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國安
我長凡愷整整十歲,他是我的小老弟。我們相識三十多年了,每次與他獨坐小酌,或者出差同寢一室,總能被他的生命激情所點燃,讓我覺得年輕了不少!
凡愷是一個非常單純的人,幾乎透明到純粹。但他的思想,又總是很深刻,看問題的角度也與眾不同,基本上幾句話就能切中要害,一針見血。這是一個記者應(yīng)該具備的素質(zhì),也是我曾兩度寫他的原因。
第一次寫他,是由于他身份的轉(zhuǎn)換。我們都是當(dāng)兵的出身,他由軍人而舞文弄墨,且成長為一個具有獨立思想的出色的記者,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座城市,很不容易。他的經(jīng)歷和諸多磨難,也注定了他會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這個紛繁的世界。第二次寫他,仍是基于他身份的轉(zhuǎn)換,由記者而作家。凡愷的創(chuàng)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呈井噴狀。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十幾年間,竟出版了十余部著作,舉凡長篇小說、散文隨筆,無所不包,真的令人慨嘆!而他在民間音樂、宮廷韻律等方面的實踐和嘗試,也是頗有心得和造詣,記得在北京一次高級別的盛會上,凡愷原汁原味兒的陜北酸曲,可謂撕心裂肺,舉座皆驚!
大概是五六年前,凡愷跟我說他要牛(他屬牛)嘯山林,隱居畫畫了。凡愷這個人,很容易弄出響動,也很容易迅速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他不太喜歡熱鬧。本以為只是說說,不想凡愷卻沿著這條路埋頭走下去,而且只用了兩三年的光景,便走完了很多專業(yè)畫家許多年才走完的路。我認(rèn)為,是凡愷的文化修養(yǎng)與積淀,為他提供了打開這扇門的鑰匙。凡愷的畫,起步非常高,內(nèi)涵之深,讓人驚訝之余,不得不詰問,文化的力量,到底有多強(qiáng)大?!
我對繪畫,沒有太深的研究。但各個藝術(shù)門類,總會有相通的地方,正如凡愷所說,有些用文字難以描述與表達(dá)的情形,就讓水墨與色彩開口說話吧!凡愷沒學(xué)過繪畫,更沒拜過名師,或許正因為如此,他才沒有條條框框,想怎么畫就怎么畫,恣意揮灑,畫面所表現(xiàn)的,都是他滿滿的情感,也是大美!
值此凡愷個人畫展之際,我第三次寫他,算是祝賀與相互鞭策吧,因為我真不知道,凡愷還有怎樣的跨界之舉,是不是舉辦一場個人音樂會,也未可知。他總是能讓我眼前一亮的。借用凡愷說過的一句話吧:你給我一個世界,我還你一個乾坤!平凡如初,沉靜多思,知恩圖報,人仁忍韌,這是凡愷一貫的風(fēng)格,也是最值得當(dāng)今社會尊崇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