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曹杰 劉 淼
(1.早稻田大學(xué) 文學(xué)研究科,日本 東京 162—8644;2.首都大學(xué)東京 人文科學(xué)研究科,日本 東京 192—0397)
永島榮一郎(EiichiroNagashima,1909—1978),日本東京都立大學(xué)(今首都大學(xué)東京)名譽(yù)教授,漢語音韻學(xué)家。1936年至1941年留訪北平,期間收集了大量小學(xué)文獻(xiàn),其中包括不少罕見的明清音韻學(xué)資料。趙蔭棠在油印本舊版《等韻源流》后序中說:“日人永島君來中國專修韻學(xué),相見之后,努力購買韻書,兩三年之中,所獲者實(shí)在不少。我很想將他所藏的,過一書目,苦無時(shí)間。以上所列,有兩三種是在他那里看見的。”二人的藏書可以說是研究漢語音韻學(xué)尤其是明清等韻學(xué)必不可少的材料。
趙蔭棠的舊藏幾經(jīng)輾轉(zhuǎn),除部分散佚以外,今日基本上完整地保存于臺(tái)灣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馮蒸《趙蔭棠音韻學(xué)藏書臺(tái)北目睹記》及《臺(tái)灣師范大學(xué)館藏善本暨普通本線裝書圖書目錄》的“經(jīng)部小學(xué)類音韻之屬”可以反映其貌。而永島榮一郎的藏書,除在其《近世支那語特に北方語系統(tǒng)に於ける音韻史研究資料に就いて》一文中提及的40余種文獻(xiàn)之外,整體情況及其今日的保存狀態(tài),長期以來不太為國人所知。
永島榮一郎的舊藏,今日主要保存在慶應(yīng)義塾大學(xué)(永島于1944—1949年期間任教)和東京都立大學(xué)(永島于1950—1973年期間任教,創(chuàng)設(shè)中國文學(xué)研究室)。前者今已作為“永島文庫”移入慶應(yīng)義塾大學(xué)斯道文庫,目錄見金文京、高橋智所編《慶應(yīng)義塾大學(xué)言語文化研究所所藏永島榮一郎氏舊藏中國語言學(xué)(小學(xué))資料について—解說と目錄—》,其中音韻學(xué)資料共90余種(其中13種見于上引永島論文,《淵若韻辨》《大樂元音》《五音通韻》等罕見書依然見在),為永島舊藏的主要部分。東京都立大學(xué)所藏部分,為永島榮一郎去世之后由中國文學(xué)研究室(以下簡(jiǎn)稱中文系)購入,然而長期散亂于書庫之中,一直未經(jīng)系統(tǒng)整理,至今沒有可靠的藏書目錄。
適值2018年3月首都大學(xué)東京中文系書庫搬遷和藏書移架,筆者得以一見所藏永島舊藏的全貌,并優(yōu)先對(duì)其中的音韻學(xué)文獻(xiàn)作了初步整理。
由于永島舊藏已散入各處,此次的搜尋范圍擴(kuò)大到了整個(gè)中文系書庫。我們對(duì)所有所藏線裝本漢語音韻學(xué)文獻(xiàn)均作了記錄,然而實(shí)則半數(shù)以上無法確知來由。其中,如若具有以下標(biāo)識(shí),則基本可以判定為永島舊藏,在本目錄中的書名處標(biāo)記為下劃線。
(1)鈐東方文化學(xué)院圖書印,或貼有東方文化學(xué)院藏書簽(永島于1941年就任東方文化學(xué)院研究員);
(2)有永島朱筆簽名,或鈐永島姓氏?。?/p>
(3)有鉛筆標(biāo)注的永島字樣;
(4)鈐東方文化學(xué)院研究報(bào)告印。
此次調(diào)查的結(jié)果,中文系書庫所藏線裝本漢語音韻學(xué)文獻(xiàn)(包括散落在其他普通書架中的線裝本藏書),寧濫勿缺,全部著錄如下,依書名音序排列??虝鴨挝弧⒖棠?、序跋年等一從原書,公歷為筆者所加,信息不明者,則作闕如。
1.《班馬字類(附補(bǔ)遺)》五卷,一函四冊(cè)。四部叢刊本。
2.《北曲拾遺》,無函一冊(cè)。鈐府立高等學(xué)校圖書印。商務(wù)印書館,民國二十四年。曲韻書。
3.《重訂空谷傳聲》不分卷,汪鎏訂,一函一冊(cè)。光緒八年(1882)李光明莊刊。
4.《重刻切韻指南》不分卷,劉際遇校訂,無函一冊(cè)。崇德堂刊本。前有手抄《十三門法》《五音分配之圖》《玉鑰匙歌訣》等。
5.《重校增補(bǔ)五方元音》十二卷,無函四冊(cè)。20cm×13cm,無韻法音論。
6.《重校增補(bǔ)五方元音》十卷,無函四冊(cè)。光緒丁酉(1897)源記書莊石印。17cm ×9.5cm,無韻法音論。
7.《傳音快字》,蔡錫勇,一函一冊(cè)。鈐教育部藏書印。講速記之書,涉及音學(xué)和音圖。
8.《詞源》,張炎,無函一冊(cè)。曲韻書,活字本。
9.《等切南針》二卷,曾廣源,一函一冊(cè)。
10.《等音聲位合匯》(馬槃什《等音》,林益長《聲位》),高奣映雪君合匯,一函二冊(cè)。云南叢書。
11.《等韻學(xué)》不分卷,許惠,無函一冊(cè)。光緒壬午(1882)題記。
12.《等韻一得》三篇,勞乃宣,一函二冊(cè)、《補(bǔ)篇》無函一冊(cè)。光緒戊戌(1898)刊。
13.《弟子職正音》《毛詩雙聲疊韻說》合刊,王筠,無函一冊(cè)。
14.《度曲須知》,沈?qū)櫧棧缓?cè)。商務(wù)印書館,民國十一年初版,二十三年國難后第一版。
15.《段王學(xué)五種》(《經(jīng)韻樓文集補(bǔ)編》上下卷,《段玉裁年譜》,《王石臞文集補(bǔ)編》上下卷,《高郵王氏父子年譜》),劉盼遂,一函四冊(cè)。民國二十五年。百鶴樓叢著。
16.《對(duì)音輯字》二卷,一函二冊(cè)。光緒庚寅(1890)刊,板存繙譯總學(xué)。滿漢文資料。
17.《翻切簡(jiǎn)可篇》二卷,張燮承,一函二冊(cè)。同治十一年(1872)重刊。
18.《翻切簡(jiǎn)可篇》二卷,張燮承,一函一冊(cè)。同治十一年(1872)重刊。
19.《反切上字解釋續(xù)編》,施則敬,一函一冊(cè)?;钭直荆瑏磙归w書店,民國二十三年。
20.《反切釋例》不分卷,曾廣源,無函一冊(cè)。鈐“虛真藏書”印。
21.《反切釋例》不分卷,曾廣源,一函一冊(cè)。
22.《反切直圖》不分卷,一函一冊(cè)。注音字母書報(bào)社印行。
23.《覆宋本重修廣韻》五卷,無函八冊(cè)。下平、上聲、入聲卷重出。
24.《覆元泰定本廣韻》,無函五冊(cè)。商務(wù)印書館據(jù)古逸叢書本影印,民國二十四年。
25.《高郵王氏四種》(《廣雅疏證》十卷、《博雅音》十卷一冊(cè)),王念孫,二函十六冊(cè)。上海文瑞樓發(fā)行、鴻章書局石印。
26.《高郵王氏遺書》,王念孫,一函八冊(cè)。
27.《古今均攷(切韻坿)》四卷,無函一冊(cè)。光緒庚辰(1880)天壤閣合刊。鈐“安定胡氏樹德堂藏書印”。
28.《古今中外音韻通例》不分卷,胡垣,一函四冊(cè)。光緒戊子(1888)刊。
29.《古聲類攷》,朱芳圃,無函一冊(cè)。東北大學(xué)。
30.《古韻通說》二十卷,龍啟瑞,一函四冊(cè)。光緒癸未(1883)四川尊經(jīng)書局刊。
31.《古韻表集說》,無函一冊(cè)。北京大學(xué)出版組印,內(nèi)書名作《夏炘詩古韻表二十二部集說》。
32.《古韻論》三卷,胡秉虔,無函一冊(cè)。世澤樓刊本。
33.《顧氏音學(xué)五書(下)》,顧炎武,一函六冊(cè)、無函六冊(cè),共十二冊(cè)。上海文瑞樓發(fā)行、鴻章書局石印。
34.《廣韻五卷》五卷,無函一冊(cè)。上海涵
芬樓借海鹽張氏涉園藏宋刊巾箱本景印。35.《廣韻》,無函四冊(cè)。缺上平聲卷。
36.《廣韻》,無函一冊(cè)。存去聲卷。
37.《廣韻入聲今讀表》,白滌洲,無函一冊(cè)。橫排稿本,有朱批,扉頁手書“憩之吾兄教正,弟白滌洲贈(zèng),廿年二月”。
38.《廣韻校勘記》,周祖謨,一函五冊(cè)。民國二十七年。
39.《廣韻新編》五卷,一函五冊(cè)。康熙壬辰(1712)序。
40.《廣韻研究》,無函二冊(cè)。活字本。
41.《合音例證》,尹桐陽,無函一冊(cè)。北京民國大學(xué)印刷部,民國十六年。
42.《集韻表》,施則敬,一函一冊(cè)。來薰閣書店,民國二十四年。
43.《集韻》十卷,一函十冊(cè)。楝亭藏本丙戌(1706)九月重刻于揚(yáng)州使院。
44.《集韻聲類表》,黃侃,一函一冊(cè)。開明書店印。
45.《簡(jiǎn)易國音字集》,國語研究會(huì)王秉謙,一函一冊(cè)。民國八年。
46.《簡(jiǎn)易通俗字母新課教授法》,李鳳崗,一函一冊(cè)。天津興業(yè)印刷局,中華戊午(1918)年。
47.《江氏音學(xué)十書》,江有誥,一函八冊(cè)。中國書店影印。
48.《交泰韻》不分卷,呂坤,無函一冊(cè)。萬歷癸卯(1603)序。
49.《交泰韻》不分卷,呂坤,無函一冊(cè)。云南圖書館重???。
50.《校正切韻指掌圖》,無函一冊(cè)。自強(qiáng)書局,民國八年。
51.《金元以來之北音研究》,趙蔭棠,無函一冊(cè)。北京大學(xué)出版組印。
52.《經(jīng)史動(dòng)靜字音箋證》不分卷,劉鑒撰,商茝若箋證,無函一冊(cè)。洪武甲戌(1394)墨緣堂刊。
53.《九經(jīng)補(bǔ)韻》不分卷,楊伯嵒撰,錢侗攷證,無函一冊(cè)。咸豐癸丑(1853)跋。粵雅堂叢書。
54.《李氏音鑒》六卷,李汝珍,一函四冊(cè)。光緒戊子(1888)重修,埽葉山房藏板。
55.《隸歬攷聲定韻》,吳孤鵬,一函八冊(cè)。吳氏音學(xué)之一。
56.《劉氏切韻指掌》,劉廷遴,一函一冊(cè)。明華印刷局,民國二十四年。
57.《蒙漢合璧五方元音》,海山,一函一冊(cè)。民國六年。蒙漢文資料。
58.《(重校正字)磨光韻鏡》不分卷,無函一冊(cè)。安永九年(1780)刊。和刻本。含韻圖與《無相上人傳略》,韻圖中無假名注音,漢字為篆體。
59.《磨光韻鏡(附韻鏡索隱)》二卷,文雄,無函一冊(cè)。延享紀(jì)元甲子(1744)原刻,天明七年丁未(1787)再刻,柏原屋清右衛(wèi)門。和刻本,有大量手批。
60.《磨光韻鏡(附韻鏡索隱)》二卷,文雄,無函二冊(cè)。延享紀(jì)元(即延享元年,1744)刊,天明八年(1788)印。和刻本。
61.《磨光韻鏡后篇》三部,無函四冊(cè)。安永三年(1774)序。和刻本。
62.《內(nèi)府藏唐寫本刊繆補(bǔ)缺切韻》,一函一冊(cè)。乙丑(1925)九月刊行。內(nèi)書名作《刊謬補(bǔ)缺切韻》。
63.《拼音識(shí)字表》不分卷,一函二冊(cè)。光緒甲辰(1904)文陞齋刊。
64.《拼音字譜》不分卷,一函一冊(cè)。光緒二十三年(1897)序。
65.《切音便覽》,一函二冊(cè)。道光辛卯(1831)刊,留香齋藏板。鈐“繆氏德華周芳甫珍藏”印。用蘇州碼子注聲韻調(diào)。
66.《切音蒙引》不分卷,橘蔭軒著,補(bǔ)勤審定,一函一冊(cè)。光緒癸未(1883)刊。
67.《切韻考》六卷,陳澧,無函二冊(cè)。成都書局用東塾叢書本校鐫。有朱筆點(diǎn)批。
68.《切韻考外篇》三卷,陳澧,無函一冊(cè)。無扉頁無封面,11行28字大開本。
69.《切韻考外篇》三卷,陳澧,無函一冊(cè)。嚴(yán)氏家刻本。10行21字小開本。
70.《切韻攷》四卷,李鄴,一函一冊(cè)。
71.《切韻指掌圖》不分卷,熊羅宿??蹋缓粌?cè)。宣統(tǒng)二年(1910)序。
72.《切字本》,無函一冊(cè)。封面朱書“輔朝手錄,癸丑中秋節(jié)前記”。
73.《清漢對(duì)音字式(內(nèi)附敬避字樣)》,一函一冊(cè)。光緒十六年(1890)新編,京都隆福寺東口內(nèi)路南聚珍堂梓。滿漢文資料。
74.《群經(jīng)音辨》七卷,賈昌朝,無函一冊(cè)。咸豐甲寅(1854)跋?;浹盘脜矔?。
75.《榕村韻書》五卷,李光地撰,李維迪重校,一函二冊(cè)。前有《榕村字畫辨訛》(李文貞公鑒定,元孫維迪重梓)。
76.《山門新語》二卷,無函二冊(cè)。光緒癸巳(1893)刊,六聲草堂原版。內(nèi)書名作《山門新語》《周氏琴律切音》。
77.《山門新語五種》,一函四冊(cè)。光緒丁未(1907)序。其中音學(xué)部分《周氏琴律切音》四卷 。
78.《審定風(fēng)雅遺音》二卷,史榮撰,紀(jì)昀審定,無函一冊(cè)。乾隆庚辰(1760)序,鏡煙堂藏板。
79.《聲類表》,戴震,一函二冊(cè)。嚴(yán)氏家刻本。
80.《聲律發(fā)蒙》,蘭茂,無函一冊(cè)。云南叢書集部之二。
81.《聲韻概要》,馬裕藻,無函一冊(cè)。北京大學(xué)出版組印?;钭?,有鉛筆批注。
82.《聲韻考、許氏說音》,戴震、許桂林,一函二冊(cè)?;钭志€裝本。聲韻要刊之一、之二。前者北平新華街松筠閣藏板。
83.《聲韻考》四卷,戴震,無函一冊(cè)。西湖樓刊。
84.《詩古韻表二十二部集說》,無函一冊(cè)。嚴(yán)氏家刻本。
85.《詩經(jīng)音釋》,林之棠,無函三冊(cè)。商務(wù)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
86.《詩韻珠璣》存一卷,余照輯,無函一冊(cè)。存上平聲卷,有訓(xùn)點(diǎn)。鈐“福田氏所藏之印”。
87.《詩韻珠璣》五卷,無函七冊(cè)。卷末題“元治紀(jì)元甲子(1864)十月,山內(nèi)藏”。和刻本。本八冊(cè),缺第一冊(cè)(第二卷始八齊)。鈐“福田氏所藏之印”。
88.《識(shí)字略》二卷,宋宗元,一函二冊(cè)。乾隆三十三年(1768)序。
89.《釋百字韻》不分卷,鄞陳勱,無函一冊(cè)。光緒二年(1876)江蘇書局刊。
90.《述均》十卷,夏燮,無函四冊(cè)。咸豐三年乙卯(1855)刻于番陽官廨。
91.《說文聲母歌括》四卷,湯壽潛,無函二冊(cè)。宣統(tǒng)元年(1909)上海會(huì)文學(xué)社刊。
92.《說音》,江謙,一函一冊(cè)。中華書局,民國二十五年。
93.《四聲等子》,一函一冊(cè)。南方大學(xué)上海本校,排印本。
94.《四聲切均表(附??洠罚溃瑹o函一冊(cè)。辛未(1918)趙世忠校刊敘。
95.《四聲切韻表》不分卷,江永,無函一冊(cè)。咸豐壬子(1852)伍崇曜跋。粵雅堂叢書。鈐“梁氏藏書”印。
96.《宋本廣韻(澤存堂刊)》,一函五冊(cè)。民國廿三年北平來薰閣景印。
97.《宋吳才老韻補(bǔ)五卷、坿顧亭林韻補(bǔ)正一卷》五卷附一卷,吳棫撰,顧炎武補(bǔ)正,一函四冊(cè)。光緒九年(1883)邵武徐氏重刊。
98.《(言文對(duì)照)速通虛字法》,廣益書局編,一函四冊(cè)。上海廣益書局,民國十二年。有東方文化學(xué)院藏書簽無藏書印。
99.《唐寫本切韻殘卷》,一函一冊(cè)。辛酉(1921)王國維跋,據(jù)巴黎國民圖書館藏本書。
100.《唐寫本唐韻殘卷》存二卷,一函一冊(cè)。影印本,存去入聲。
101.《天方字母》,劉智,一函一冊(cè)。光緒五年(1879)刊,鎮(zhèn)江清真寺藏板。
102.《同聲韻學(xué)便覽》,蒯德懋,一函四冊(cè)。光緒戊申(1908)刊。
103.《同聲韻學(xué)便覽》四卷,蒯德懋,無函四冊(cè)。光緒戊申(1908)刊。
104.《五方元音》二卷,樊騰鳳原本,年希堯增補(bǔ)。無函二冊(cè)。光緒壬午(1882)刊,上海掃葉山房藏板。
105.《五方元音》二卷,樊騰鳳,無函二冊(cè)。嘉慶九年(1804)集錦堂刊。外書名作《(平仄六律字匯)五方元音》,內(nèi)書名作《新纂五方元音》。
106.《五韻論》二卷,鄒漢勛,一函一冊(cè)。學(xué)藝齋遺書之二。
107.《西儒耳目資》三部,金尼閣,一函三冊(cè)。天啟六年(1626)序,景風(fēng)館藏板,武林李衙藏板,北京大學(xué)影印。
108.《蕭選韻系》兩卷,李麟閣,一函二冊(cè)。光緒甲申(1884)上海同文書局石印。
109.《嘯馀譜·中原音韻》《晚翠軒詞韻》合刊,一函二冊(cè)。詞韻書。
110.《新編南九宮詞》,一函二冊(cè)。民國十九年長樂鄭氏據(jù)明三徑草堂刊本重印。函套內(nèi)側(cè)鉛筆手書“……鄭振鐸氏印行,昭和六年十月中旬,來薰閣。六元”。曲譜。
111.《新增詞林要韻》不分卷,無函一冊(cè)。光緒癸卯(1903)南陵徐氏景摩宋本。
112.《形聲類篇》五卷,一函一冊(cè)。光緒十五(1889)年刊。大亭山館叢書。鈐“曾昭掄印”、“國立北京大學(xué)出版印行”。
113.《訓(xùn)詁諧音》四卷,槐蔭主人,一函二冊(cè)。光緒壬午(1882)刊,唫楳書室藏板。
114.《一行阿阇梨梵文字母表淺注》,王弘愿,一函一冊(cè)。民國十九年序。
115.《音學(xué)辨微》,江永,無函一冊(cè)。嚴(yán)氏家刻本。
116.《音韻闡微》十八卷,李光地,一函五冊(cè)。光緒七年(1881)淮南書局重刊。鈐“古莘陳氏子子孫孫永寶用”、“龍山慹廬藏書之章”。
117《.音韻集注》不分卷,高明直,一函二冊(cè)。嘉慶四年(1799)刊,竹園藏板。
118《.音韻正訛》四卷,孫耀輯,吳思本訂,無函四冊(cè)。崇禎甲申(1644)序,五柳居藏板。
120.《御定奎章全韻》二卷,無函一冊(cè)。乙酉新書書林刊。朝鮮本。大開本。
121.《原板音韻辯訛》不分卷,附《補(bǔ)遺》,萬青銓參訂,余任槐校對(duì),無函一冊(cè)。芋栗園藏板,道光十三年(1833)序。
122.《圓音正考》不分卷,一函一冊(cè)。道光庚寅(1830)三槐堂書坊刊。有滿文。
123.《韻法直圖》《韻法橫圖》合刊不分卷,梅膺祚,無函一冊(cè)。和刻本。外書名作《字匯末》。
124.《韻海大全角山樓類腋》六卷,一函六冊(cè)。上海文瑞樓印行。鈐“秋田”印,俞樾序。上欄字書《角山樓增補(bǔ)類腋》,中欄辭書《韻偶(韻府對(duì)偶)》《詩學(xué)法程》,下欄韻書《韻府精華》,并行合印。
125.《韻鏡》,無函一冊(cè)。古逸叢書。大開本。
126.《韻籟》四卷,華長忠,一函二冊(cè)。光緒己丑(1889)松竹齋刊。正文之前為朱色印刷。
127.《(教育部批令準(zhǔn)辦印售)韻略匯通》,無函一冊(cè)。民國十一年。同書重出,共藏兩部。
128.《韻略易通》,蘭茂,無函一冊(cè)。云南叢書本。
129.《韻學(xué)叢書》,丁顯,一函八冊(cè)。含《十三經(jīng)諸家引書異字同聲攷》、《韻學(xué)蠡言舉要》(版心書題或作《丁氏聲鑒》)、《韻學(xué)叢書三十四種目錄題跋》。
130.《增補(bǔ)十五音》,無函二冊(cè)。民國元年。
131.《增補(bǔ)十五音》,無函二冊(cè)。上海校經(jīng)山房印行,民國八年。
132.《增補(bǔ)剔弊五方元音》(韻法一卷、韻書兩卷、韻圖兩卷),樊騰鳳撰,趙培梓改正新編,一函五冊(cè)。嘉慶十五年(1810)序,藜光閣藏板。內(nèi)書名作《剔弊廣增分韻五方元音》《剔弊元音新編》。
133.《增補(bǔ)剔弊五方元音》二卷,樊騰鳳撰,趙培梓改正新編,無函二冊(cè)。嘉慶十五年(1810)序,掃葉山房藏板。
134.《增訂合聲簡(jiǎn)字譜》,一函五冊(cè)。光緒丙午(1906)刊。講速記之書,涉及音學(xué)。
135.《增修校正押韻釋疑》,歐陽德隆,一函五冊(cè)。商務(wù)印書館。四庫全書影印本,鈐“國立中央圖書館籌備處之章”。
136.《章氏叢書》,章太炎,四函二十四冊(cè)。
137.《張氏音辨》,張文煒,一函六冊(cè)。才記書棧印行,民國六年。
138.《正音撮要》四卷,一函四冊(cè)。同治丁卯(1867)刊,大文堂藏板。
139.《正音咀華》三卷,附《續(xù)編》,莎彝尊,無函一冊(cè)。咸豐癸丑(1853)塵談軒校訂,原板在天平街維經(jīng)堂。
140.《(硃注)正音咀華》三卷,附《續(xù)編》,莎彝尊,一函二冊(cè)。咸豐癸丑(1853)塵談軒刊。
141.《正音通俗表》不分卷,潘逢禧,無函一冊(cè)。庚午(1870)序。
142.《中原音均》不分卷,周德清,無函一冊(cè)。
143.《(元本)中原音韻》不分卷,周德清,一函二冊(cè)。瞿氏鐵琴銅劍樓影印。
144.《字類標(biāo)韻》《分韻撮要》合編(后附《應(yīng)酬須知》《禮儀帖式》),無函二冊(cè)。乾隆二十一年(1756)序,上海廣益書局印行。上欄字書,下欄韻書,并行合印。
145.《字學(xué)便覽》,關(guān)坤陽輯,一函十二冊(cè)。咸豐己未(1859)刊,陳華鋪忠義堂藏板。含字書、韻書、韻圖,分卷不明,用蘇州碼子注音。
146.《字學(xué)舉隅續(xù)編》二卷,一函一冊(cè)。宣統(tǒng)三年(1911)夏文淵閣藏板。
147.《字義類例》,陳獨(dú)秀,一函一冊(cè)。亞東圖書館,民國十四年。
148.《字音正謬》不分卷,伍澤梁,一函二冊(cè)。光緒己卯(1879)刊,滇南鹽署藏板。
本次調(diào)查,共著錄線裝本漢語音韻學(xué)文獻(xiàn)計(jì)148種(民國以后出版者約占三分之一),其中有明確標(biāo)識(shí)可以判定為永島舊藏者46種。
綜合慶應(yīng)義塾大學(xué)斯道文庫所藏“永島文庫”與我們此次調(diào)查所得書目,永島榮一郎論文中所述40余種漢語音韻學(xué)文獻(xiàn),其今日見在的大致情況,一如下表??梢钥吹?,其中仍有約三分之一下落不明。為方便比較,在下表中對(duì)應(yīng)地標(biāo)出趙蔭棠《等韻源流》中有關(guān)論述所在的頁碼,及其是否見在于臺(tái)灣師范大學(xué)的情況。此外,雖不見于永島論文,而于趙蔭棠《等韻源流》中有所論及者,若今見于斯道文庫或首都大學(xué)東京,亦附于表末,以茲參考。
書名 作者韻略易通萬籟中聲書文音義便考私編重訂司馬溫公等韻圖經(jīng)元韻譜西儒耳目資韻通切韻聲原韻略匯通五方元音蘭 茂吳元滿李 登徐 孝喬中和金尼閣蕭云從方以智畢拱辰樊騰鳳增補(bǔ)剔弊五方元音趙培梓蒙漢合璧五方元音VOCABULARIUM SINICO-LATINUM JUXTA五方元音拙庵韻悟等音海 山撰者不詳趙紹箕馬自援聲位三教經(jīng)書文字根本五音通韻萬韻書①切韻攷②黃鐘通韻本韻一得大樂元音五聲反切正韻(淵若)韻辨等韻精要音韻集注李氏音鑒說音等韻簡(jiǎn)明指掌圖音泭翻切簡(jiǎn)可篇林本裕阿摩利諦撰者不詳劉漢昇李 鄴都四德龍為霖潘士權(quán)吳 烺紀(jì) 浵賈存仁高明直李汝珍許桂林張象津徐 鑒張燮承永島1941 慶應(yīng)大 都立大 趙1957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n.10語2-4 n.128語2-6 p.209新序p.211 p.214 p.219 n.107 p.222 p.223語2-14 p.226 n.10語4-33 n.10 n.10 n.127 n.5 n.6 n.104 n.105 n.132 n.133 n.57語2-54 n.11 n.12 n.10 p.227 p.230 n.13 n.14 n.15 n.16 n.17 n.18 n.19 n.20 n.21 n.22 n.23 n.24 n.25 n.26 n.27 n.28 n.29語2-19語2-42語2-42 n.10語2-21 p.233 p.237新序新序語2-22語2-27語2-32語2-26 n.70 p.238 p.240語2-28語2-29 n.117 n.54 n.82 p.243 p.246 n.17 n.18 p.247新序臺(tái)師大√√ √√ √√√√ √ √√ √音韻逢源同音字辨字學(xué)備要裕 恩劉維坊劉履貞n.30 n.31 n.32語2-35語2-37新序
書名 作者正音切韻指掌①山門新語永島1941 慶應(yīng)大 都立大 趙1957莎彝尊周 赟n.33 n.34 p.248丁氏聲鑒等韻學(xué)重訂空谷傳聲古今中外音韻通例韻籟空谷傳聲韻學(xué)韻法傳真五美圖傳音快字經(jīng)史正音切韻指南丁 顯許 惠汪 鎏胡 垣華長忠撰者不詳王 植馬攀龍蔡錫勇劉 鑒n.35 n.36 n.37 n.38 n.39 n.40 n.76 n.77 n.129 n.11 n.3 n.28 n.126新序語2-25語2-36語2-40語4-2 n.7等切元聲詩韻釋音等韻一得切韻指掌圖熊士伯陳 錦勞乃宣撰者不詳語4-10語4-29 p.249 p.252新序新序p.199新序p.82 p.118 p.178新序p.200 p.92四聲等子韻法橫圖韻法直圖韻鏡正音通俗表撰者不詳李世澤撰者不詳撰者不詳潘逢禧n.12 n.50 n.71 n.93 n.123 n.123 n.125 n.141 p.73 p.165 p.162 p.57新序臺(tái)師大√ √√ √√ √
上表中,不乏罕見的等韻學(xué)資料,下面選取《音韻集注》為代表,作簡(jiǎn)要介紹。
《音韻集注》,山西浮山人高明直撰,嘉慶四年(1799)刊,前韻圖后韻書,無音論。根據(jù)自序和凡例,該書是以《康熙字典》和《佩文詩韻》增刪《五方元音》而成,“邦匏木風(fēng)”等二十字母、“天人龍羊”等十二韻目、韻圖和韻書的基本體例等承襲《五方元音》。不同之處主要在于,韻圖的入聲字只歸陰聲韻,不列陽聲韻,如“別”只列蛇韻,不配天韻“邊”。而在韻書中,同音字組內(nèi)部又作了進(jìn)一步分組,并加注反切和詩韻韻目,以反映傳統(tǒng)切韻系韻書的音類區(qū)別,如天韻邦母上聲“版(補(bǔ)綰切)鈑蝂[潸],粄(補(bǔ)滿切)、伴(蒲管切)[旱]”。關(guān)于此書,永島榮一郎曾作介紹,但極為簡(jiǎn)略。國內(nèi)未聞是書,亦不見于各家等韻學(xué)通論。專論此書的研究論文,管見所及,僅有讃井唯允曾單篇討論其與《五方元音》的關(guān)系,認(rèn)為作者雖欲區(qū)分中古音類,但因口語時(shí)音混同而自身又不明韻學(xué),故多有混亂。關(guān)于該書的音系特征等問題,尚有待今后進(jìn)一步深入研究。
另外,在此次調(diào)查中還看到不少對(duì)文字學(xué)有重要價(jià)值的珍貴資料,如本文著錄的《切音便覽》(1831刊)和《字學(xué)便覽》(1859刊),在韻書中用蘇州碼子注音。前者以三個(gè)字符注一個(gè)音節(jié),如“祃,暮迓切”旁注“〢卄メ”(即2-20-4),實(shí)際上是先給各個(gè)聲母、韻母、聲調(diào)編號(hào),然后用數(shù)字注音。后者類同,不過只用兩個(gè)字符,類似反切,如“旁”下注“〢├”(即2-11)。可見,雖然同是2號(hào)聲母,二書所指不同。這種注音原理,在丁顯(1864—1891)的音論(見本文目錄第129條《丁氏聲鑒》)中亦有提及,丁氏以溪母為2號(hào)聲母。一般認(rèn)為,清末切音字運(yùn)動(dòng)始于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然而由上述資料可見,利用蘇州碼子的注音方式略早于盧,應(yīng)如何認(rèn)識(shí)和評(píng)價(jià),是非常有意思的課題。
在永島舊藏中,還有大量文字和訓(xùn)詁類的文獻(xiàn),以及近代出版的語法書和教學(xué)課本,還包括一些滿蒙歐文的語言學(xué)文獻(xiàn),都是非常珍貴的資料。此次調(diào)查,優(yōu)先著錄了音韻學(xué)線裝書,對(duì)其他線裝本文獻(xiàn)和疑似永島舊藏的近代出版物只做了簡(jiǎn)單的分類和整理,具體著錄和研究還有待后續(xù)跟進(jìn)。
附錄:慶應(yīng)義塾大學(xué)言語文化研究所所藏永島榮一郎氏舊藏中國語言學(xué)(小學(xué))資料目錄(音韻部分)
1.語2-1.《中州全韻》十九卷,明范善溱撰。民國二十年影舊抄本,民國王獻(xiàn)唐跋。美裝,二冊(cè)。
2.語2-2.《洪武正韻》十六卷,明樂韶鳳、宋濂等撰。明嘉靖二十七年衡王府厚德堂刊,藍(lán)印本。絹包背裝,白紙五冊(cè)。
3.語2-3.《字學(xué)大全》三十卷,宋王三聘撰。明嘉靖四十三年刊,明李維楨,清曹寅、梁清標(biāo)舊藏。美裝,皮紙二十冊(cè)。
4.語2-4.《韻略易通》二卷,明蘭茂撰。明萬歷二年趙爾完刊。美裝,竹紙二冊(cè)。
5.語2-5.《六書總要》五卷,附《小篆之訛》《諧聲指南》一卷,明吳元滿撰。明萬歷十二年刊,清吳翊鳳舊藏。美裝,竹紙二冊(cè)。
6.語2-6.《書文音義便考私編》五卷,《難字直音》一卷,首一卷,明李登撰。明萬歷十五年陳邦泰繼志齋刊。美裝,皮紙十冊(cè)。
7.語2-7.《新增說文韻府群玉》二十卷,元陰時(shí)夫撰,明王元貞校。明末聚錦堂刊。美裝,竹紙二十冊(cè)。
8.語2-8.《問奇集》二卷,明張位撰,明后光極重訂。明崇禎六年刊。白紙二冊(cè)。
9.語2-9.《五車韻瑞》一百六十卷,首一卷,明凌稚隆撰。明萬歷刊。竹紙二十八冊(cè)。
10.語2-11.《洪武正韻箋》,明宋濂編,明楊時(shí)偉補(bǔ)箋。明崇禎間刊,初印。美裝,毛邊紙五冊(cè)。
11.語2-12.《韻總持》(《古韻》,明朱簡(jiǎn)編,明釋大凷音?!短祈崱?,梁沈約撰,唐孫愐編,明朱簡(jiǎn)校?!对崱?,元周德清編,明朱簡(jiǎn)校)。明末刊。竹紙一冊(cè)。
12.語2-13.《音學(xué)五書》(《音論》三卷,《詩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韻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清顧炎武撰。清康熙六年張氏符山堂刊。竹紙八冊(cè)。
13.語2-14.《新纂五方元音》二卷,首一卷,清樊騰鳳撰。清初聚錦堂刊,趙蔭棠手跋。金鑲玉裝,竹紙三冊(cè)。
14.語2-15.《字學(xué)正本》五卷,清李京撰。清康熙九年刊。竹紙五冊(cè)。
15.語2-16.《諧聲品字箋》九集,首一卷,附《字匯數(shù)求聲》十二集,清虞德升撰。清康熙十六年刊。竹紙十四冊(cè)。
16.語2-17.《字學(xué)一覽》五卷,清徐錦撰。清雍正六年光裕堂刊。金鑲玉裝,竹紙十冊(cè)。
17.語2-18.《同聲續(xù)千字文》,清朱紫撰。清康熙四十七年永慕堂刊。美裝,竹紙四冊(cè)。
18.語2-19.《重訂馬氏等音》二卷,清馬自援撰,清梅建重訂。清思補(bǔ)堂刊。白紙二冊(cè)。
19.語2-20.《善樂堂音韻清濁鑒》三卷,首一卷,清王祚禎撰。清康熙六十年善樂堂刊。金鑲玉裝,竹紙六冊(cè)。
20.語2-21.《五音通韻》十二卷,闕名撰。清初抄本。皮紙十二冊(cè)。
21.語2-22.《切韻攷》四卷,清李鄴撰。清雍正間刊,寫刻本精刻。中本,竹紙一冊(cè)。
22.語2-23.《音韻闡微》十八卷,首一卷,清李光地等奉敕撰。清雍正六年序刊。竹紙十冊(cè)。
23.語2-24.《古今韻表新編》一卷,《后編》一卷,清仇廷模撰。清乾隆三年仇氏拾馀廬刊。竹紙二冊(cè)。
24.語2-25.《韻學(xué)》五卷,清王植撰。清雍正八年刊。白紙五冊(cè)。
25.語2-26.《大樂元音》七卷,清潘士權(quán)撰。清乾隆十一年刊補(bǔ)刻本。白紙四冊(cè)。
26.語2-27.《黃鐘通韻》二卷,《補(bǔ)遺》一卷,清都四德撰。清刊,文會(huì)堂藏版。竹紙二冊(cè)。
27.語2-28.《韻辨》十一卷,清紀(jì)浵撰。清乾隆三十年紀(jì)氏靜正軒刊。竹紙三冊(cè)。
28.語2-29.《等韻精要》不分卷,清賈存仁撰。清乾隆四十年賈氏家塾刊本。竹紙一冊(cè)。
29.語2-30.《方音正誤》不分卷,清左伯溪撰。清乾隆五十七年刊。白綿紙三冊(cè)。
30.語2-31.《韻學(xué)驪珠》二卷,清沈乘麐編。清嘉慶一年枕流居刊。竹紙四冊(cè)。
31.語2-32.《本韻一得》二十卷,清龍為霖撰。清乾隆十六年刊,精刻。金鑲玉裝,竹紙十二冊(cè)。
32.語2-33.《問奇典注》六卷,清唐英編,清張昞校。清嘉慶二十三年重刊。白紙六冊(cè)。
33.語2-34.《爾雅宗經(jīng)匯說》不分卷,附《夏小正宗經(jīng)匯說》,清□□匯庵撰。清道光十三年丁香書屋刊。金鑲玉裝,竹紙二冊(cè)。
34.語2-35.《音韻逢源》四集,清容齋裕恩撰,清仲蕃禧恩校閱。清道光二十年刊。竹紙四冊(cè)。
35.語2-36.《韻法傳真五美圖》十二卷,清馬攀龍撰。清道光二十七年賞綠軒刊。竹紙十二冊(cè)。
36.語2-37.《同音字辨》四卷,清劉維坊撰。清道光二十九年刊。白紙四冊(cè)。
37.語2-38.《音韻約編》不分卷,《音韻注略》不分卷,清張彭緖撰。清咸豐一年葆真堂刊,精刻。白紙四冊(cè)。
38.語2-39.《韻詁》不分卷,并《補(bǔ)遺》,清方濬頤撰。清光緒四年淮南書局刊。竹紙六冊(cè)。
39.語2-40.《傳音快字》,清蔡錫勇撰。清光緒二十二年武昌蔡氏刊。白紙一冊(cè)。
40.語2-42.《等音聲位合匯》二卷,清陵高奣編(清馬槃什《等音》,林益長《聲位》)。清末刊。皮紙二冊(cè)。
41.語2-43.《中州音韻》,附《司馬溫公切韻》,闕名編。民國間刊石印。一冊(cè)。
42.語2-44.《近體秋陽》卷九~十六,即《聲韻辨》八卷,清譚宗公撰。清嘉慶道光間刊。竹紙四冊(cè)。
43.語2-45.《述均》十卷,清夏燮撰。民國十九年北平富晉書社刊,影印清咸豐五年刊本。四冊(cè)。
44.語2-47.《新刊清書全集》,《十二字頭》,《滿漢事類集要》二卷,附一卷,《清書對(duì)音》二卷,清康熙三十八年仁和凌氏聽松樓刊。竹紙五冊(cè)。
45.語2-48.《滿漢同文分類全書》。清康熙四十五年刊,西河沿天繪閣書坊藏版。竹紙八冊(cè)。
46.語2-49.《四體合璧文鑒》三十二卷。清末民國間刊,石印。改洋裝二冊(cè)。
47.語2-50.《御制全韻詩》(滿漢文),清末民國間抄本。皮紙二冊(cè)。
48.語 2-52.élémens Grammaire Chinoise,par M.Abel-Rémusat,Paris Imprimerie Royale,1822。一冊(cè)。
49.語 2-53.Chinese and English Dictionary,W.H.Medhurst,Batavia,1842。一冊(cè)。
50.語2-54.《五方元音》,Peking,1878。一冊(cè)。
51.語4-1.《景祐天竺字源》七卷,宋釋惟凈撰。民國五年羅振玉刊,影印東京博物館所藏平安寫(卷七嘉祿二年日本釋喜海補(bǔ)鈔)本。四冊(cè)。
52.語4-2.《經(jīng)史正音切韻指南》,元?jiǎng)㈣b撰。清順治十三年重刊。竹紙一冊(cè)。
53.語4-3.《詩集傳名物鈔音釋纂輯》二十卷,附《詩圖》一卷、《詩序》一卷、《札記》一卷。元羅復(fù)撰,清蔣光煦札記。清咸豐七年海昌蔣氏衍芬草堂刊,初印。竹紙五冊(cè)。
54.語4-4.《字學(xué)指南》十卷,明朱光家撰。明萬歷二十九年刊。竹紙十冊(cè)。
55.語4-5.《重刊詳校篇?!肺寰?,明李登撰。明萬歷三十六年序刊,袁芳瑛臥雪廬舊藏。竹紙十冊(cè)。
56.語4-6.《三臺(tái)館仰止子考古詳訂遵韻海篇正宗》二十卷,明余象斗撰。明萬歷間金陵五車軒汪國滿刊。竹紙十二冊(cè)。
57.語4-7.《詩韻釋略》五卷,明梁應(yīng)圻撰。清初閶門李希禹刊。竹紙五冊(cè)。
58.語4-8.《康熙甲子史館新刊古今通韻》十二卷,首一卷,清毛奇齡撰。清康熙二十四年序刊,學(xué)者堂藏版。竹紙六冊(cè)。
59.語4-9.《古今韻略》五卷,清邵長蘅撰。清康熙三十五年商丘宋犖刊,精刻。竹紙五冊(cè)。
60.語4-10.《等切元聲》十卷,附《古音正義》一卷,清熊士伯撰。清康熙四十五年序刊,尚友堂藏版,精刻。竹紙七冊(cè)。
61.語4-11.《杜韓詩句集韻》三卷,清汪文柏撰。清康熙四十六年汪氏古香樓刊。竹紙六冊(cè)。
62.語4-12.《韻雅》五卷,附《雜論》《識(shí)馀》,清施何牧撰。清康熙間刊,精刻。竹紙五冊(cè)。
63.語4-13.《佩文詩韻提綱》二卷,《新編佩文詩韻四聲譜廣注》二卷,清倪璐撰。清乾隆三十六年、四十三年克復(fù)堂刊。竹紙六冊(cè)。
64.語4-14.《說文解字舊音》一卷,《音同義異辯》一卷,清畢沅撰。清乾隆四十八年、四十九年畢氏經(jīng)訓(xùn)堂刊,經(jīng)訓(xùn)堂叢書之一。白紙一冊(cè)。
65.語4-15.《歧疑韻辨》不分卷,附《口音辯訛》《韻字旁通》《轉(zhuǎn)音撮要》《字形匯考》,清杜蕙撰。清乾隆五十七年省過堂刊,小本。竹紙六冊(cè)。
66.語4-16.《三百篇原聲》七卷,清夏味堂撰。清嘉慶十二年夏氏楳華書屋刊,精刻。白紙一冊(cè)。
67.語4-17.《四聲易知錄》四卷,清姚文田撰。清嘉慶十七年序刊。竹紙二冊(cè)。
68.語4-18.《韻綜》不分卷,清陳詒厚撰。清嘉慶間刊。竹紙四冊(cè)。
69.語4-19.《佩文詩韻順讀廣解(詩韻讀解)》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史崇寬撰。清道光一年刊,青邑文盛堂藏版。竹紙六冊(cè)。
70.語4-20.《古韻發(fā)明》不分卷,附《切字肆考》不分卷,清張畊撰。清道光六年序刊,蕓心堂藏版。白紙四冊(cè)。
71.語4-21.《韻征》十六卷,《古韻溯原》八卷,清安吉撰,(古)安念祖、華湛恩撰。清道光十九年親仁堂刊。白紙六冊(cè)。
72.語4-22.《古音諧》八卷,清姚文田撰。清道光二十六年跋刊。白紙四冊(cè)。
73.語4-23.《佩文韻遡原》五卷,清劉家鎮(zhèn)撰。清道光間石芏山館刊。竹紙二冊(cè)。
74.語4-24.《英語集全》六卷,清唐廷樞撰。清同治一年廣東緯經(jīng)堂刊。白紙六冊(cè)。
75.語4-25.《詩詞韻輯》(《佩文詩韻》五卷,闕名撰?!对~林正韻發(fā)凡》一卷,清戈載撰?!对~林正韻》三卷,清戈載撰),清姚詩雅輯。清同治四年滑臺(tái)官舍刊。白紙二冊(cè)。
76.語4-26.《佩文廣韻匯編》五卷,清李元祺撰。清同治十一年金陵書局重刊。白紙二冊(cè)。
77.語4-27.《集韻考正》十卷,清方成珪撰。清光緒五年瑞安孫氏詒善祠塾刊。竹紙十六冊(cè)。
78.語4-28.《韻歧》五卷,清江昱撰。清光緒七年重刊。白紙一冊(cè)。
79.語4-29.《詩韻釋音》五卷,清陳錦撰。清光緒十三年橘蔭軒刊。二冊(cè)。
80.語4-30.《聲譜》二卷,《聲說》二卷,清時(shí)庸勵(lì)撰。清光緒十八年河南星使非臺(tái)刊,《聽古廬聲學(xué)十書》之內(nèi)。竹紙四冊(cè)。
81.語4-31.《俗話傾談》二卷,《二集》二卷,清紀(jì)棠撰。清光緒二十年翼化堂刊。小本,竹紙四冊(cè)。
82.語4-32.《官話萃珍》,美國富善撰。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刊,鉛印。一冊(cè)。
83.語4-33.《剔弊廣增分韻五方元音》二卷,首一卷,(新增補(bǔ)剔弊五方元音),清樊騰鳳撰,趙培梓編。清光緒二十四年善成堂刊。竹紙五冊(cè)。
84.語4-34.《佩文詩韻釋要》五卷,清周蓮塘撰,陸潤庠重校。清宣統(tǒng)三年商務(wù)印書館刊,影印。二冊(cè)。
85.語4-35.《新體說文大字典》八卷,《說文篆法皕韻謌訣》二卷、首一卷,清沙青巖原撰,民國王大錯(cuò)等編。民國二十年上海求古齋刊,石印。十冊(cè)。
86.語4-36.《經(jīng)籍舊音辨證》七卷,民國吳承仕撰。民國十二年序刊,鉛印。白紙一冊(cè)。
87.語4-37.《音義字類》,闕名撰。抄本。竹紙一冊(cè)。
88.語4-38.《瓊林雅韻》不分卷,闕名撰。抄本。大本,白紙一冊(cè)。
89.語4-39.《漢藏合璧分解名義大集(翻譯名義集)》,青海省藏文研究社編。民國二十一年青海省政府刊,石印。四冊(cè)。
90.語4-40.《御定詩韻》二卷,朝鮮尹定鉉奉敕撰。朝鮮李朝憲宗十二年(1846)序刊,研經(jīng)齋藏版,唐紙印。二冊(c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