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煉
【摘 要】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著重要的影響??梢詾閷W生設計多元化的課堂導入,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獲取新知的內驅力和主動性,提升學習的效果,推動學生更好、更快地
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0-0205-01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好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探索新知的積極性,真正讓學生以積極、飽滿的狀態(tài)融入課堂學習活動中,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學習,有助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
1 運用游戲導入,誘發(fā)求知興趣
在新知引入時,如果能引入游戲,既可以順應學生愛玩的天性,又可以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滿足和快樂。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入時,可以把新知巧妙地融入游戲中,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的熱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也具有生動、活潑的一面。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時,為了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巧妙地設計猜一猜的游戲活動。首先通過課件,引入畫面:左邊出來一只白兔,右邊出來一只烏龜,白兔圍著長方形跑道跑,烏龜沿著正方形跑道跑。然后問號跑出來了,并且一直饒著白兔、烏龜跑圈。這時,多媒體內響起了口訣:“小問號,太調皮,到處跑來提問題,大家將問題猜一猜,然后把它來解答?!甭犞嗝襟w的聲音,學生立即來了興趣,看著問號的位置,頭腦中立即產生了猜一猜的欲望:“這場跑步比賽公平嗎?”經過思考后,有的學生認為公平,有的學生認為不公平,但誰都不能說服對方。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各抒己見,最終認為分別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跑道的周長,就可以判定這場比賽是否公平了,帶著這樣的思考,學生自然地進入了新知的探索和發(fā)現中。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生來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上述案例,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了游戲化導入,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的欲望。
2 運用故事導入,喚醒學習欲望
故事生動、形象,愛聽故事是學生的一大特性,有趣的、有魅力的數學故事更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在教學中,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融入故事中,會讓學生記憶深刻,產生學習新知的期待,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新課伊始,教師為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漁村,有一老一少兩個漁夫,他們都不是天天打魚。老漁夫每隔3天出去打魚一次,年輕的漁夫每隔4天出去打魚一次。如果他們7月1日同時外出打魚,那么下次他們同時打魚最早是幾月幾日?學生們聽了老師的話后,紛紛進入到了思考中,有的學生制作了簡單的月歷卡,然后在上面做標記,得出了正確的結論。也有學生運用畫圖的方式,尋找出了結果。但學生們覺得這樣做,盡管可以得出結論,但比較麻煩,有沒有更簡潔一些的方法呢?教師引導學生們進入了探索中。上述案例,教師通過故事導入新課,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巧妙地進入到新知的學習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這比教師單純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
3 運用操作導入,驅動學生探索
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發(fā)揮指尖智慧,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成具體、形象的事物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新知。因此,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操作導入,開啟他們的智慧之門,讓他們主動地探索。在教學圓柱的側面積時,教師在課前為學生準備了很多圓柱體包裝盒。新課伊始,教師讓學生拿出圓柱體包裝盒,想辦法探索出它的側面積。學生聽后,立即投入了動手操作中,有的用長方形紙圍繞圓柱體包裝盒裹一圈,然后裁去多余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就是圓柱體的側面積;也有學生沿著圓柱體的高,將圓柱體包裝紙剪一刀,得到圓柱體包裝盒包裝紙的側面展開圖,發(fā)現是長方形;也有學生是任意剪一刀,得到的展開圖是平行四邊形。然后分別算出它們的面積,進入了側面積的探索中。
上述案例,教師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素材,為學生設計了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發(fā)揮指尖智慧,順利地進入到了新知的探索中,激活學生的思維,取得水到渠成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應優(yōu)化教學策略,精心為學生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真正讓學生在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中獲取知識,啟迪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構建精彩而有實效的小學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