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靜
【摘 要】當前,素質教育成為了教育界追求的目標,高職院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陣地,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上也有了重大的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心理教育一直被忽略,不少學生進入社會后卻難以融入社會,影響了能力的發(fā)揮。本文從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教育的現狀入手,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心理教育的原則和具體方法,希望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025-01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各個行業(yè)間都存在著的巨大的競爭壓力,企業(yè)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yè)對人才的要求標準不斷升高,不僅要求人才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同時還需要有較強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抗壓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與必要的心理教育是分不開的。在這樣大環(huán)境需求下,高職院校逐漸轉變了思想,加強了學生心理教育的教學力度,解決學生的成長困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健康穩(wěn)定的成長,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教育的現狀
(一)高職院校學生心理教育的資源不足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就業(yè)壓力的影響,不少高職院校的教學重點和教育資源仍然主要放在專業(yè)知識上,認為專業(yè)能力才能代表高職院校的水平,專業(yè)能力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就業(yè),幫助學生順利的邁入社會。這就導致高職院校在心理教育方面,師資不足,教具不足等問題。
(二)心理教育模式落后
隨著網絡信息的快速發(fā)展,學生的視野更加廣闊,對信息的接收量加大,學生的思想和認知也有了巨大的改變。但是,不少高職院校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些教學模式已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也不能達到與時俱進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模式相對枯燥,使學生失去了對心理教學課程的興趣。
二、高職院校學生心理教育的原則
(一)與時俱進的原則
高職院校進行學生心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同時為社會提供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二)針對性原則
高職院校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有所不同,學生在心理和思想上存在著差異,不同的學生心理需求也不相同,因此,學校在進行心理教育時,應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教育,以達到良好的心理教學效果。
三、高職院校學生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對學生狀況的了解
只有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具體狀況,才能真正了解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困惑或心理問題的各種因素,對癥下藥地展開心理教育工作,使心理教育獲得更好地效果。
(二)選擇最佳的心理教育方法
當前常見的心理教育方法有認知教育法、疏導教育法、心理教育法與活動教育法等,不同心理類型的學生,不同的個人狀況和需求,就需要在開展心理教育時選擇最佳的教育方法,有時只使用一種方法可能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可能需要將幾種教育方法相結合,并在不同的階段應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其前提在于對學生心理狀況的詳細了解,只有詳細了解各項影響因素,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最佳的心理教育方法,使心理教育的效果最佳化。
(三)不斷提升心理教育水平
高職院校的班主任,在認識到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還應不斷通過多種渠道提升自己的心理教育水平。通過學習或與心理健康教師的交流,不斷充實心理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案例,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結合學生的特點和高職院校學習生活的特點,能夠靈活、及時地應用正確的心理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引導。班主任還應加強與心理健康教師的協(xié)作,通過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使心理教育獲得更好地效果。不僅保證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專業(yè)知識學習中獲得較好的效果,還使他們的心理健康得到保證。
在高職院校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在此階段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還應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向上的心理。這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在開展心理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詳盡地了解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問題,采取正確的心理教育方法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切實解決學生的問題,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