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有超過250個圓形競技場,其中最大且最負盛名的是羅馬斗獸場,它的原名叫作弗拉維安圓形劇場。它修建于公元70~80年,是由韋斯帕西恩皇帝和他的兒子——提圖斯建造的。這個橢圓形的競技場能夠容納50 000名觀眾,共有76個入口(除此外還有其他4個門,是專門為皇帝和貴族預留的)。羅馬斗獸場是進行角斗士競技、動物搏斗以及上演神話戲劇等活動的地方。
巨大的競技場
這個斗獸場長188米,寬156米,高48米。斗獸場內(nèi)有許多由混凝土、石灰華大理石和磚制成的拱門和拱頂。
遮陽篷
斗獸場外側(cè)環(huán)繞著240根木棍,用來支撐帆布遮陽篷,以防止觀眾被日曬或雨淋。
出入口
這些出入口與看臺和競技場的出入口相連,能夠在幾分鐘之內(nèi)清空所有的區(qū)域。
高層露天看臺
女性、奴隸和外國人被安排在看臺的第四層和第五層。座位是用木頭做成的,這樣就可以減輕建筑結(jié)構(gòu)的負重。
看臺
觀眾的座位根據(jù)他們的社會地位來劃分。貴族在較為底層的區(qū)域,女性、窮人和奴隸在高層區(qū)域。
競技臺
這個競技臺長76米,寬44米。地面是由木頭鋪制而成的。在競技臺下面有一個廊道結(jié)構(gòu),還有許多間地下室。
走廊
出入口通往看臺下方的走廊,用于疏散觀眾。
拱廊
由木頭制成,用于保護看臺的上層。
圍墻
圍墻由石塊、磚和石灰石筑成。
外觀
每個窗口都裝飾有美麗的雕像。
底層
戴克里先皇帝下令要求競技臺地下建筑中的房間供角斗士居住,洞穴供動物居住。表演的主角通過貨物升降機上升到競技場上。
競技臺下的動物
利用一個滑輪帶動的機器能夠使動物突然間出現(xiàn)在競技臺上。
最具影響力的活動
角斗士競技
角斗士之間的格斗是羅馬斗獸場最具吸引力的活動。第一次格斗競技(有3對角斗士)于公元前264年在羅馬斗獸場上演。
野獸搏斗
獅子、熊、公牛、豹子、犀牛、河馬、老虎等野獸受到針刺或火的刺激后,互相搏斗。
海戰(zhàn)表演
羅馬斗獸場還是進行血腥的海戰(zhàn)表演的地方,利用渠道系統(tǒng)就能夠給斗獸場內(nèi)蓄水。在修建了使動物進入競技臺的地下通道后,海戰(zhàn)表演就無法繼續(xù)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