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ing Moth
你永遠猜不透瑞典人聰明的腦瓜里在想什么,這或許和他們總在公眾場合保持沉默有關。
整個北歐版圖遼闊,人口密度在世界排倒數,但瑞典人寧可從后院多繞三個街區(qū)的距離,也不情愿與恰好出門的鄰居寒暄一句。
在瑞典,沒有人會隨意和陌生人搭話,他們在社交場合中總是禮貌、隱忍而克制的,仿佛對彼此之間的“秘密”心知肚明。
他們甚至極力避免與陌生人共處一室,等公交的時間就交給沉默去統(tǒng)治,而一起搭乘電梯,共處一個窄小的空間,那尷尬感更是不言而喻。
在北歐五國里,丹麥人往往自詡“最風趣、最平易近人、最擅長休閑娛樂”。但在西歐人和波羅的海居民眼中,丹麥人對自身言過其實。
可是就連丹麥人都覺得,瑞典“沒什么可說的”—沉悶、呆板、缺乏幽默感、死板地守規(guī)矩—這些就是他們對瑞典人的刻板印象。而這樣的刻板印象,如今已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識。
盡管我們知道,高福利的瑞典社會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國際品牌、一段又一段耳熟能詳的流行音樂、一部又一部電影藝術片,但往往談起瑞典人,我們卻總先想到:“哦,是的,我知道,那個自殺率很高的有錢的國家?!?/p>
沒錯,瑞典的自殺率高得出奇。
2015年全球自殺數據統(tǒng)計圖中,北歐是重災區(qū),瑞典和芬蘭高居歐洲榜前三,平均10萬人里有15.4人用自殺了結此生。如此看來,似乎高福利的社會保障體系,在幸福指數方面也沒能起到什么積極作用。
有一個留學丹麥的同學曾說,在冬季,她曾多次因地鐵故障而無法按時到校上課,故障原因則是有不止三人試圖臥軌自殺—這聽上去仿佛天方夜譚,但又確確實實發(fā)生在北歐這片神秘之地,而且連全世界幸福指數排正數第二的丹麥也未能幸免。
憂郁的人格特質,與北歐地區(qū)陰郁漫長的寒冬不無關系。詭異的是,瑞典人尤其具有矛盾特質。一方面,他們害怕麻煩,竭盡所能地逃避無意義的社交。而另一方面,他們卻又以“受虐狂”(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美名,享譽世界。
英國的文化研究者邁克爾·布斯稱,瑞典人排斥社交,是由于他們共同處于“高語境社會”的環(huán)境中。也就是說,每個瑞典人都知道對方在想些什么,他們的觀念、預期和愿望都十分相似。這意味著,即使是最簡單基本的溝通,他們也能清晰準確地判斷對方的心中所想。
“人格同質化”的背后,揭示了深層次的社會結構模型。
在北歐國家社會結構中,每個人必須是絕對的個人主義者。他們彼此相互獨立、平等,在國家權力編織的密集網絡中占據等量的位置,像一張平攤開的桌布上平均分布的一個個“原子”。每個原子享受國家福利,為個人的福祉而工作和生活,但是彼此之間保持獨立。
這是一種極致的平衡狀態(tài)。在平衡狀態(tài)下,社交意味著“依賴”,而“依賴”則等于“不自由”。而最大的平衡則意味著最終極的“自由”,即不受拘束的狀態(tài),不僅是社會關系網的扁平和簡單化,在深層次也意味著,個人擁有自主決定生死的平等權利。
而當平衡狀態(tài)被打破,比如在斯德哥爾摩銀行搶劫案中,劫匪能夠決定人質生死時,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不再是彼此獨立的“原子”,而是深深的依附關系,即由一方決定另一方的存亡。此時,人質對劫匪的情感變成了奴隸對主人的依賴感。
對于習慣了充分自由的瑞典人而言,與他人的聯(lián)結也意味著,自己無需再為自己負責。這是從反面案例證明了,自給自足的獨立狀態(tài)或許會走向自我封閉,它的開口又將是人與人的聯(lián)結,不論這種聯(lián)結的實現(xiàn)是否簡單粗暴。
有了上述對瑞典人的簡單勾勒,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想象,一個逃避社交甚至逃避生命的瑞典人,竟能寫詩。
實際情況也差不多是如此。
19世紀90年代末,瑞典的現(xiàn)代詩歌才興起,比小說和戲劇晚了十多年。但是,與此同時,歐洲的廣闊詩域,是象征主義和白銀詩人早已兢兢業(yè)業(yè)開墾過的富饒土地。
瑞典人的詩歌嘗試,差不多也是隨象征主義之大流慢啃慢咽,到20世紀20年代,才終于搭上表現(xiàn)主義的順風車。
樸素和明快,是瑞典語詩歌的一大特質。盡管象征主義對“美”的追求,借晦澀陌生的詞以渲染,而表現(xiàn)主義對“真”的質詢,借夸張暗喻的形象以幻化,但是瑞典語詩歌別具一格,力求在象征與表現(xiàn)二者之間,尋求簡單的“折衷處理法”。
最為典型的是,雅爾馬爾·古爾貝里(1898﹣1961)的一首聞名遐邇的詩《他看見了玫瑰》:
從大海藍色的午睡中,廢墟提起
我們在它破碎的祭盆里洗浴的肢體
僅有一只蝴蝶在正午的暑熱中飛舞
—忽然他在你的乳頭停息
他看見了傾毀的大理石柱上的玫瑰
“末日情懷”是表現(xiàn)主義最顯著的特色,詩歌以一種“猙獰的面目和近乎歇斯底里的聲音”描繪災難降臨前的可怕預感。在混亂的氛圍中,有著苦悶、絕望和本能的抗拒。而成為表現(xiàn)主義開先河之作的是,挪威畫家蒙克(看,又是一個北歐人?。┑漠嬜鳌秴群啊贰?/p>
在古爾貝里的《他看見了玫瑰》這首詩里,類似的末日景象以“廢墟”“祭盆”的象征物出現(xiàn),詩人古爾貝里并不直接描寫人在面對殘垣、漂泊海上時孤絕的狀態(tài),反而將一只蝴蝶放入人的孤獨中。
其中,“大理石柱”是理性和文明的象征,但在現(xiàn)代人漂泊的海上,這二者都傾頹失序。只有蝴蝶,象征著夢境和回憶的生靈,為孤獨的人帶來希望,而它看見的希望是“玫瑰”,“玫瑰”是詩歌和愛情的象征。
在理性和科學失效之后,是愛情和文學,使現(xiàn)代人絕處逢生??匆娒倒宓哪莻€“他”,不僅僅是“蝴蝶”,亦是透過蝴蝶的眼睛看見希望的那個“人”。
古爾貝里后期的詩歌,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受壓抑和沒有歸宿的傷感,而通過愛情擺脫苦惱,也是他詩歌創(chuàng)作中非常常見的主題。
語言簡單,風格明快,意象毫不復雜,但是瑞典詩人的“簡單之詩”,卻能表達深厚的時代之精神。
在瑞典詩歌中,對自然風貌和宗教慰藉的寄托、對人類普遍的精神境況的擔憂、對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和戰(zhàn)爭惡果的反思,甚至對詩人團體風貌的展現(xiàn),都屢見不鮮。但是,唯獨缺少詩人個人與他人之間的“互動”。
在絕大多數的瑞典詩歌中,我們找不到互訴衷腸的兩個具體的人。詩人(或詩歌中的“人”)的欲望,缺乏一個具體可感的對象,他們往往在企求觸及欲望本身。
當我死去的一天,終將有集中我的想法的自由?;蛑辽龠h離這里,我將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我,剛剛抵達,漫步在那座大城市里,在一百二十五號街上,在垃圾飛舞的刮風的街上。我喜歡閑逛并消失在人群里,一個字母T的浩瀚的詞海中。
這是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瑞典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對一封信的回答》。作為維京人后代,以托馬斯為代表的瑞典詩人在內心深處,都有著對自然的深深敬畏。他們熱衷于凝視自然,那不是觀察,而是沉浸在自然風貌的獨特魅力之中。
因而,瑞典人看待自身的態(tài)度,也是合乎自然理念的。正如詩中所說,人所經歷的一生,是“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的旅程,而非“重新塑造自己”的修煉。在他們的人生觀中,“我”本身的狀態(tài)就是最純粹無瑕的。
瑞典人認為,孩子是上帝賜予的禮物,禮物本身就是最好的,不需后天雕琢就能變得更好。因而,他們的教育理念是可以管教,但別約束。
從小學入學開始,瑞典的小孩子們都擁有自己制定的課程,并有自我學習的權利。這種自由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和諾貝爾獎故鄉(xiāng)的傳統(tǒng)氛圍,一直延續(xù),最終塑造了這樣一個神奇的國度—
它是伯格曼電影里鏡頭漫長、場景單調、演員稀少的冷清瑞典,是發(fā)明家、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瑞典,還是“小甜甜”布蘭妮、席琳·迪翁、后街男孩的金曲發(fā)源地的潮流瑞典,更是與宜家家居簡單實用之理念相符、以不變應萬變的中立國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