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思索的行者:盧新華其人其作

2019-07-05 06:55倪立秋
華文文學(xué)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使命感傷痕

倪立秋

摘要: 《傷痕》發(fā)表的40年,既是“傷痕文學(xué)”的40年,也是“文革”后中國新時期文學(xué)的40年,還是盧新華步入文壇、進入文學(xué)史的40年,這段40年的歷史,不管是對盧新華本人,還是對“傷痕文學(xué)”和中國新時期文學(xué),無疑都意義重大。在盧新華的人生履歷中,工、農(nóng)、商、學(xué)、兵,行行俱全,他豐富的人生閱歷成功打造其豐富的靈魂。《紫禁女》和《細節(jié)》就主人公個體的際遇來觀照其背后所屬群體的命運,《夢中人》與《傷魂》從不同側(cè)面反映出當下中國某些荒誕現(xiàn)實,折射出我們民族目前存在的某些隱憂?!敦敻蝗缢泛汀度緯髁x》是小說這個虛構(gòu)世界之外的盧新華所透露給讀者的最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盧新華是使命感很強的作家,他的解剖與哲思實際上是為了給自我、他人、民族、國家,乃至世界,尋找病灶,開下處方,療救靈魂。他的這種解剖和反思精神跟魯迅一脈相承,彼此遙相呼應(yīng)。

關(guān)鍵詞:盧新華;傷痕;使命感;反思精神;療救

中圖分類號:I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677(2019)3-0039-08

1978年8月11日,盧新華在上?!段膮R報》發(fā)表《傷痕》。這篇作品在無數(shù)經(jīng)歷過“文革”的讀者心中產(chǎn)生共鳴,讓無數(shù)中國人關(guān)注和正視“文革”給國家和民族刻下的難以磨滅的“傷痕”,并引領(lǐng)了以寫“文革”、“傷痕”為主題和題材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潮流,中國當代文學(xué)史把這股創(chuàng)作潮流命名為“傷痕文學(xué)”。這部短篇小說發(fā)表迄今已超過40年,當年24歲、剛剛就讀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一年級的盧新華也因他這篇小說處女作而載入中國當代文學(xué)史,成為以一篇作品入史的又一例證?!秱邸钒l(fā)表的40年,既是“傷痕文學(xué)”的40年,也是“文革”后中國新時期文學(xué)的40年,還是盧新華步入文壇、進入文學(xué)史的40年,這段40年的歷史,不管是對盧新華本人,還是對“傷痕文學(xué)”和中國新時期文學(xué),無疑都意義重大。

一、《紫禁女》和《細節(jié)》:由個體遭遇觀照群體命運

《紫禁女》講述了女主人公石玉(諧音石女)和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初戀男友吳源(諧音無緣)、美國假結(jié)婚丈夫布魯斯和兄長般的知心情人常道的情感經(jīng)歷。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主人公命運多舛,但其不斷尋覓掙扎的努力又非常令人震撼,其心路歷程也真切感人。如果從故事好不好看的角度而言,《紫禁女》應(yīng)該算得上是一部為石女做傳的好看小說,其部分故事內(nèi)容極具隱私性,對許多讀者來說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吸引力。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陳思和稱這部小說“熔生命奧妙、男歡女愛、身體告白、異國情調(diào)、情色倫理等于一爐;……而在隱形結(jié)構(gòu)里,它卻……表達了一個打破先天封閉限制,走向自由開放的生命體所遭遇的無與倫比的痛苦歷程。而這個生命體,同樣是多義的,可以象征一段我們熟悉的現(xiàn)代歷史,也可以象征民族從閉關(guān)鎖國到走向開放的艱難歷程?!雹?/p>

這部小說中含有多義性的不光是主人公這個生命個體,其標題本身就具有多義性,讀者或許可以對它的標題做如下解讀:從紫禁城走出去的女兒,或像封閉的紫禁城一樣的女人。而對“紫禁城”這個詞讀者也可作不同理解:第一,它是古老中國的象征。紫禁城是清朝舊皇宮的所在地,是皇城,象征皇權(quán),代表古老的集權(quán)中國;第二,它是多重封閉式結(jié)構(gòu),四周是一層又一層高大厚實堅固的城墻,在天賦皇權(quán)的重重把關(guān)下,無論進出都非易事,因此讀者又可以將紫禁城理解為古老、幽閉、不開放的舊中國的象征物。

石玉是天生的石女。她似乎宿命地擁有如紫禁城般的封閉結(jié)構(gòu)和命運,帶著民族和國家的原罪,承受這種與生俱來、天然未知卻又致命的古代刑罰,她的這種身體缺陷,作者似乎賦予這個女人為她所代表的民族承受刑罰的象征意蘊。當石玉知道自己是個石女這個殘酷現(xiàn)實之后,其所承受的精神打擊可想而知,但她并未因此變得頹廢甚至放棄自己,也沒有消極沉淪,而是想方設(shè)法積極努力地嘗試打開自己,渴望享受做一個真正女人的生命之樂。她四處求醫(yī),忍受別人怪異的眼光、難聽的譏諷和惡意的中傷,眼見國內(nèi)醫(yī)生無法幫助她實現(xiàn)打開自己身體的愿望,她憑借自己出眾的才貌跟F大學(xué)外國留學(xué)生布魯斯假結(jié)婚,爭取出國機會,到美國去尋找機會打開自己。

作品中耐人尋味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石玉夢中從已故父親手中得到的那張字條,上書“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边@8個字與她和姑姑在廟中求的簽條上寫的簽詞竟然驚人一致。也是這8個字引導(dǎo)石玉在中美兩國苦苦尋找那把能打開她身體之鎖的鑰匙。又比如在另一個夢中,石玉夢見自己被8個外國人強奸,學(xué)過中國現(xiàn)代史的人都不難明白其背后的意涵和隱喻,這個夢的象征意味也非常明顯。再比如小說中的另一個人物常道,他的故事同樣耐人尋味。如果說石玉經(jīng)歷的是幽閉的命運,那么常道遭遇的則是萎縮的噩夢。常道是石玉在F大學(xué)的同學(xué),高大英俊,一表人才,也是石玉生命中的第三個男人。由于愛著石玉,也由于石玉長得很像常道死去的妹妹,在石玉赴美后,常道一路追尋,終于在美國與石玉再度相遇,他決心像守護親妹妹一樣守護在石玉身邊,這樣既能安撫自己的喪妹之痛,又能時時守護心中的女神。可是當石玉終于成功將自己的身體打開,想跟常道結(jié)為正常夫妻之時,卻震驚地發(fā)現(xiàn),常道是萎縮的,根本無法扮演正常丈夫的角色,來滿足她過正常夫妻生活的愿望。毫無疑問,這個打擊對他們雙方都是殘酷的,常道從此以后再沒有在石玉的視野中出現(xiàn),而過了很久才從震驚中反應(yīng)過來的石玉,雖然到處尋找常道,卻始終無法如愿。常道失蹤了,他有雄性之表,卻無陽剛之實;他的外在是舒展的,而其內(nèi)在卻是萎縮的。他會像曾經(jīng)幽閉的石玉想方設(shè)法不屈不撓地努力打開自己那樣去想辦法根治自己的萎縮擁有本該屬于自己的雄風(fēng)嗎?盧新華是想通過常道男根的萎縮來隱喻中國文化的萎縮嗎?如果說曾經(jīng)幽閉的石玉終于成功將自己的身體打開,象征著封閉的中國終于成功地打開了曾經(jīng)閉鎖的國門,那么男根一直萎縮的常道有毅力、勇氣和決心去讓自己振起雄風(fēng)、擁有正常男性的自信嗎?如果失蹤的常道只是讓自己隱居起來,不去直面和努力解決自己的男根萎縮問題,那么中國的文化萎縮是否也會像常道的雄性萎縮那樣一直萎縮惡化下去?看樣子盧新華在常道這個人物身上同樣賦予其深深的寓意,其用心良苦不亞于他在石玉身上所花費的心思和賦予的深意。

《紫禁女》有太多的象征意義和豐富的再造空間,石玉對打開自己的不懈努力,讓人無法不聯(lián)想到正在努力打開國門、不斷改革開放、爭取發(fā)展契機的現(xiàn)代中國;這位紫禁女身心滿布的累累傷痕,不只是代表人物個體及其相似群體的悲劇命運,而且也變成全中國、全民族所集體遭受的命運悲劇的象征;她為打開自我所付出的種種代價、所經(jīng)歷的艱難跋涉,燭照出古老封閉的中華民族在走向自我解放與拯救、自我提升與發(fā)展的過程中所付出的種種努力、所承受的種種苦難。常道的雄性萎縮問題不解決,是無法滿足石玉過正常夫妻生活愿望的,他們的生活中所缺少的必然是應(yīng)有的和諧與自信。國門洞開之時,能夠撐起一國自信的是該國的文化,如果文化是萎縮的,何以撐起大國自信?常道如果能夠解決其男根萎縮的問題,他就能建立起對自己雄風(fēng)的自信;依此類推,中國如果能夠解決文化萎縮的問題,這個地球上的國土、人口、經(jīng)濟和軍事大國就能建立起對自己文化的自信。而如何解決文化萎縮的問題呢?盧新華認為需要進行文化重建。他在其《中國文化重建的迫切性與海內(nèi)外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②一文中對這一點做了詳細論述。由此,讀者已深深體會到《紫禁女》所帶給他們的是無盡的思索,它“儼然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包括政治寓言、哲學(xué)寓言、文化寓言?!雹?/p>

《細節(jié)》的誕生緣于盧新華在某天清晨時分做的一個夢,他夢到了一副棺木,醒來便忽然涌起寫《細節(jié)》的念頭,而且他是先完成結(jié)尾,再回過頭寫開頭,用6天時間完成初稿,再用兩年多時間斷斷續(xù)續(xù)修改了8次后,才令這部作品終于得以問世。④這是他赴美留學(xué)12年后的第一部小說作品,以第一人稱來敘述。主人公郗杰(諧音“細節(jié)”)是一位與“我”過往甚密的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同班同學(xué),小說講述了“我”的這位同學(xué)在美國打工、讀書、生活,以及最后命斷異國的故事,塑造了一個風(fēng)趣幽默、熱心助人、重視孝道的留學(xué)生形象。

郗杰出國前曾是一位知名記者,經(jīng)歷過許多重大事件,后來到美國讀書,成為一個普通平常的大陸來的留學(xué)生。盧新華借郗杰這個人物,反映出許多留美學(xué)子所擁有的相似經(jīng)歷和遭遇。他們飄洋過海赴美求學(xué),經(jīng)歷各種語言、文化、法律、人情世故方面的沖突與尷尬,感受留學(xué)求存、扎根異國、融入異域的艱難和不易。在中國做過大記者的郗杰,到了美國后立刻變成了體力勞動者,他靠送外賣、洗碗、做清潔謀生,賺錢求存耗掉了他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令他根本無法好好求學(xué)和休息,因此無論在什么場合,只要不是處在工作狀態(tài),他就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睡覺,即使有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他也照樣可以進入夢鄉(xiāng)鼾聲四起,常常惹得老師滿懷怒意,當然也會成為班上同學(xué)的笑柄??删褪沁@樣一個郗杰,對待朋友和家人卻極盡真誠和關(guān)心。比如對“我”這個初來乍到的老同學(xué),他不光放下工作去機場接機,還給“我”提供食宿,臨分手時還數(shù)出一把鈔票,硬塞到我手中,說是“拿上300元,聊補無米之炊?!雹荽伺e足可見出其為人真誠與慷慨。再比如對母親,他在拿到美國“綠卡”后就把母親接到美國,并聽母親勸告買房還貸款,十足一個大孝子。盧新華采用詼諧、幽默的筆調(diào),讓讀者在大笑之后,去回味其文字背后蘊涵的苦澀。比如小說中“睡覺先生”與“乳房鐘”這一章,就令人捧腹。然而,郗杰這樣的留學(xué)生活經(jīng)歷,不也正是無數(shù)留美學(xué)子(包括盧新華本人在內(nèi))的真實生活寫照嗎?

石玉的封閉隱喻國家和民族的封閉,她的奮斗掙扎不免讓人聯(lián)想到努力開放的中國;常道的男根萎縮寓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萎縮,他無法勃起的男根讓人不由地想起尚不夠陽剛雄性的中華文化;郗杰這樣的國內(nèi)知識精英到國外后旋即淪為體力勞動者的現(xiàn)象絕非個別,他的海外經(jīng)歷和遭遇在華人留學(xué)生中有著很強的普遍性和典型意義。盧新華通過《紫禁女》和《細節(jié)》就主人公個體的際遇來觀照其背后所屬群體的命運,令讀者在掩卷之余會不由地陷入深思。

二、《夢中人》與《傷魂》:用現(xiàn)實的荒誕折射民族的隱憂

《夢中人》把農(nóng)民工孟崇仁面對時代洪流時的惶恐和悲痛赤裸裸展示出來,小說敘述了一位唐·吉訶德式的農(nóng)村青年,想以一己之力去“清污”、“拯救失足女青年”的故事。⑥小說男主人公孟崇仁(諧音“夢中人”)、女主人公“孔三小姐”住在兩個鄰近村落,連接其村落的是一條“孔孟之道”。被“夢中人”拒絕之后,“孔三小姐”主動去城里做了“小姐”,“夢中人”卻掏著“鐘點費”,到處苦口婆心地說“夢話”,努力勸各地的“小姐”們改邪歸正。但他不但討不到“孔三小姐”的歡心,也無法說服其他“自甘墮落”的“小姐”們回頭從良。有一次,“夢中人”因為忘記帶錢,讓一個已經(jīng)“決心”從良的“小姐”對他爆粗口。他因此險些被“大蓋帽”當做“嫖客”,甚至驚動了鎮(zhèn)上“好心”領(lǐng)導(dǎo)來對他做思想工作:“你怎么回事?真的不懂嗎?那些外地來的女孩子,都是在幫助我們營造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呢。你把她們都動員走了,還會有哪個老板來投資?……”⑦這位領(lǐng)導(dǎo)竟然如此訓(xùn)導(dǎo)“夢中人”。至此,盧新華把“夢中人”所有可能的救世之路都封死,留給他的,只剩死路一條。

而“孔三小姐”原是孟崇仁的“表妹”,可這個“表妹”并不賢良德淑,多次主動對表哥投懷送抱,被孟崇仁屢次拒絕后,她就走了一條人生“近路”,竟然主動淪落風(fēng)塵。最后,這個手里拎著雞肉、“渾身散發(fā)著醉生夢死氣息”的“表妹”,意外死在“夢中人”饑餓的羊角錘下。在小說結(jié)尾,盧新華告訴讀者,“清污斗士”“夢中人”不會醒來,但如果“不想抄近路,走斜道,那么,你肯定還得走‘孔孟之道”。⑧至此,小說的寓意、悲劇意味和憂患意識已非常明顯:中國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金錢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世風(fēng)日下,道德淪喪,從普通人到政府機關(guān)職員都唯錢是舉,這些現(xiàn)象讓像孟崇仁這樣尚有良知的中國人憂心,可僅憑小人物孟崇仁的單打獨斗,在強大的社會主流勢力面前,他的“清污”行動根本就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更無力回天,最后他的命運以悲劇收場當然也會在讀者的意料之中。

《傷魂》講的是一個名字與“共和國”諧音的主人公“龔合國”,在某個小地方官場上憑借自己摸索的“頻道厚黑學(xué)”,貪污腐化、好色專權(quán)、道德淪喪、行為荒唐,不僅在仕途如魚得水、春風(fēng)得意、逢兇化吉、不可一世,而且家庭“大后方”也極為穩(wěn)定,有老丈人鼎力相助,“正房”與“二奶”居然能和平共處、情同姐妹。在一次巨大且荒誕的政治鬧劇過后,龔合國的“頻道厚黑學(xué)”失靈,他心理上因此受到嚴重刺激,變成了只會喊“媽媽抱抱”的精神病患者。小說的諷刺意味和憂患意識更加明顯:貪污腐化、好色專權(quán)、道德淪喪,不僅傷害到龔合國這一人物個體及其家庭,而且會傷到共和國的國魂;作者表面諷刺的是龔合國這個人,而深度憂慮的則是共和國的國家靈魂。

比起《夢中人》,《傷魂》的反思則更加深入,更貼近當下中國現(xiàn)實社會,其中的龔合國是共和國官場和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盧新華曾說過小說的所有細節(jié)都經(jīng)得起推敲和檢驗,并一再強調(diào)小說的真實性,他希望小說中觸及到的權(quán)謀文化的泛濫能夠真正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因為文化層面的無形異化是長期身在其中的人們習(xí)焉不察的。有些讀者可能對“龔合國日記”中“權(quán)謀文化”部分特別感興趣,這進一步證明,他在書中鞭撻和抨擊的“權(quán)謀文化”之陰魂在中國社會各行各業(yè)的濫觴,已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⑨

龔合國在部隊當過副營級干部,轉(zhuǎn)業(yè)到某縣建工局任辦公室副主任,在中國由“唯成分”論快速過渡到“唯文憑”論這樣一個嶄新時代,他利用周末去讀當?shù)貛煼秾W(xué)校開設(shè)的面向在職人員的文秘大專班。就是這樣一段讀書生涯,成就了他后來的“頻道論”或“調(diào)頻說”,后又被好事者戲謔地稱為“龔氏頻道”或“龔合國頻道”。兩年后龔合國在“文秘大專班”畢業(yè)典禮上,巧遇其后來的仕途“貴人”——縣教育局嚴局長,這個局長是他父親在縣中讀書時的同班同學(xué)。從此他成了局長家的???,得到局長的信任與賞識,并上調(diào)到教育局擔任辦公室主任。半年多后,嚴局長又打報告將他提拔為分管辦公室和人事股的副局長。再過一年半,嚴局長離職退休,其職缺便由龔合國接任。在兩年多的時間里,龔合國完成兩級跳,由辦公室主任躍升為正局長。

其“頻道論”和“官場厚黑學(xué)”讓他“受益匪淺”:在官場如魚得水,財源滾滾;在家有一妻一妾,盡享齊人之福。可一封匿名信不僅讓全縣官員上演了一幕荒誕鬧劇,也讓龔合國精神大受刺激,從此變成一名精神病患者,不知是真瘋,還是裝瘋,反正他已不能像以前那樣過正常人生活,變成一個只會說“媽媽抱抱”的非正常人,顯得既可憐又可笑。小說中龔合國留下的那本日記,既點明其為官與做人哲學(xué),又概括和暴露了中國官場的為官與斂財之道。讀者讀后不光為龔合國個體的“厚”與“黑”深感不恥,還會對其所在官場的“厚”與“黑”深感憂慮和恐懼。小說對當下中國官場的反思與批判,應(yīng)該能起到警醒世人之效用。

《夢中人》與《傷魂》從不同側(cè)面反映出當下中國某些荒誕現(xiàn)實,折射出我們這個民族目前存在著的某些隱憂。無論是民間還是官場,這些當下存在的荒誕現(xiàn)實都有可能動搖我們這個民族賴以存在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基石。作者敏銳地捕捉到這些人和事的荒誕性,把他(它)們生動地展示在讀者面前,不光流露出自己對這些荒誕現(xiàn)實的批判和憂慮,也激發(fā)讀者跟他一起深入思考和密切關(guān)注,甚至如有可能大家一起行動來防止這類現(xiàn)象蔓延,進而杜絕其發(fā)生,以拯救國家和民族。

三、《財富如水》及《三本書主義》:全面冷靜地解剖自身和世界

在接受《現(xiàn)代快報》記者白雁采訪的視頻中,盧新華說:“對財富的貪婪和執(zhí)著是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傷害,是又一道‘傷痕。”⑩可能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認識,盧新華有了創(chuàng)作《財富如水》的思想動機。

《財富如水》分《水性篇》、《水患篇》、《理水篇》,涵蓋面很廣,涉及政治、經(jīng)濟、哲學(xué)、歷史、文學(xué)、宗教、文化等眾多人文領(lǐng)域,幽默風(fēng)趣,妙語連珠,深刻雋永,給人啟迪。結(jié)尾對西方“文藝復(fù)興”以來,人類物質(zhì)文明的發(fā)展史作出深刻反思,提出“換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建立一個以“傳統(tǒng)復(fù)興”,“合天道,衡人欲”為依據(jù)的“和諧人生”、“和諧社會”和“和諧世界”。同時,它對端正時下物欲橫流、浮躁焦慮的社會風(fēng)氣,注重人生和社會的和諧與平衡發(fā)展也有著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

書中歸納了財富會流動、蒸發(fā)、凍結(jié)、“滾雪球”、“以柔克剛”、往低處流、“藏污納垢”等如水之特性,指出水既是財富,但同時也可以成為禍患(即水患),并由此對財富與人性進行深刻反思;還指出人類要像治水一樣去理財,要掌握好散財與聚財?shù)摹拔宸种宦煞ā保仓v述了諸多古今中外有關(guān)財富與人的故事,顯示作者對該論題的涉獵既深且廣,同時反映出作者對財富、社會、人性、人類深沉的憂患意識,他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處理好財富之水,人性之舟、政權(quán)之舟,乃至人類社會之舟都有可能傾覆,作者想借此來為整個人類社會敲響警鐘。

《三本書主義》的標題源于《論“三本書主義”》一文,此文最初發(fā)表于2010年1月的《人民日報》副刊。作者認為人的一生應(yīng)該讀三本大書:第一本是有字之書,即古往今來的一切書本知識;第二本是無字之書,即自然和社會這本書;第三本是心靈之書,他認為人也應(yīng)該認真閱讀自己的心靈,要對“自己的心靈這樣一個可能更廣闊、更豐富、更深刻的內(nèi)在世界進行內(nèi)省、反思和閱讀”。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援引了文中有關(guān)閱讀“三本書”的哲思,讓盧新華再次成為國內(nèi)外億萬讀者所關(guān)注的焦點。作文考題中的關(guān)鍵詞“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就來自他的《論三本書主義》一文。自己的思想能為中國高考出作文題提供靈感,盧新華當然會為此感到欣慰,因為他愿與更多人分享人生體驗和感悟,也愿和更多人一起探討人生應(yīng)讀的這“三本大書”。

《三本書主義》收錄了近30篇短文,其中不乏接地氣、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文字,比如盧新華從云南楚雄之游寫到人類命運的歷史歸宿,從亮馬河垂釣寫到當今社會人們對物質(zhì)的無止境追求,從美國人如何利用其后院的車庫寫到人們應(yīng)該如何清除心頭的虛浮雜念,從汶川震災(zāi)之痛寫到個體自我反省,等等。此外,書中還收錄不少序言、評論、創(chuàng)作談、懷舊悼亡之作,涉及面很廣,內(nèi)容包括身邊日常小事、重大自然災(zāi)害、人類未來前景。作者目光深邃,思維敏銳,文筆犀利,縱觀古今中外,暢談所思所想,在深入內(nèi)心解剖自身的同時,也在不斷追問宇宙和世界。

盧新華在書中圍繞儒家、道家(如《道失而求諸夷》)、佛家(如《放手如來》)、兵家(如《我心目中的鬼谷子》)、程朱理學(xué)(如《合天道,衡人欲》)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展開多維度思考,以一個長期往返于海內(nèi)外的“50后”作家的視角,站在東西文化的交匯點上靜觀自己心靈的故鄉(xiāng),對本民族的過去、當下和未來不斷進行省思和追問,也對世界和其他民族的品性與本質(zhì)加以探討和思索。

從《財富如水》和《三本書主義》的閱讀中,讀者印象中的盧新華應(yīng)該是視野開闊、頭腦敏銳、考慮全面、態(tài)度冷靜的,他的目光和思想都有著很強的穿透力,他通過自己對身邊人和事的觀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不斷對自己和民族、對人類和世界進行深入的解剖和分析。這是小說這個虛構(gòu)世界之外的盧新華所透露給讀者的最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這兩本書都是非虛構(gòu)作品,作者通過它們充分展示自己的哲思,讓讀者有機會從另一個側(cè)面看到宛如哲人一般的盧新華:他有著哲人的眼光和頭腦,也有著哲人的文筆和思想。

四、且行且思索:效法魯迅,胸懷使命,療救靈魂

讀過盧新華作品的人會對他留下這樣的印象:他本人雖非身居廟堂,而他的內(nèi)心卻常憂天下,總是放眼世界,胸懷人類,因為其作品中流露出深度的憂患意識。從他的文字中,讀者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是出國前對“文革”的反思與批判,還是出國后對中國文化的批判與反思,其作品中的憂患意識都很濃厚強烈。

出國前發(fā)表的《傷痕》、《上帝原諒他》、《晚霞》、《魔》、《愛之咎》、《落榜的孩子》、《表叔》、《典型》等內(nèi)容都與“文革”有關(guān),不是寫紅衛(wèi)兵運動、造反、舉報,就是寫上山下鄉(xiāng)、知青返城,揭露王曉華式悲劇人物的心靈創(chuàng)傷,嵌入對主人公們的深切同情。出國后發(fā)表的《細節(jié)》、《紫禁女》、《傷魂》、《夢中人》、《財富如水》、《沉淪》、《道失而求諸夷》、《論回頭》、《三本書主義》等內(nèi)容大都與中國文化及思想有關(guān),他主要選取兩條文化批判路徑:一是捕捉在閉合與開放之間的文化痛感,如《紫禁女》;一為叩問在權(quán)謀文化浸淫下的人性異化,如《傷魂》。

“《紫禁女》一書,寫一個‘半封閉的石女,在打開、封閉、再打開、再封閉,再打開,最后導(dǎo)致肉體的空洞和心靈的空虛的雙重磨難。通過這樣一個歷史和文化的雙向循環(huán)的心路歷程,表面上敘述了幾個青年男女之間的情色故事,深層里卻隱喻和象征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fā)展和成長的軌跡?!睆男【拖矚g哲學(xué)、也耽于玄思冥想的盧新華借《紫禁女》對有著久遠歷史的古老中國文化進行批判和反思,他比當代文壇上的反思文學(xué)作家所達到的高度還要高,看得還要遠。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盧新華走出國門,走向西方,在國外對西方世界有了切身認識和體悟之后,站在東西文化交叉點上,以跨文化的眼光,經(jīng)過近20年的遠距離觀照、沉淀、比較和思考,冒著思想風(fēng)險,接受藝術(shù)挑戰(zhàn),以罕見的、打破禁忌的題材選擇,創(chuàng)作出這部生命悲情和文化悲情意味都十分濃厚強烈的作品。這部作品是華人新移民作家在反思中國文化和時代命運方面所達到的新高度,是對中國當代反思文學(xué)的超越。

盧新華是一個作家、知識分子,并非官僚貴族,也未身居廟堂,他自覺對時代和社會負有責任,有著強烈的歷史使命感,選擇“文以載道”作為自己創(chuàng)作活動的總體坐標,努力準確地把握時代脈搏,做時代的代言人或診療者,盡量表達自己對生活和人性的思考與關(guān)注,希望能夠警醒世人。他雖身不在廟堂,而其心卻在常憂天下,這或許就是他作品中飽含憂患意識的重要原因。

《傷痕》講述有關(guān)親情和愛情的故事:王曉華在“文革”中與被打成“叛徒”的母親決裂,離家出走。8年后,重病的母親獲得平反,渴望見女兒一面。當王曉華終于趕回家時,母親已永遠離開人世,母女最終未能謀面。所幸母親在生命的最后時光,有曉華的戀人陪在身旁,這讓痛悔不已的曉華內(nèi)心稍感安慰。盧新華在談創(chuàng)作這篇小說時曾說:“我并沒有王曉華的經(jīng)歷。但我相信,現(xiàn)實中的王曉華們很難有勇氣寫這樣的東西?!以诂F(xiàn)實中確實也看到或聽到過大量發(fā)生在王曉華們身上的故事??梢哉f,‘傷痕一詞是‘文革留在我心靈中最深刻的印記。”盧新華如此闡釋《傷痕》的創(chuàng)作初衷,他試圖以小說形式反思“文革”、人性和歷史,這篇小說讓讀者看到了一個敢于反思的作家形象。通過王曉華這個人物,盧新華試圖表達其對中國文化的深層反思——在“存天理,去人欲”的傳統(tǒng)文化觀念影響下,人的精神往往受到禁錮。年輕的王曉華毅然決然與“叛徒”母親決裂,離家出走,就是這種傳統(tǒng)文化觀念影響的體現(xiàn)。

《細節(jié)》的發(fā)表距《傷痕》的寫作有20年時間,《傷痕》是那個時代和作者在那個年齡的產(chǎn)物,而《細節(jié)》則要豐富立體得多。讀者也不難看出作者在飄洋過海的生活磨礪中,對自己曾經(jīng)的理想、抱負和人生目標不乏反思。從《傷痕》到《紫禁女》再到《傷魂》,盧新華向讀者證明他依然站在反思的前沿,引領(lǐng)著海內(nèi)外中文作家在作品中對國家和民族、自身與世界進行深刻反思的潮頭,以及他對中國文化發(fā)展所具有的深刻反思和突破性的建設(shè)性意義。

在《財富如水》和《三本書主義》中,盧新華的思考更加全面深入,其視野已不僅限于身邊瑣事,也不僅涉及本國與本民族,而是更放眼于其他民族乃至全人類和全世界。他的憂患意識也不僅局限于華族自身,更是擴展到全人類。之所以會如此,盧新華的《我看魯迅——兼談魯迅對我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人生的影響》一文或許能給讀者提供答案。這篇文章明確談及他要效法魯迅、療救靈魂、解剖自身和民族、哲思中國與世界的創(chuàng)作意愿:

如果將來我打算寫小說,……魯迅先生和他的文風(fēng)才是將來我要師承的榜樣。

“40年后再來回憶《傷痕》,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沒有魯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狂人日記》和《祝福》——的影響,沒有魯迅先生所提倡的‘直面人生的說真話的精神的激勵和鼓舞,我是完全不可能寫出《傷痕》的。魯迅先生對待文學(xué)的這種態(tài)度和想法也深刻地影響了我的創(chuàng)作,我很長一段時間里其實一直在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來尋找和探索產(chǎn)生這些傷痕的歷史根源和文化原因。”

“在這種對歷史和社會現(xiàn)實的雙重思索和反省的過程中,我也漸漸地將‘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視為己任?!绻f要給自己一生所從事的事業(yè)或工作做一個定位,我還是更愿意將自己想象成一個‘懸壺濟世的郎中,或者一個四處托缽化緣、弘法布道的和尚。因為有著這樣的自我定位,我才會在賭桌上閱牌、閱人、閱籌碼無數(shù),并從那一粒粒固態(tài)的籌碼中看到水的意象?!?/p>

上述眾多引文讓讀者看到了一個有著強烈使命感、勇于解剖和反思、不斷探索和施救的盧新華。他還說過:“我希望我的文字,無論是宗教的、哲學(xué)的、文學(xué)的,總能在時代和社會最需要的時候,幫助找到它們的‘病灶,并試著開出我的藥方。從這個意義上,我有時的確會感到自己很像一個‘精神科醫(yī)生?!庇纱俗x者不難看出,盧新華是個使命感很強的作家,他的解剖與哲思實際上是為了給自我、他人、民族、國家,乃至世界,尋找“病灶”,開下“處方”,“療救”靈魂。實際上,他每一篇文章的解剖和反思都不局限于本國和本民族,也涵蓋其他民族乃至整個世界。他的這種解剖和反思精神跟魯迅一脈相承,彼此遙相呼應(yīng)。他要自救,也要救人,不僅要救中華民族,還要拯救其他民族和世界,他要挽救我們?nèi)祟愃囈砸来娴倪@顆地球。他的思索已經(jīng)超越自身,也已超越國家和民族,他站在世界和人類的高度,為靈魂尋找出路和安身之所。他是一個思索的行者,試圖通過自己的文字和思想來完成對自身、他人、民族和世界的靈魂救贖。在當下這種高度注重物質(zhì)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時代,他的使命感和療救意識顯得尤其寶貴,值得倍加珍惜。

2019年3月10日定稿于墨爾本

① 陳思和:《蓬門今始為君開——關(guān)于盧新華君和他的新作》,《紫禁女》,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300頁。

② 盧新華:《中國文化重建的迫切性與海內(nèi)外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汕頭大學(xué)學(xué)報》2018年第4期,總第183期,第5-10頁。

③ 陳瑞琳:《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學(xué)散論》,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70頁。

④ 楊德華、盧新華:《侃〈細節(jié)〉》,《細節(jié)》,作家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4頁。

⑤ 盧新華:《細節(jié)》,作家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45頁。

⑥ 見盧新華微博,2014年2月16日12點41分博文,https://www.weibo.com/terryluxinhua?refer_flag=1005050010_&is_all=1

⑦⑧ 盧新華:《夢中人》,《長城》2014年第1期。

⑨ 盧新華王冬梅:《積蓄力量“再出發(fā)”——盧新華訪談》,《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論叢》,南京大學(xué)中國新文學(xué)研究中心,2015年5月31日,http://www.njucml.com/pubview.asp?id=950

⑩ 白雁:《盧新華:人生需要讀好“三本書”》,《大風(fēng)號》,2018-03-05 15:09:02,http://wemedia.ifeng.com/51010944/wemedia.shtml

盧新華:《財富如水》,作家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盧新華:《三本書主義》,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第96頁;第93-105頁。

盧新華:《我看魯迅———兼談魯迅對我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人生的影響》,《魯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9期,第99頁;第97頁;第98頁;第99頁。

見百度百科:《盧新華》,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A2%E6%96%B0%E5%8D%8E/75430

(責任編輯:黃潔玲)

猜你喜歡
使命感傷痕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與黨同心
那個人
燈自己是傷痕 [外一首]
雄關(guān)漫道
生命帶著使命而來
生命帶著使命而來
簡論中外戰(zhàn)爭中活躍的戰(zhàn)地記者
A hole in the board
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大畫微博
崇州市| 中西区| 睢宁县| 江山市| 固镇县| 明星| 汕尾市| 和龙市| 平罗县| 大冶市| 镇巴县| 库车县| 闽清县| 苍溪县| 荔波县| 麻栗坡县| 裕民县| 四平市| 南陵县| 新巴尔虎左旗| 正安县| 资源县| 老河口市| 孝感市| 大田县| 丰县| 尚义县| 永登县| 张家港市| 图片| 潍坊市| 桓仁| 石台县| 开阳县| 临猗县| 濮阳市| 剑川县| 航空| 旬邑县| 孝昌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