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進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康復治療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的臨床價值。方法 56例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 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28例。所有患者均給予藥物治療, 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非正規(guī)康復訓練, 觀察組采用早期康復治療, 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四肢運動功能評分為(29.58±3.12)分、步行能力評分為(4.21±0.49)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分為(90.48±4.61)分 高于對照組的(24.93±3.06)、(3.09±0.41)、(78.66±4.53)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康復治療應用于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骨折活動度,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創(chuàng)傷性骨折;早期康復治療;非正規(guī)康復訓練
創(chuàng)傷性骨折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 是由于意外事故或暴力等引起的骨骼斷裂, 且患者常伴有傷肢的肌腱損傷、血管損傷及神經損傷, 嚴重者將會引起內臟損傷、休克及死亡, 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1]。藥物治療是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常用治療方法, 雖然能改善患者癥狀, 但是遠期治療預后較差, 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2]。早期康復治療是一種綜合性治療方法, 集成了運動治療、作業(yè)治療、言語治療及物理治療, 以加快肢體功能恢復, 減少殘疾程度[3]。因此, 本文采用隨機對照方法進行研究, 探討早期康復治療在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中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56例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28例。對照組男16例, 女12例, 年齡16~62歲, 平均年齡(35.73±9.81)歲;骨折原因:交通事故骨折11例, 墜落傷10例, 跌倒后骨折5例, 其他2例。觀察組男14例, 女14例, 年齡17~64歲, 平均年齡(36.29± 9.85)歲;骨折原因:交通事故骨折10例, 墜落傷12例, 跌倒后骨折5例, 其他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創(chuàng)傷性骨折臨床診斷標準[4];②均符合早期康復治療、藥物治療適應證;③能 遵醫(yī)完成相關檢查、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心力衰竭、惡性腫瘤或傳染病者;②合并精神異常、嚴重高血壓、糖尿病者;③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近期使用其他方法治療者。
1. 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藥物治療, 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采用非正規(guī)康復訓練, 治療過程中正確指導患者休息, 加強患者日常飲食干預、指導, 加強患者床上、床邊肢體功能鍛煉;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 了解患者心理變化情況, 根據(jù)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方法, 訓練1次/d, 30 min/次, 連續(xù)訓練1個月為1個療程。觀察組采用早期康復治療, 具體為:①心理指導。早期康復治療前加強患者心理評估, 多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交流, 充分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規(guī)律, 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 解除患者的緊張、恐懼、悲觀情緒, 充分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 使得患者生理、心理均得到康復, 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②專業(yè)康復訓練。結合每例患者骨折的類型、骨折部位制定相應的專業(yè)康復訓練。對于康復早期給予先進的康復儀器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康復治療;采用MOTOMED康復機器人、反負重訓練系統(tǒng)柜、步行訓練器等進行下肢訓練。在系統(tǒng)控制下幫助患者盡可能模擬正常人規(guī)律訓練, 幫助患者進行下肢肌肉鍛煉, 促進患者行走功能恢復, 1次/d, 30min/次, 連續(xù)進行1個月;對于上肢患者采用手指訓練器、關節(jié)松動訓練等進行康復訓練, 訓練時加強患者康復指導, 做好相應的記錄, 治療1個月 后對患者效果進行評估。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四肢運動功能評分。采用通用問卷對兩組治療后四肢功能進行訓練, 總分34分, 得分越高, 運動功能越好;②比較兩組患者步行能力評分。利用通用量表對兩組步行能力進行評估, 總分5分, 得分越高, 步行能力越強;③比較兩組患者ADL評分。采用ADL量表對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進行評估, 總分100分, 得分越高, 生活質量越高[5]。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四肢運動功能評分、步行能力評分及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創(chuàng)傷性骨折具有突發(fā)性、嚴重性特點, 容易對患者的生活、心理帶來應激反應, 且創(chuàng)傷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礙, 影響患者外觀形態(tài)、肢體功能。近年來, 早期康復治療在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中得到應用, 且效果理想。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觀察組四肢運動功能評分為(29.58±3.12)分、 步行能力評分為(4.21±0.49)分、ADL評分為(90.48±4.61)分, 對照組四肢運動功能評分為(24.93±3.06)分、步行能力評分為(3.09±0.41)分、ADL評分為(78.66±4.53)分;觀察組四肢運動功能評分、步行能力評分及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看出早期康復治療用于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中有助于提高臨床效果, 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質量。早期康復治療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 通過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康復治療與心理干預, 能改善患者四肢運動及行走能力, 有助于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 提高積極的應對方式。同時, 早期康復治療的使用能讓患者養(yǎng)成樂觀的態(tài)度, 有助于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及治療依從性。臨床研究表明, 早期康復治療在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中包括運動療法、作業(yè)療法及物理療法, 且不同治療方法可交叉使用, 能根據(jù)患者的功能障礙情況, 在日常生活活動、休閑活動等場所對患者進行鍛煉, 幫助患者恢復獨立的生活能力, 達到患者生活自理效果,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6-8]。
綜上所述, 早期康復治療用于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骨折活動度,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茍亞軍, 陳翔宇, 劉明華, 等. 血栓通注射液治療顱外傷合并多發(fā)性肋骨骨折患者的臨床研究.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6, 32(20):1856-1859.
[2] 蔡宇, 周華軍, 韓紅, 等. 早期康復促進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jié)功能康復的臨床研究. 中華手外科雜志, 2016, 32(5):374-376.
[3] 蔣承建, 潘孫雷, 池菊芳, 等. 不同心臟康復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早期的臨床價值研究.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7, 20(20):2439-2445.
[4] 陳德明, 徐曉陽, 王蔚, 等. 多功能帶鎖髓內釘和鋼板置入內固定修復關節(jié)外脛骨創(chuàng)傷性骨折.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6, 20(4):549-553.
[5] 陳長香, 趙曉明, 李陽. 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心理彈性特征及其對急性應激障礙的影響.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6, 25(11):992-996.
[6] 湯華林, 王亮, 劉振新, 等. 限制性液體復蘇對多發(fā)性骨折合并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癥介質的影響.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 2017, 24(4):393-395.
[7] 廖亞琴, 陳瑞珍, 林彩霞, 等. 早期康復治療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預后的影響. 吉林醫(yī)學, 2014, 35(17):3840-3841.
[8] 畢宇. 早期康復治療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預后的影響探析. 臨床研究, 2017, 25(10):129-130.
[收稿日期:20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