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茂銀 趙蘇
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我國長江中下游一帶,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段持續(xù)較長時間的陰沉多雨天氣。時值江南梅子成熟,故稱“梅雨”或“黃梅雨”。又因此時溫度高、濕度大、風速小、光照奇缺,器物易發(fā)霉,所以又稱“霉雨”。梅雨天氣對健康不利,易誘發(fā)多種疾病。
梅雨時節(jié)易傷“心”
除濕降溫 花茶“解悶”
梅雨季節(jié)空氣濕度大,氣壓不穩(wěn),人體的舒適度大大下降,血管容易發(fā)生異常收縮,致使血流受阻,從而誘發(fā)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等意外。
健康提示:有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經(jīng)常監(jiān)測血壓,并遵照醫(yī)囑按時服藥。平時注意勞逸結合,多飲水,同時注意睡眠充足和飲食衛(wèi)生。使用各種家電除濕降溫,將空氣濕度保持在50%-60%。用花茶來“解悶”也是有效的方法,如茉莉花、玫瑰花、桂花等等;還可用中藥如山楂、烏梅、決明子泡茶,或服用藿香正氣丸、麝香保心丸等,可以理氣消脹。
潮濕侵擾呼吸道
室內通風 勤曬被褥
雨后天氣悶熱潮濕,許多公共場所、家庭都開啟了空調??煽照{一開,有的人噴嚏不斷,感覺肺里很不舒服,就像吸了灰塵一樣。因此,每年入梅后感冒、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都易復發(fā)。
健康提示:使用空調要適度,不要過于貪涼;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螨蟲通常喜濕熱、怕光,因此房間要保持清潔無塵、經(jīng)常通風換氣,沙發(fā)、地毯等居家用品也要經(jīng)常除塵;被褥要勤洗、勤曬;家有哮喘患者,不要養(yǎng)寵物。
腳氣也趁機搗亂
衣物消毒 保持干燥
梅雨天是皮膚真菌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此時真菌正處于生長繁殖旺盛期,在游泳池里赤腳走路、不注意保持腳部清潔干燥等,易使人患上腳氣。
健康提示:不要使用公共拖鞋、浴盆、毛巾、用具等。如果穿涼鞋在雨水中行走,回到室內要及時把腳和鞋子擦干,立即換上干凈的鞋子。衣服、毛巾等要經(jīng)常消毒,常洗澡,勤換衣,并保持皮膚干爽。最好穿吸汗透氣的衣物,以棉質及絲質為好,避免穿緊身不透氣的衣褲。
細菌活躍鬧肚子
剩菜熱透 食物防潮
黃梅天溫度、濕度較高,細菌容易在食物中繁殖。雖然高溫可以殺死食物中的細菌,但是對于細菌分泌的毒素來說,再高的溫度都無能為力,而這些毒素進入人體后,可以導致多種疾病。此外,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里,或者風扇吹得太久,導致受涼,都可能出現(xiàn)急性胃腸炎癥狀。
健康提示:隔夜餐少吃,要吃的話必須回鍋加熱,冰箱里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家里的食物如干香菇、木耳、筍干、干蘿卜、干咸魚、海米等干制品,一定要密封保存,防止受潮。一旦發(fā)現(xiàn)食物變質、霉變,堅決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