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代文學教學中,對于經(jīng)典作品的閱讀和鑒賞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課堂上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學會從情感、思想、藝術等多個角度進行鑒賞。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師能夠高屋建瓴對學生做正確合理的引導,另一方面又要適當放下架子,和學生平等合作共同交流,多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師生一起學習,共同進步。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是有很重要意義的。
關鍵詞:古典文學? 情感? 思想? 藝術? 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a)-0129-02
優(yōu)秀的古典文學作品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傳誦,其背后的深層原因從大的方面來說主要是兩點,即思想內容充實、藝術水平高超。細而化之,思想內容則又包括情感、意境、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主題思想等,藝術特色包括表現(xiàn)手法、修辭技巧、語言運用等,兩者的結合,大致就是一篇文學作品的全貌,讀者就是通過閱讀從局部到全貌又從全貌到局部反復體味、思索、感受、認知等,逐漸形成對于作品的總體認識。好的作品總是或從情感上打動了讀者,或從思想上感染了讀者,或從藝術上陶冶了讀者,或兼而有之,而這正是經(jīng)典的價值和魅力所在。我們現(xiàn)在傳承這些作品,目的也正是從中汲取豐富的養(yǎng)料,從小的方面說,是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從大的方面說,是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麗中國夢而增光添彩。因此,古代文學的教學也要從上述幾方面著眼,努力追求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在升華個體的同時,也要為傳承真善美、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等做出應有的貢獻[1]。
1? 情感的滲透
文學是為表現(xiàn)人生而服務的,而情又是人性中最持久、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一篇作品的“好”首先是貫穿其中的“情”打動了讀者,作者由情生文,于是讀者也便入文以體情,“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劉勰《文心雕龍·知音》)。古代文學教學的一個任務是一方面要努力將作品中的“情”通過語言文字的描述加以揭示出來,另一方面要將這種“情”傳達給學生,進而讓學生能夠學會自己通過文本的閱讀體會出來,從而受到感染。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第一,大聲朗讀。朗讀是一種古老的教學方法,看似單調乏味,但只要遵循朗讀的要領,往往可以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體會到文章的美妙之處。魯迅回憶自己小時候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情景,壽鏡吾老先生就是讓他們大聲朗讀,“于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先生自己也念書,“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魯迅說他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先生“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拗過去,拗過去”。從壽鏡吾先生的表現(xiàn)中我們確實可以感覺到他是真正進入到文中并被文中優(yōu)美的情境所感化,從而完全忘掉了身邊的一切。
第二,反復涵詠。涵詠離不開朗讀,但更多的是一種反復體會理解并接受的過程。宋代陸象山說“讀書切戒在慌忙,函泳工夫興味長”(《讀書》),這既是自己讀書的體會,同時也是對后人的告誡。一篇好的作品往往是作者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精心結撰而成,其中既有作者的靈心妙悟,更是長期的人生積淀,方寸之間自有天地。司馬遷為完成《史記》,前后歷經(jīng)10余年,尤其是經(jīng)李陵事件后,他更是將自己的命運遭際寄托在書中的字里行間,因而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讀者如果不花一番辛苦反復揣摩,怎么可能將蘊含其中的豐富情感體會出來?曹雪芹寫作《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寫成之后,他自言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荒唐言”的背后是無數(shù)的“辛酸淚”,是作者的滿腔“癡”情,如果我們不花一番苦功,又怎么解得其中的味道?
2? 思想的啟迪
一部作品的價值大小,關鍵還在于內容的好壞,思想的高低,經(jīng)典作品傳達出來的往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體現(xiàn)著人類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思考,對于現(xiàn)實人生極具啟發(fā)意義。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的智慧寶庫,好多作品傳達給讀者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只要沉潛其中并善于感悟,定會受益匪淺。比如先秦時期的哲理散文《論語》《老子》《孟子》《莊子》等,就凝聚著古人深刻的思想。我們讀《論語·子罕》,讀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一個哲人的形象就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們從孔子的這句話中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易逝和人生的短暫,由此也便時時刻刻告誡自己一定要珍惜人生有限的時光,做一些于人于己都有益的事情,否則到年老的時候就會留下許多遺憾。正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感悟的那樣:“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jīng)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蓖瑯拥牡览磉€見諸于其他詩詞中,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干行》)、“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等作品中。因此作為教師,在講授分析這些作品的時候,就要特別有意識地將這些思想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將古人的告誡深藏內心并化作學習的動力,從而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道亮麗的光彩。一個合格的教師,教授給學生的不僅是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同時也應該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著想,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教書育人。古代文學在育人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所以古代文學的教學絕不僅僅只停留于讓學生單純地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或者多積累、多背誦幾篇作品這樣的基本要求方面,而是要善于啟發(fā)誘導學生從中獲取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3? 藝術的感染
好的作品除了情感真摯、思想深邃外,高超的藝術形式也是讓讀者流連忘返、回味無窮的一個重要原因。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好的語言往往成就了好的作品。以四言為主的《詩經(jīng)》,其中的經(jīng)典篇章也正是以語言的生動形象而取勝,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每四句為一章,共三章,三章句式結構完全一致,不同的只是更換了少數(shù)幾個動詞,而這幾個動詞的變化正生動地表現(xiàn)了采集芣苢由少到多的過程。同時重章疊句的形式,形成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明快節(jié)奏,讀來有一唱三嘆余味無窮之感。后世的其他大家如陶淵明、李白、杜甫等,莫不以獨特的語言而為后人推崇。蘇軾評價陶淵明詩歌“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評韓柳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與蘇轍書》),肯定的是其語言的平淡自然,這也正如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其四)中所說的那樣:“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闭f到李白的詩歌,人們往往想到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的語言;說到杜甫的詩歌,則是又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的凝練厚重。其他的藝術手法,比如立意構思的高妙、篇章結構的奇特、遣詞造句的傳神、修辭手法的嫻熟等都是一部作品取得成功、吸引讀者并帶給讀者美感體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鑒賞古典文學作品的時候,就要對其藝術手法做深入的分析。比如講《水滸傳》里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對于雪景的描寫,有一句話“那雪下得正緊”,對于這個“緊”字,后人多加贊嘆。最著名的是清代學者金圣嘆,他認為這“一個緊字,境界全出”;魯迅也說這個“緊”“比大雪紛飛多兩個字,但那神韻卻好得遠了”(《花邊文學大雪紛飛》),可見這個“緊”字確有值得我們探討的必要。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筆者深刻感受到,有效的課堂教學絕不能僅僅用教師“教”和學生“學”來簡單規(guī)范雙方的職責和使命,在專業(yè)知識面前,一方面教師應該是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不要被傳統(tǒng)的固化的思維所局限,而應該和學生相互啟發(fā),平等對話,尤其是對于一些新的看法和觀點,教師更應該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同時也不要刻意回避自己在某些知識方面的缺陷,這樣讓學生認識到,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在知識的海洋里,大家都是小學生,正如韓愈《師說》所說的“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有了這樣的認識,師生之間更能習慣于平等交流,消除了橫在彼此之間的無形壁障,將會更有利于良好的課堂教學的進行。就像陶淵明所說的那樣“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二首》其一),有好的文章,隨時拿來一塊賞析、探討,其實遠比教師單純地講授要好得多。當然,這樣說并不是要教師純粹混同于學生,作為教師,還是要有教師應有的水平和能力,在追求知識和為人處世方面,教師應該具有榜樣的力量,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當教師將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與學生分享并且強調閱讀對提高和充實生活的重要性時,教師就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這樣更易激起學生的閱讀投入[2]”。
參考文獻
[1] 董慶華.研究古代文學對于當今社會的意義[J].文學教育,2013(6):20.
[2] 張生,蘇梅,王麗麗,等.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影響研究:閱讀投入的中介效應[J].中國特殊教育,2014(9):88
.①作者簡介:劉貴生(1970—),男,漢族,山西神池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