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壽
【摘 要】 目的:分析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借鑒。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106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n=53)和研究組(n=53),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研究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方式,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1.13%(43/53),研究組為94.34%(50/53),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兒的血清CRP水平為(4.81±0.45)mg/L,研究組為(2.59±0.23)mg/L,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較好,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 中西醫(yī)結合;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治療總有效率;血清CRP水平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22-01
肺炎支原體肺炎屬于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肺間質、肺部實質感染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好發(fā)于5~15歲兒童,全年均可發(fā)病。其起病慢,病程長,臨床特征較為特殊,患兒多劇烈咳嗽,持續(xù)發(fā)熱,胸片可見肺內較大片陰影。臨床主要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但是易產生耐藥性,影響臨床療效[1]。為了探索合理用藥的方法,本研究采取中西醫(yī)結合的方式,現將詳細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7月~2019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106例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咳嗽、發(fā)熱等癥狀,均符合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按照隨機平行對照法把患兒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均為53例。對照組男27例,女26例;年齡為2~15歲,平均(6.74±0.58)歲。研究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為1~15歲,平均(6.71±0.55)歲。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均接受常規(guī)基礎治療和對癥治療,包括補液、退熱、鎮(zhèn)咳、祛痰、平喘、抗感染等。對照組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按照10mg/(kg·d)的劑量把阿奇霉素加入到500ml濃度為5%的葡萄糖中,制成液的阿奇霉素濃度為1.0~2.0mg/ml,進行靜脈滴注,滴注時間60min以上,1次/d;5d后改為口服阿奇霉素顆?;蚱瑒瑒┝繛?0mg/(kg·d),連用4d,停藥3d,14d為一個療程。研究組在此基礎上使用麻杏石甘湯加減進行治療,中藥基本方為:生石膏(先煎)12g,杏仁6g,麻黃、甘草各1.2g。辨證加減:咳嗽嚴重、痰液較多、呼吸困難者加川貝、天竺黃、瓜蔞皮、萊菔子;熱重者加山梔、黃芩、板藍根、魚腥草、黛蛤散(包煎);熱重傷陰者加荸薺汁、鮮生地、鮮石斛;熱重便秘者加生大黃和桑白皮。用水煎至200mg,6歲以上早晚各服100mg,6歲以下劑量減半,連用5d,停藥2d,7d為一個療程,共服用中藥2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 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血清CRP水平。療效判定標準為:①痊愈。患兒無咳嗽癥狀,3d內體溫自然下降,實驗室檢查抗體-IgM轉陰,胸片檢查陰影全部消失;②有效??人园Y狀有所緩解,1周內體溫自然下降,實驗室檢查抗體-IgM轉陰,胸片檢查陰影明顯吸收;③無效。咳嗽、發(fā)熱等癥狀無改善,實驗室檢查抗體-IgM仍舊為陽性,胸片檢查陰影依舊,病情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比兩組的數據,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 見表1,對照組患兒痊愈21例、有效22例,總有效率為81.13%(43/53);研究組患兒痊愈26例、有效24例,總有效率為94.34%(50/53)。對比可知,X2=4.296,P<0.05,研究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2.2 比較兩組患兒的血清CRP水平 治療前對照組患兒的血清CRP水平為(14.74±1.25)mg/L,研究組為(14.81±1.27)mg/L,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兒的血清CRP水平為(4.81±0.45)mg/L,研究組為(2.59±0.23)mg/L,對比可得,t=22.371,P<0.05,研究組患兒的血清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
3 討論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是臨床常見的肺部急性炎癥,主要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阿奇霉素是一種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可與細菌核糖體50S亞基結合,選擇性抑制蛋白質合成,從而有效降低肺炎支原體活性。阿奇霉素固然具有較好的殺菌效果,但是可能損傷肝腎功能,在長期廣泛使用之后肺炎支原體的耐藥性變強,不但減弱了阿奇霉素的治療效果,而且可能形成難治性肺炎[2]。
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小兒臟腑柔弱嬌嫩,形氣未充,衛(wèi)表不固,容易遭受外邪侵襲。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屬于“肺炎喘嗽”范疇,由于外邪侵襲,肺氣郁閉,失于宣降,肺熱熏蒸,煉液成痰,痰阻氣道,痰氣搏結,故發(fā)為咳喘,治療應以宣肺化痰、清熱平喘為主[3]。本研究加用麻杏石甘湯加減進行治療,方中生石膏可清熱、瀉火、生津,麻黃可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杏仁可苦降肺氣、止咳平喘,甘草可顧護胃氣、調和諸藥,諸藥配伍服用,共奏清肺、排汗、平喘、除熱之效。
從治療結果來看,研究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血清CRP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西醫(yī)結合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從而顯著減輕肺部炎癥,改善患兒預后,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郭匯浩.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99例[J].飲食保健,2016,3(24):55.
[2] 高長榮.痰熱清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分析[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7,17(12):110-111.
[3] 王志江,樓獻奎.麻杏石甘湯加味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8,30(3):37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