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耀瑞 孫也景
1月29日,徐聞縣錦和鎮(zhèn)白茅村駐村干部黃矢尖在整理扶貧資料時,突發(fā)M3型白血病,病倒在工作崗位上。2月10日晚,經(jīng)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生命的年輪永遠定格在32歲。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黃矢尖嘴里仍反復念叨著扶貧點的工作。他緊緊攥著村民的手,滿懷歉意地說,沒有完成工作就病倒了,拖了大家的后腿,等病好了就回村里,把扶貧資料整理好。
2月13日,扶貧點的鄉(xiāng)親們輾轉(zhuǎn)180公里路程,來到湛江市殯儀館,未語淚先流。市、縣、鎮(zhèn)各級扶貧干部自發(fā)趕來,排起長龍送黃矢尖最后一程……
默默扎根漁村,助力鄉(xiāng)親脫貧
1987年出生的黃矢尖是廉江市良垌鎮(zhèn)赤嶺村人,2015年5月調(diào)入湛江市科技局,2016年3月被選派到徐聞縣錦和鎮(zhèn)白茅村“精準扶貧”工作隊,開始了他近三年的扶貧攻堅工作。
白茅村是一個位于雷州半島的偏遠小漁村,距離湛江市區(qū)180公里,全村人多地少,1400多人口的村莊僅有60畝可耕土地,打漁成了當?shù)卮迕裰匾?jīng)濟收入。
駐村伊始,黃矢尖由于語言不通,不了解當?shù)貙嵡?,工作開展困難重重。憑著百折不撓和矢志不渝的精神,他主動聯(lián)系干部,積極找村民談心,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一段時間后,白茅村貧困戶的情況,黃矢尖熟爛于心,甚至對貧困戶家里種了多少田,養(yǎng)了幾只雞,一家人的去向,都了然于胸。
一起駐村的扶貧隊員張道文回憶說,黃矢尖三年如一日,默默堅守在扶貧工作第一線,從未叫苦叫累。2017年國慶節(jié)假期,他和新婚的愛人休假剛到廣州,突然接到扶貧工作加班通知,需要回村準備各級考核資料迎檢。接到通知后,他二話不說,連夜坐了10幾個小時汽車轉(zhuǎn)了5趟車趕到白茅村,與村干部連夜加班準備資料,最終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
功夫不負有心人。投入專項扶貧資金150萬元入股高新企業(yè),貧困戶喜獲分紅,硬底化道路、路燈、排污管、文化廣場等項目順利完成,為貧困戶發(fā)放母牛、小羊、小漁船等生產(chǎn)資料,組織專家講課提升村民技能……在黃矢尖和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白茅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148人,2018年貧困戶平均年收入超過7600元,全部實現(xiàn)脫貧,村容村貌也實現(xiàn)了大變樣。
愛崗愛家,這次他卻永遠缺席了
從1月初開始,黃矢尖陸續(xù)出現(xiàn)流鼻血和低燒的癥狀,他以為是流感而并不太在意。1月28日,他在扶貧村工作崗位上出現(xiàn)高燒,在錦和鎮(zhèn)治療效果并不明顯。
1月29日上午,參加完錦和鎮(zhèn)扶貧工作會議后,支撐不住身體的黃矢尖直接癱坐在鎮(zhèn)辦公樓的階梯上。當鎮(zhèn)村干部圍過來詢問他的身體狀況時,他反問大家一句:“我們村工作有挨批評了嗎?”
當天,雖然高燒不下,但黃矢尖婉拒村里租車送他回湛江市區(qū)的好意,他獨自坐車趕回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就醫(yī)。當天晚上,他持續(xù)高燒不退,血小板嚴重低下。醫(yī)院出具了《病危通知書》。1月30日,經(jīng)抽取骨髓化驗,他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2月10日夜里,經(jīng)全力搶救無效,黃矢尖帶著無盡的遺憾永遠離開了家人和同事們。
黃矢尖去世的消息傳到單位和家里,讓大家大為驚訝。盡管習慣了他長期不在家的工作,妻子張理銀還是不敢相信工作上有使不完干勁的丈夫就這樣倒下了。
承擔扶貧工作以來,黃矢尖長期駐村,連結(jié)婚蜜月都沒有完整度過,也沒辦法長時間照顧懷孕的妻子。但每逢節(jié)假日,黃矢尖總會盡量抽時間陪陪家人。在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住院期間,黃矢尖對即將臨盆生產(chǎn)的妻子說:“你懷孕的時候我沒時間陪,現(xiàn)在馬上要生產(chǎn),我卻因為生病,估計也沒辦法陪伴你了。”
發(fā)揚釘子精神,把工作當事業(yè)
三百里路整三年,扶貧攻堅若等閑。激情燃燒少年志,熱血譜照云水間。
2月13日,扶貧點的鄉(xiāng)親們輾轉(zhuǎn)180公里路程來到湛江市殯儀館,未語淚先流;市、縣、鎮(zhèn)各級扶貧干部自發(fā)趕來,排起長龍送黃矢尖最后一程。回憶起生前的黃矢尖,白茅村村民和干部對他的印象是:憨厚老實、任勞任怨、對人客氣。
在白茅村扶貧近三年的時間里,村干部文澤慶跟他走得最近。文澤慶說,平日工作里,無論是入戶走訪、登記造冊,還是查看項目情況,黃矢尖從來不停留在村民家中吃過一頓飯,喝過一瓶水,對大家總是客客氣氣,不愿意勞煩身邊任何人。
白茅村地處偏遠,距離湛江市區(qū)180公里,開車需要三個小時車程,輾轉(zhuǎn)坐車則需要五個半小時。每次往返扶貧點,為了不麻煩他人,黃矢尖都是選擇一個人乘坐客車。有時候估算回到村里天色已晚時,他便從家里把飯帶菜下去,一個人解決晚飯。
住院期間,黃矢尖仍心系扶貧點的工作。今年春節(jié)前夕,白茅村黨支部書記姚天儒帶著村干部到醫(yī)院看望時,他對來看望他的村干部說:“姚書記,我沒事,病好后我就去村里把資料做好”。
“他身上有一種釘子精神,只要工作交到他手中,他便能獨立完成好,而且從來不對單位和組織提任何要求?!笔锌萍季指本珠L、駐白茅村工作隊隊長宋加坤說,黃矢尖在工作上自始至終服從組織安排,在三年的扶貧攻堅任務中,他三年如一日,把工作當事業(yè),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獻在基層,奉獻給扶貧事業(yè),彰顯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