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傳剛
【摘 要】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的治療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對象為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研究例數一共80例,患者均采取抽簽分組方式分為兩組,收取時間在2015年2月10日-2016年3月10日之間,分為觀察組一組(40例實施腔內支架治療)、對照組一組(40例患者實施內科藥物治療),將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的總有效率95.00%(顯效30例、有效8例、無效2例)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的胸背部疼痛發(fā)生率5.00%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通過對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實施腔內支架治療后,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能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
【關鍵詞】 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97.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08-01
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主動脈壁間血腫主要是指主動脈形成血腫或者出血,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而實施一項有效的治療較為重要[1]。因此,本次研究對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見下文。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均采取抽簽分組方式分為兩組,收取時間在2015年2月10日-2016年3月10日之間。
觀察組40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年齡20歲-60歲內,平均年齡(40.21±1.25)歲,其中患者男性有20例、女性患者20例。
對照組40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年齡21歲-60歲內,平均年齡(40.15±1.37)歲,其中患者男性有21例、女性患者19例。
觀察組40例患者、對照組40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的平均年齡、性別等資料相比,采用P>0.05代表,患者無顯著差異性。
1.2 方法 對照組40例患者使用內科藥物治療。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實施止痛治療和藥物降壓,對患者采用藥物治療。
觀察組40例患者使用腔內支架治療。
在壁間血腫形成后兩周,在硬膜外麻醉下對患者實施主動腔內覆膜支架植入術,將治療效果詳細記錄[2]。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的總有效率、胸背部疼痛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的統(tǒng)計學數據使用SPSS25.0軟件,本次研究總有效率、胸背部疼痛發(fā)生率指標對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總有效率 觀察組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的總有效率95.00%(顯效30例、有效8例、無效2例)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所示。
2.2 對比胸背部疼痛發(fā)生率 觀察組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的胸背部疼痛發(fā)生率5.00%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所示。
3 討論
據相關研究顯示,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而對于該類患者實施傳統(tǒng)外科技術時,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導致治療效果不佳[3-4]。
通過應用腔內支架治療后,取得顯著效果,其具有安全性高、恢復快、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點,早期進行腔內支架修復,能對破口進行徹底封堵,預防遠期動脈瘤形成,能顯著改善患者預后,促進患者早期康復[5]。過去認為主動脈夾層與主動脈壁間血腫為兩種不同的疾病,如今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主動脈壁間血腫不是獨立疾病,而是主動脈夾層表現形式,常規(guī)治療方式在對人體主動脈夾層病變實施處理時,具有較高的難度,從而導致手術死亡率較高,而主動腔內覆膜支架植入術與其相比,具有多種優(yōu)勢[6]。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的總有效率95.00%(顯效30例、有效8例、無效2例)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的胸背部疼痛發(fā)生率5.00%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急性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實施腔內支架治療后,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能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梅菲,謝錦峰,楊超等.36例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的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4,16(3):319-322.
[2] 郭倩玉,盧成志,孔祥榮等.老年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性別對比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1):92-93.
[3] 李浩,王志偉,化召輝等.無潰瘍樣變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的治療[J].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志,2016,2(6):471-474.
[4] 史藝,黑飛龍,頓耀軍等.急性A型主動脈壁內血腫的手術時機選擇與圍術期管理[J].中國體外循環(huán)雜志,2018,16(3):173-176,192.
[5] 朱杰昌, 戴向晨, 羅宇東, 等. 開窗胸主動脈修復術治療伴有不良錨定區(qū)的急性Stanford B型夾層的早期結果分析[J]. 中華血管外科雜志, 2017, 02(02):107.
[6] 李浩, 王志偉, 化召輝, 等.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患者壁間動脈瘤近中期隨訪觀察[J].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17, 32(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