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孔子正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向東奔流的河水,他的學生子貢問:“君子一見到大水便要前去觀賞,這是為何呢?”孔子回答:“因為大水能夠不停地向前流動,惠溉四方,潤澤萬物,卻不自認為有功,所到之處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這就像‘德;它流動時,由高處向低處流,舒緩湍急皆循其理,這就像‘義;它浩浩蕩蕩,千支萬流匯入汪洋,永無窮盡,這就像‘道;它奔赴幽深的山谷也毫不畏懼,穿山崖,鑿石壁,勇往直前,這就像‘勇;它總是趨向于平,安放必平,公平公正,這就像‘法;裝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這就像‘正;它無所不至,該到的地方,它都流到了,這就像‘明察;它無論發(fā)源何處,即使經歷萬千曲折,也一定要向東流,這就像有‘志向;它可出可進,無論到哪里,都能把那里的萬物凈化,這就像‘善于教化。這些就是君子見到大水一定要觀賞的原因吧?!?/p>
孔子于最平常的水中,得到智慧的啟迪;從水的不同形態(tài)中,感悟到許多人生哲理?!墩f文解字》水部有468個字,是《說文解字》中收字最多的部首??梢?,在我國,多水的自然環(huán)境也孕育出了獨特的水文化。
“水”的甲骨文,中間是水脈,兩邊表示河流,形狀像水從高處順流而下,描繪的是水的流動的狀態(tài)。金文和篆文的形體更是彎彎曲曲的飛流直下的流水之形,其中幾點,表示激流中濺起的水花。一個古文“水”字,向人們生動地展示了“水”的神韻和風采。楷書,則把表示水的幾點線條化,同樣也是象形字。李白的著名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漢字中的“水”字內容表現(xiàn)得十分逼真。
因為大江大河都是由水組成的,所以“水”在古代又作為江河的通稱。又因為“江”在上古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因而古人只能用“水”指江和河。今天的漢水、渭水、淮水、泗水等幾條河流均稱“水”,就是古代“水”指江、河的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