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強 廣西藝術學院教授
鄭軍里是我國著名的寫意人物畫家,早年畢業(yè)于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后來曾在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繼續(xù)深造,得到葉淺予、蔡若虹、黃胄等著名畫家的指導,并于198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此次畫展得到了美術界前輩常書鴻、張仃、劉勃舒等老一輩名家的高度評價,也奠定了他在中國畫界的地位與影響。鄭軍里的人物畫藝術在廣西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在全國也顯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得到畫界的一致認可。他的作品曾數(shù)次參加五年一度的全國美展,并獲得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的提名獎,他還獲得過廣西人民政府頒發(fā)的文藝創(chuàng)作最高獎——銅鼓獎。
鄭軍里早年主攻工筆人物畫,20世紀80年代開始專心研究寫意人物畫,并創(chuàng)作出了120幅優(yōu)秀的歷史人物畫,這些人物畫大筆揮灑,酣暢淋漓,追求一種意象。那縱橫恣肆的筆法,淋漓揮灑的墨法,不求形似、概括簡練的造型,筆墨與色彩交融的畫境,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歷史精神與文化內涵。這些作品在中國美術館一經展出,即受到中國畫界的一致肯定,評論家張士增、夏碩琦紛紛著文予以較高評價。
有了這批成功的歷史寫意人物畫做基礎,他便將思考和創(chuàng)作的重心都放在少數(shù)民族人物與寫意畫的結合上。這是有原因的,其一,鄭軍里是瑤族人,而且常年居住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廣西,對于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狀態(tài)了解較深。其二,廣西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尤其是壯族、瑤族,這可以為自己的繪畫創(chuàng)作提供用之不竭的素材與藝術靈感。其三,“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廣西對他有養(yǎng)育之恩,他對廣西有難忘之情,這種“情”恰恰是他的繪畫作品最能打動人的地方,也是他能創(chuàng)作好作品的根本。
為了能夠創(chuàng)作出獨具風格的少數(shù)民族寫意人物畫,他無數(shù)次地走近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進行寫生,了解少數(shù)民族人物的生活習慣、狀態(tài),挖掘其中的民族精神。每次寫生回來都將這些無以計數(shù)的素材分類、整理,一次一次地進行著探索與嘗試,并思考如何表現(xiàn)他們。經過數(shù)年的積極努力與探索,經過“廢畫三千”的大量練習,他終于成功了,形成了清新淡雅、水墨淋漓、意象造型的少數(shù)民族寫意人物畫風格。
他的少數(shù)民族寫意人物畫系列作品與之前的藝術風格拉開了距離,存在較大的不同。他的少數(shù)民族系列作品中,既有他早年畫風中雄強、凝重的一面,又揉進了一些超逸蒼潤、民風趣味的元素,他的少數(shù)民族寫意人物畫有以下五個特點:
寫意畫的造型注重意象造型,意象造型強調神似、傳神,這與工筆畫的造型方式有著極大的區(qū)別,它不能面面俱到,必須經過提煉、概括,追求的是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意象狀態(tài)。因此,意象造型具有概括提煉、夸張變形的性質,即為了表現(xiàn)、強化所畫物象的特點而進行必要的大膽取舍,舍棄那些表面的、面面俱到的細節(jié),抓住那些能夠傳神達意的局部,進行夸張放大。他的少數(shù)民族寫意人物畫正是突出了意象造型,這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得到印證,如《瑤山印象》《桂西少女》等?!冬幧接∠蟆肥青嵻娎飵а芯可锣l(xiāng)采風寫生時根據路上所見創(chuàng)作的作品,描繪了廣西瑤族姑娘農忙回家的形象。畫面言簡意賅,人物極其概括,人物衣服用大筆兩三筆寫就,參以勾勒,面部刻畫簡潔概括,寥寥數(shù)筆,生動傳神、意味十足。在具體造型時,鄭軍里通過夸張的筆法簡潔明了地勾勒出人物的外形,以大筆濕墨(或濕色)揮灑與干筆的書寫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筆不到而意到、筆少意多的效果。
■笙聲不 息鄭軍 里 中國畫 228cm x 114cm 2019 年
■ 春風 鄭軍里 中國畫 200cm x 200cm 2004 年
鄭軍里的少數(shù)民族寫意人物畫筆墨酣暢,水墨淋漓,這是他經過多年的積累而探索出來的屬于自己的筆墨語言。他的用筆既有力透紙背的書寫性質,體現(xiàn)出錐畫沙、印印泥的力量感,又有大筆潑灑的酣暢意味,具有潑墨的意境。他的人物畫十分注重對水的運用,在他的筆下,水、墨、色三者交織在一起,互不干擾而又互為補充,營造了筆墨酣暢、水墨淋漓的藝術效果。我們以他的作品《桂西雨》為例來看他對筆、墨、水的運用,畫家運用大量的淡墨、淡色與水,信手寫出,大筆揮灑,后用膠礬水或清水噴灑,營造了一種煙雨迷蒙的效果,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廣西少數(shù)民族女性雨天出行的狀態(tài),能達到這種效果主要依賴畫家對水的控制。鄭軍里對于如何用水有過長時間的嘗試與研究,他用水時,行筆干凈利落,絕不拖泥帶水,有一種揮灑與書寫甚至是潑墨的狀態(tài),這種用筆使他的畫毫無困頓柔弱之感,再加上使用線條勾勒造型,有了提神醒目的效果,反而彰顯出淋漓酣暢的筆墨快感與藝術效果。
■ 大山之子 鄭軍里 中國畫 216cm x 187cm 2009年
鄭軍里的少數(shù)民族寫意人物畫非常講究用筆,變化很豐富,往往是中鋒、側鋒兼用。他的人物畫是以書法用筆來造型,這就要求畫家扎實的造型基本功,對人物、動物的結構、動態(tài)了如指掌,胸有成竹。鄭軍里正是有此基本功,早年工筆畫打下的堅實的人物造型基礎與數(shù)百幅畫馬寫生線描的基礎造就了他現(xiàn)在可以任意地默寫人物、馬的造型與動態(tài),這使得他在寫意人物畫的造型中,可以隨心所欲,以書法用筆來造型,大膽率意,而不必擔心“型”不準或出問題。他將書法用筆的提按、輕重、頓挫、方圓、緩急等運用到寫意人物畫中,用筆率意而嚴謹,瀟灑而精準。
■高原 女鄭軍 里 中國畫 180cm x 96cm 2005年
■ 和諧 鄭軍里 中國畫 210cm x 450cm 2017 年
鄭軍里繪畫作品中呈現(xiàn)出淡雅清新、空靈寧靜的意境,一方面與他善于用水有關,另一方面得益于他善于用淡色。由于鄭軍里在創(chuàng)作中對水恰到好處的把握與控制,使得他的畫面很清雅,有一種水墨淋漓之感,更有一種自由、清潤、寧靜、空靈的藝術效果。他善用濕筆,善用水,這些技法、風格與京派徐悲鴻中國畫教育體系所倡導的人物畫有著很大不同,有著典型的南方地域特點,溫潤、空靈、淡雅都寫在每一幅作品中,這也是鄭軍里一直追求的目標。
鄭軍里善于用淡色,他現(xiàn)在的畫中,很難見到大紅大綠的鮮艷色彩,有的是極其淡雅的淡色,他以前的工筆畫講究用色,鮮艷明麗,現(xiàn)在用色較少,而且很淡,很雅,這是建立在他對工筆畫與寫意畫、對色彩研究之上的轉變。他認為色彩本身不俗,但要看怎么用。他的畫一方面是想更貼近中國畫的精神一點,貼近中國文化一點;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他自己的心性,多年來的積累與讀書,使他對繪畫的認識更深了一層,想追求絢麗之后的樸素與淡雅之美。
“民族情調,情感真切”是鄭軍里少數(shù)民族寫意人物畫作品的核心靈魂,這些作品中的情感真切動人,不虛假,不做作,不矯飾,都是實實在在的內心流露,這是他的作品最能夠打動人的地方。
以鄭軍里的少數(shù)民族寫意畫為例,這些作品中融入了他深深的鄉(xiāng)土情感。身為瑤族的他,對廣西的少數(shù)民族有著深刻的情感,這些情感真實而強烈,它不是外力強加而來的,是從小就存在的,一直纏繞在他心中。鄭軍里每年都要到廣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體驗生活,說是體驗生活,不如說是尋找自己內心的一種慰藉,常年的城市生活使他對那種原始的、樸素的鄉(xiāng)土生活有著無限的向往。在那里,他與村民真切地交流,參與少數(shù)民族人們的節(jié)日,使自己內心的少數(shù)民族情結得到了徹底釋放。在那里,他將所見所聞都記錄在自己的速寫本上、自己的內心里,再將這些轉移到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因此,他的少數(shù)民族系列作品非常打動人,有著樸實的情感與濃濃的民族氣息。如他2009年創(chuàng)作的《大山之子》,表現(xiàn)的是瑤族一家四口在忙了一天農活之后,坐著馬車回家的情景。他們的口中唱著瑤族的山歌:“蜜蜂的力量來自蜜……云彩的力量來自勁風,稻谷的力量來自土壤……駿馬的力量來自飼草……農夫的力量來自大山。”這是作者深入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山村考察寫生時所見所聞,畫家聽到他們的歌聲時,甚至也跟著開始唱了起來。這種情感是發(fā)自內心底的,情真意切,幾乎所有的觀者都被這一幕所打動,該畫也因此獲得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的提名獎。
概而述之,鄭軍里的少數(shù)民族寫意人物畫作品用筆靈活、水墨淋漓、以神寫形、清峻雄渾、空靈寧靜、意境雋永,畫家并不追求博大雄強的壯美,而是處處體現(xiàn)著淡雅清秀、安詳恬靜的南方的靈秀之美,他的作品水墨淋漓、自然天成,而且蘊含著畫家濃濃的鄉(xiāng)土情懷,極具感染力。鄭軍里的少數(shù)民族寫意人物畫藝術代表了廣西寫意人物畫的水平,他是名副其實的廣西寫意人物畫的領軍人物,他將帶領廣西寫意人物畫走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