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0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承辦的全國“音樂課堂變革與學校美育高質量發(fā)展”研討會在北京開幕。來自北京市等17省區(qū)市音樂教研員、部分高校教師和出版社代表,以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個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qū)教師近三百名與會者參會。會議以“讓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有音樂”為主題,全面展示了中國教科院藝術與國防教育研究室主任許洪帥主持10年的“順序性音樂教學”科研成果《讓每個學生的心里都有動人的音符》。
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司長王登峰說,推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要明確美育改革發(fā)展的目標和實現路徑。“順序性音樂教學”改革實踐,經過10年努力,它的作用在孩子們身上顯現出來了,美育做到了生活化,生活也做到了美育化,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希望有越來越多的老師能夠投入進去,讓學校美育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扎根中國大地,圍繞孩子的天性促進其自然發(fā)展,用美的方式讓廣大青少年自由奔放地成長。
中國教科院黨委書記殷長春表示,順序性音樂教學研究是中國教科院重點支持的科研項目。10年來,該項目始終根植基層、緊接地氣、求真求實、篤行創(chuàng)新,用音樂課堂變革引領學校美育高質量發(fā)展,結出了豐碩果實,得到了基層學校的普遍歡迎、學界的高度評價、司局領導的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他指出,要做到“讓每個學生的心里都有音樂”,從根本上講,還是要把課上好、把活動搞好、把素養(yǎng)練好,抓住立德樹人這個根本目標,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
研討會上,代表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就建立全國音樂教研、科研、培養(yǎng)、培訓、出版“五位一體”協同發(fā)展工作機制達成共識,大家一致認為要充分發(fā)揮中國教科院在服務決策、創(chuàng)新理論、指導實踐、引導輿論、協同戰(zhàn)線的國家級科研機構的引領作用,用項目引領、平臺聯絡、科研協同、示范創(chuàng)建、模式推進等多種方式和途徑,讓更多地區(qū)和學校分享到科研成果和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