霞那樣,她應(yīng)招走進西北國營第二棉紡織廠,當上了洋里洋氣的‘洋工人’。”以上通過一個普通農(nóng)村姑娘的成長,對1942 年河南大饑荒及新中國成立后的巨大發(fā)展,給予真實的記述。
姻親篇對母系主要親屬酌情入冊,在其凡例中第十一條中提到:“尊重婦女在家庭、社會中同男人平等的地位,本次編撰,特設(shè)姻親篇。母系、女系主要親屬酌情入冊,以增進宗室、姻親(表親)之間的親密情誼,共同構(gòu)筑和諧家庭、和諧社會?!比缫鲇H馬松山為李舒安之岳父,專門為其岳父母立傳:“馬松山,鄭州市法院西街人氏。夫人名諱金改香……1942年,河南接連遭遇旱災(zāi)、蝗災(zāi),松山夫婦攜子女全家,背井離鄉(xiāng),一路奔逃,滯留西安至于終老?!币鲇H篇大不同于舊譜,亦勝過當前大多數(shù)新修家譜。現(xiàn)河南大多數(shù)新修家譜,講男女平等,也只是本族女性入譜,有簡單的名姓生卒而已,而于親家、外家很少記載,更不記述其事跡。
家譜對家族成員有強大的示范和教化功能,讓晚輩知道先輩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之不易,知道與周圍人相處的人情往來事故。家譜的史料價值在于其能補漏正和地方志不能記錄底層普通民眾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年庚冊》于此有清醒的認識。而現(xiàn)在很多新修家譜卻舍本逐末的耗費大量精力和篇幅去寫本地的精英,甚至是同姓不同宗的名人名事,而僅僅是把自己最熟悉的家族成員名字羅列一起,按照編譜公司的模板,打印成冊,其文獻價值意義則大打折扣。
《年庚冊》除了為民立傳,還具有為國存史的使命感。目前新修家譜的思想動機不盡相同,更有甚者想借修譜之機聚斂錢財。尊祖敬宗是家譜古今不變的宗旨,《年庚冊》也遵循這樣的宗旨,但是海小猛認為“家譜不應(yīng)當只是一家一姓支脈延續(xù)的單一記錄,而應(yīng)當如人們所說的那樣: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之一,屬珍貴的人文資料;應(yīng)當為地方志、國史提供補充資料?!惫势涮卦O(shè)置宗室篇和姻親篇,對每一人的生活生存狀況都有記述。其在藝文篇中抄錄了以往的書信,更為廣泛生動記錄了當時的生活生存狀況,極具文獻史料價值?!赌旮齼浴飞傺怨匐A、地位,多述民生、民情,故更貼近普通民眾,更具體生動,有較強的文字感染力。目前很多新修家譜都全文轉(zhuǎn)載了文化部辦公廳《關(guān)于協(xié)助編好〈中國家譜總目錄〉的通知》,但是很少想到要把新修家譜的質(zhì)量標準提升到作為可靠的文獻資料的水平。
《年庚冊》為醫(yī)療衛(wèi)生史和社會史的研究提供原始史料。宗室(伯)篇記載44 人,病故14 人,其中肺疾4 人,其他癥狀病故10 人,病故之中未超過60 歲者有10 人。20 世紀80 年代之前因病去世10 人,病故之中未超過60 歲者有6 人。20 世紀80 年代之后因病去世6人,病故之中未超過60 歲者有4 人。如實記載了當時社會醫(yī)療衛(wèi)生狀況,如其家族內(nèi)部多人死于肺疾,其十二世祖李蓬仙,生于清光緒十六年閏二月十四日子時,因肺疾卒于1950 年2 月13 日,享年60 歲。另外,李蓬仙子李英林也病故于肺疾,宗室·第十三代考·己丑,“早年讀書,高中畢業(yè)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后期,仍踴躍投入黃埔軍校。身著戎裝,一度馳騁于抗日前線。后因肺結(jié)核,回歸故里,閉門讀書,并考入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法律系。其遠離家門,帶病求學(xué)之舉……1955 年2 月26 日終因病情惡化,不治而亡。年僅31 歲?!笨梢粤私獾疆敃r醫(yī)療水平之落后。
《年庚冊》中傳記及海小猛大量按語,記載了其親聞親見的現(xiàn)實生活狀況。另外設(shè)家書選錄,存留家族文獻,真實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的具體生活。如寫于1948 年10 月的臥云公日記,對國民黨逃離大陸前物價飛漲有記載:“管制物價,弄得無物不漲,黑市種種,千奇百怪。在京政治專家不知是何理想。中央出票不兌現(xiàn),一元當三百萬元。既不兌現(xiàn),已成空談,是欺民也!”從一個側(cè)面了解到國民黨幣制改革對一個普通家庭產(chǎn)生的沖擊。也有反映遭遇變故的書信,如舒平給舒安的信:“想不到我被誣陷三十五年,這對我認識人世間關(guān)系,改變了一百八十度。對我,甚至有人做了不可饒恕的事。但我不相信是他愿意做的。我忍痛犧牲我自己,不愿傷他分毫?!薄赌旮齼浴废喈敿氈掠浭隽水敃r社會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黃殿坑常年積水……年年都會有因游泳淹死的。也是周圍洗衣服的地方。里邊有水、有鱉,夏天,有人正在洗衣服,被鱉咬了腳指頭?!边@些一手資料,對于了解一個家庭、一個人在過去現(xiàn)實社會中的真實狀態(tài),是無可替代的。
《年庚冊》記載了普通回族市民家庭的興衰發(fā)展,如宗室·伯·第十四代女·小泉:“1975年9 月9 日出生。家庭原因,小學(xué)沒畢業(yè),即走上社會,在鄭州樂器社,后干臨時工,圖生存。再后,趕上改革開放新時期,干個體,常年經(jīng)營回族熟食品加工生意。自此,政治平等、經(jīng)濟寬裕。因感情不和,離異。蘸于馬家?!庇秩缫鲇H·母系的沙明倫:“明倫出身世代顯赫。遠祖沙春元,清愛國將領(lǐng)。道光辛卯科武舉、翌年壬辰科進士……適值二次鴉片戰(zhàn)爭,面對英法聯(lián)軍的猖狂進攻,沙翁率眾堅守北炮臺陣地……為國捐軀。旋入祠京師昭忠祠……延至明倫公一代,沙氏闔族,江河日下,僅賴祖宗庇佑—租賃土地、典當房產(chǎn)維持生計;且五門之眾,貧富各異。”這些原始資料,對于了解一個家族的興衰變化,對于地方社會史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回族編修家譜較少,此冊家譜也是了解回族婚姻習(xí)俗的一面鏡子?;刈逵H戚摞親戚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年庚冊》也有體現(xiàn)。例如作者同李舒安表兄、沙顯昭兩位表兄的關(guān)系,“要問咱三是啥關(guān)系?那;俺媽是您姑,您媽是他姑;倒過來:您爸是俺舅,俺爸是他舅,他爸是您舅?!币鲇H女系·李凱:“姑父與公爹,原是親兄弟。姑是他家婦,奴是他家媳。侄女隨親姑,古來有定理:一為樓臺近,二無血緣忌。門當且戶對,知根又知底?;刈迓窂秸?,聯(lián)姻殊不易。轉(zhuǎn)親尋常有,得此更相宜,”由于回族人口少,親戚摞親戚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目前亦有回漢結(jié)親,如姻親(母系)·孫文進:“孫文進,第十三代考瑞賓公之岳父。妣孫玉真之生父。”從姻親篇中發(fā)現(xiàn)不少轉(zhuǎn)親現(xiàn)象,回族之間內(nèi)部的聯(lián)姻多于回漢聯(lián)姻,此對回族婚姻習(xí)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對于漢族婚姻中的兩命相克迷信思想,亦有記述。如宗室(伯)·第十三代妣·沙氏,記錄了作者的夫君身染沉疴,經(jīng)年不愈,“時云求筮問卜,告以兩命相克,唯婦死,夫可痊……竟于正月的那個風(fēng)雪夜,置三個幼子不顧,墜入枯井,為夫殉命?!比鐚嵱涗浟似浯箧∧笩o端替夫殉命的悲劇。又如對宗室·第十三代妣·馬氏的記載:“1950 年2 月14 日或15 日死于難產(chǎn)。年僅三十五歲?!逼溆腥右慌?,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其家庭命運故亦多波折,女兒在其死后不久夭折,長子生死未卜,次子李舒恩大半生生活艱辛,小兒子李舒道因缺少家庭教育進了監(jiān)獄。
對喪葬習(xí)俗亦有所記載,如在舒平給舒安的信中寫到“母親去世四十五年了,今年你能到墳頭上經(jīng)吧!”在鄭州代書胡同李氏祖塋遷葬始末中提到“并且每年的開齋節(jié)到來之際,他照例會給我一份兒‘經(jīng)禮兒’,交代我?guī)堣F锨,去址劉清真寺請阿訇?!逼渖盍?xí)俗還是比較有特色的,宗教色彩在其中有所流露。
家譜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最具特質(zhì)的文化之一,部分回族民眾對家譜文化也開始接受,根據(jù)該家譜的編修,可以從一個側(cè)面了解回漢民族融合的歷程?;刈逯饕菍W(xué)習(xí)了漢族的語言、文字、服飾、習(xí)俗、思想、意識、人倫等,同時也接受了漢族的家譜文化。
對于儒家的尊祖敬宗思想,引言中寫到若不編修家譜便是:“為水不知其源泉,為木不知其根本,混混沌沌,盲然度日,我輩何異于浮萍、何異于螟蛉哉?”此種思想應(yīng)與儒家尊祖敬宗的思想相同。
該家譜中的詩詞翰墨和碑記對回漢文化融合的研究具有重要史料價值。藝文篇章中主要是李蓬仙詩歌、日記手稿和家書選錄。例如作者撰寫的《增刻外祖父母卷碑記》中記載:“外祖父守伊斯蘭教。其治學(xué),則并收先秦諸子。道、德、仁、藝修其身,清靜貞正立塵世。所詠自賦七言句:‘一度滄桑幾度春,滄海桑田悟前因……’云云,若揭,有禪意,尤超然物外者!”另如秋夜聽雨“座上雖無談心客,案頭卻有解語花。”由此觀之,其外祖父精通古文格律,長翰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回族民眾都精通于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河南部分回族甚至不會說漢語,如張秉南主編1999 年編印的《河南省孟州市桑坡村張氏族譜(回族)》,寫到“對漢文化十分漠視”,“百分之九十五均屬文盲,余百分之五稍受教育者,亦不過稍識漢字,能記賬,能寫信而已?!?/p>
在《年庚冊》舊譜影印文本中,除了記載其各個族人的年庚日甲和“八字四柱”,還運用邵雍所創(chuàng)的“四字斷”,來推算出其人的命運,這是需要有深厚的漢學(xué)功底才能做到的,李蓬仙系虔誠的伊斯蘭教徒,是宗教事務(wù)的積極參與者,曾榮任鄭州北大街清真寺總管,而又熟讀儒家經(jīng)史,漢學(xué)功底相當深厚。其中有必要說明的是“臥云公系虔誠的伊斯蘭教徒,是宗教事務(wù)的積極參與者,生前曾任北大清真寺‘總管’;其父子二人又熟讀儒家經(jīng)史,漢學(xué)功底相當深厚,業(yè)余愛好尤其廣泛,他們父子兩代相繼修訂的這三部《年庚冊》,其間推演的‘八字四柱’云云,充其量,無非志趣、雅好、逢場作戲、排遣日子使然。”由此可知這是回漢文化融合的特殊現(xiàn)象。
回族家譜應(yīng)是回漢民族交流融合的成果,但是總體而言回族編修家譜的數(shù)量比較稀少,據(jù)本人整理的鄭州家譜館和河南省圖書館共700 多種新修家譜中,回族家譜僅有5 種,可見數(shù)量很少。
綜上說述,此家譜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對于鄭州地方史、回漢民族融合研究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新修家譜雖然有種種不足之處,但是新修家譜廣泛生動地記錄了底層普通民眾的思想和生活狀態(tài),對于學(xué)術(shù)研究具有無可替代的文獻資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