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水濤
2018年,金庸走了,永遠的告別。
金庸的武俠小說首篇為《書劍恩仇錄》,但陳家洛等只是一干臉譜化、概念化的人物,至《射雕英雄傳》問世,諸英雄豪杰曲折的人生歷程、復雜的人物個性得以凸顯。由此開始,《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等聯袂而至,個性各異的英雄人物逐一登場。郭靖是金庸著墨最多的一位,也是最為出彩的一位,集民族英雄、江湖豪杰于一身。但于人性之挖掘最為深刻的卻是《鹿鼎記》,金庸以近乎漫話化的筆調刻畫了一個奸詐虛滑的韋小寶。這是金庸武俠小說的收官之作。自此,金庸告別文壇。
金庸武俠小說中個性最鮮明的人物有三個:郭靖、令狐沖和韋小寶。
郭靖是俠之大者,對抗著市儈化和功利化的情感世界與處世規(guī)則。他出身低微,智力下乘,偏偏機運特好,貴人相助,美人青睞,一路走來,雖有坎坷,總能逢兇化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郭靖的個性與黃蓉似乎代表著性格的兩極,郭靖淳樸而近乎弱智,黃蓉則聰明絕頂,機靈百出,兼有憐憫的體貼。二人出身迥異且性格的極大反差,使他們的愛情有更多浪漫傳奇的色彩。郭靖為人處世另有仁厚剛毅之處,國家危難之時更有民族大義的擔當。郭靖這一形象太完美,寄托了金庸太多的理想,是理想的化身,但也因過分的理想化,缺少了性格內在矛盾所產生的張力。讓一個行走江湖的俠客,化身為鎮(zhèn)守軍事要塞的將軍,則多少讓人覺得別扭,且守襄陽本身也缺少故事的精彩。
令狐沖則是另一種命運、另一種形象。他率性而任情,對世間的種種規(guī)矩,熟視而無睹,仁厚卻又剛毅于命運多舛中奮勇抗爭。他可以恣意縱情地視朝堂與政治如兒戲,狷狂處可為兒女情長忘卻江湖大義。如果說郭靖是群體優(yōu)于個體的獻身,那么,令狐沖是個體本位的自由和自在。正是這種赤誠而淡泊的個性使他與任盈盈有傾心的愛情,但即使為了愛情得到允許,他也不去呼喊吹捧教主任我行的肉麻口號,猶如他的不肯聽命于岳不群不分青紅皂白地去斬殺“魔教”。與其說這是一種道德的自律,不如說這是個性使然的少年的豪氣?!吧\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次皆可拋?!绷詈鼪_瀟灑但不茍且,人格的尊嚴與精神的自由,于他而言是第一位的。
韋小寶則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俠”。中國俠客的沒落,首在俠客精神的淪落,由春秋戰(zhàn)國的墨家到后世的江湖黑社會,這演變過程從郭靖、令狐沖到韋小寶的角色轉換中,隱隱約約可見。金庸所描寫的武俠世界,如果沒有韋小寶的猥瑣,就襯不出郭靖的偉岸與令狐沖的瀟灑。韋小寶用“朋友的義、臣子的忠、人子的孝”,輕輕松松地獲得黑白兩道的雙重認證,他將奸商的狡猾、潑皮的無賴與豪俠的話語都集于一身,于是無往而不勝,無論官場還是情場。韋小寶創(chuàng)造了一種“無意義而有效的人生”。韋小寶形象的塑造,并非全在揭露與嘲諷,這或許是金庸面對現實世界的失望與無奈。
從《射雕英雄傳》到《鹿鼎記》,明顯是一道道德下滑的曲線。郭靖既堅守江湖之道義,又肩負著民族之大義。令狐沖是特立獨行的英雄個體,又不失人之為人的良知。韋小寶固然是奸詐之徒,但于卑鄙的言行中也有些許認同的失落,他也并非故意的作惡多端。不必感嘆這是一個缺少英雄的時代,平民社會也不能寄希望于英雄的拯救,對完美英雄的想象只能走向悲哀與沮喪。
“劉項原來不讀書”,沒有知識障礙,又無道德負擔,便可以不擇手段,于是在物化的世界里常常更易于達到功利的目的,然而,這卻是民族精神淪落的悲哀。重振英雄氣概,重拾儒雅風范,賡續(xù)民族道德文化,當是語文教學的職責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