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翠 馬仲煉 馬永平 馬列 普松權(quán) 馬永瓊 李平松
摘 ?要 ?為明確不同濃度40%溴?!む缦x嗪SC對蘋果綿蚜的田間防效及蘋果品質(zhì)的影響,2018年在云南昭陽區(qū)蘋果主產(chǎn)區(qū)果園,采用以清水灌根為對照,40%溴酰·噻蟲嗪SC 500倍液、750倍液、1000倍液在落花期至幼果形成期灌根處理進行防控蘋果綿蚜效果評價。結(jié)果表明,3個濃度的40%溴?!む缦x嗪SC溶液均可持續(xù)降低蘋果綿蚜蟲落數(shù),增加蟲口減退率,對蘋果綿蚜均有較好較長的防效,其中750倍液40%溴?!む缦x嗪SC對綿蚜防效最好,500倍液和1000倍液的防效次之;品質(zhì)分析表明,40%溴?!む缦x嗪SC處理可增加蘋果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維生素C含量顯著降低。從降低農(nóng)藥施用量及保證蘋果品質(zhì)出發(fā),生產(chǎn)中建議以750倍液、1000倍液40%溴?!む缦x嗪SC防治蘋果綿蚜為佳。
關(guān)鍵詞 ?40%溴?!む缦x嗪SC;蘋果綿蚜;防效;品質(zhì)
中圖分類號 ?S436.611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40% cyantraniliprole and thiamethoxam SC on the field control and apple quality for 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 40% cyantraniliprole and thiamethoxam SC in 500, 750, 1000 times were applied in the soil for controlling apple aphids from falling?flowers to young fruit formation, water?treatment?as?the control in the apple orchards of Zhaoyang in 2018. The three concentrations of cyantraniliprole and thiamethoxam solution reduced the number of apple aphids and increased the rate of insect pest decrease, and had a better control effect on apple aphid. Among them, 40% cyantraniliprole and thiamethoxam SC in 750 times had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on aphids, followed by 500 times and 1000 times. Qual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40% cyantraniliprole and thiamethoxam SC could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olids and soluble protein in apples, while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titratable acidity and?vitamin?C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appl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750 times and 1000 times of 40% cyantraniliprole and thiamethoxam SC can be widely used to control the apple aphid.
Keywords ?40% cyantraniliprole and thiamethoxam SC; Eriosoma lanigerum; control effect; quality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9.08.019
蘋果綿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屬半翅目Hemiptera癭綿蚜科Pemphigidae,俗稱蘋果綿蟲、白毛蟲、血色蚜蟲等。為害蘋果樹時,常集中于新梢枝腋、短果枝、果柄、枝干上的剪鋸口、果實的梗洼和萼洼、根等部位刺吸汁液[1],同時分泌體外消化液,刺激被害部位腫脹成瘤,覆蓋大量白色絮狀物,后期癭瘤破裂,影響營養(yǎng)疏導,造成樹勢衰弱,蘋果產(chǎn)量降低,甚至樹體死亡,嚴重影響蘋果產(chǎn)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2]。
目前,全國主要蘋果產(chǎn)區(qū)山東、遼寧、陜西、新疆等地蘋果綿蚜均有發(fā)生,而且已成為影響蘋果產(chǎn)量及品質(zhì)的重要蟲害之一。目前,各產(chǎn)區(qū)用于防治蘋果綿蚜的殺蟲劑主要是有機磷類,且施藥方式主要以噴霧為主,不僅所用藥劑量多,成本增加高,藥液直接接觸蘋果還容易造成農(nóng)藥殘留,由于長期使用還會使該蟲產(chǎn)生耐藥性[3],防效降低,因此選擇高效、低毒、持效期長的殺蟲劑,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蘋果綿蚜的種群數(shù)量,控制蘋果綿蚜的危害,而且能減少農(nóng)藥的施用量,降低綿蚜防治成本。
美國杜邦公司開發(fā)的第2代魚尼丁受體激活劑類殺蟲劑溴氰蟲酰胺可有效防治鱗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蟲[4],已用于防治水稻潛葉蠅[5]、豌豆?jié)撊~蠅[6]、雙委夜蛾[7]和小菜蛾[8]。噻蟲嗪是由瑞士諾華(現(xiàn)先正達)公司開發(fā)的一種高效安全、高選擇性的煙堿類殺蟲劑,具有活性高、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長、胃毒和觸殺作用等特點,對刺吸式口器害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9],已用于防治麥蚜[10]、甘蔗綿蚜和薊馬[11]。本文作者在2017年通過對蘋果綿蚜灌根藥劑篩選的基礎(chǔ)上,確定了40%溴?!む缦x嗪SC灌根處理對蘋果綿蚜具有較好的防效。在此基礎(chǔ)上為了明確40%溴?!む缦x嗪SC防治蘋果綿蚜的適合劑量及其對蘋果品質(zhì)的影響,筆者于2018年5月初選用不同濃度的40%溴?!む缦x嗪SC進行了蘋果綿蚜田間防治試驗,旨在為實現(xiàn)蘋果綿蚜防治的農(nóng)藥減量、科學安全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jù),為全國各蘋果產(chǎn)區(qū)防治蘋果綿蚜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及試驗地概況
試驗藥劑為40%溴酰·噻蟲嗪SC懸浮劑(20%溴氰蟲酰胺+20%噻蟲嗪),由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生產(chǎn)提供。試驗地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qū)永豐鎮(zhèn)海邊村蘋果園,土壤為紅壤土,坡耕地,土壤pH 6.25,土壤容重1.19 g/cm3,總孔隙度55.27%,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為1.83%。
1.2 ?方法
1.2.1 ?試驗設(shè)計 ?選擇發(fā)生綿蚜蟲害的紅富士蘋果樹(樹齡9年)作為被試材料,2018年5月2日進行處理,共設(shè)4個處理,每個處理隨機選取相鄰的5棵有蟲害果樹進行藥液灌根處理。
1.2.2 ?根施方法 ?在每株蘋果根頸周圍挖深約10?cm左右的穴,分別把兌好的溶液沿根頸淋下,每棵樹根施藥液量均為2?L。然后回土覆蓋,整個調(diào)查期內(nèi)不施用殺蟲劑,其他田間肥水管理一致。
1.2.3 ?測定項目與方法 ?(1)害蟲群落增減測定方法。每處理選擇中間3株(去除保護株2株)進行藥前綿蚜蟲基數(shù)調(diào)查和藥后綿蚜群落增減防效調(diào)查。藥前綿蚜基數(shù)在施藥當天施藥前統(tǒng)計,藥后每隔15 d調(diào)查一次,持續(xù)調(diào)查到9月中旬蘋果收獲期為止。
(2)果實品質(zhì)測定方法。果實成熟期9月22日隨機摘取每個處理組成熟度基本一致的蘋果各50個(單果質(zhì)量均在180 g以上)進行品質(zhì)的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折光儀測定法、可滴定酸含量采用酸堿中和法測定[12],可溶性糖采用蒽酮一硫酸比色法、維生素C(Vc)采用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測定[13],可溶性蛋白采用考馬斯亮藍比色法[14]。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對蘋果綿蚜蟲落數(shù)量的影響
如圖1所示,在0~30 d期間,對照CK的蘋果綿蚜蟲落數(shù)持續(xù)上升,而施藥各處理的蘋果綿蚜蟲落數(shù)呈現(xiàn)下降趨勢,在30 d時X1、X2、X3處理與對照相比蟲落數(shù)分別低了71.55%、80.17%和89.66%;30~45 d期間,CK處理的蘋果綿蚜蟲落數(shù)出現(xiàn)下降,而在45 d時X1、X2、X3處理與CK處理相比蟲落數(shù)分別低了86.46%、93.75%和78.13%;45~60 d期間,CK處理的蘋果綿蚜蟲落數(shù)急劇上升,X1、X2、X3處理綿蚜蟲落數(shù)均保持在較低水平,在60 d時X1、X2、X3處理與CK處理相比蟲落數(shù)分別低了87.95%、90.96%和90.96%;在60~135 d期間,各處理的蘋果綿蚜蟲落數(shù)均呈現(xiàn)下降趨勢,而在60~75?d期間CK處理綿蚜蟲落數(shù)出現(xiàn)急劇下降,在75 d時X1、X2、X3處理與對照處理相比蟲落數(shù)分別低了95.89%、94.52%和86.3%。
2.2 ?各處理對蘋果綿蚜減退率的影響
如圖2所示,在15~90?d期間,CK處理的蟲口減退率隨時間的延續(xù)呈現(xiàn)“降-升-降-升”的趨勢,在15、30、45、60、75、90?d時的減退率分別為21.15%、79.22%、23.54%、140.70%、29.94%、18.31%;在此期間X1、X2、X3處理的蟲口減退率明顯高于CK處理,并且隨時間的延續(xù)蟲口減退率總體呈現(xiàn)上升趨勢,其中X1減退率由8.72%升至96.78%,X2減退率由22.75%升至98.53%,X3減退率由10.48%升至88.50%,這說明X1、X2、X3處理對綿蚜的抑制作用明顯。在90~135 d期間,CK處理的蟲口減退率隨時間的延續(xù)不斷升高,由18.31%增至86.13%,X1、X2、X3處理的蟲口減退率均保持在98%以上。
2.3 ?不同濃度藥劑處理對蘋果綿蚜防效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施藥后15~45 d,X2處理對蘋果樹綿蚜防效最高,在45 d時X2處理的防效是X3處理的2.09倍,兩者差異顯著;藥后60~75 d,X1處理對蘋果樹綿蚜防效最高,但各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藥后90~120 d,X2處理對蘋果樹綿蚜防效最高,90 d時X2處理與X1、X3處理相比差異顯著,105?d時X2處理與X1處理相比差異顯著;藥后135 d時,X3處理對蘋果樹綿蚜防效最高,X3處理與X1處理相比差異顯著??傮w看,3個濃度的40%溴?!む缦x嗪SC對蘋果綿蚜均具較好的持效性,而綜合比較可以得出,X2處理(750倍液40%溴?!む缦x嗪SC水溶液)對綿蚜防效最好。
2.4 ?各處理對蘋果品質(zhì)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X1、X2、X3處理的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CK處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高了6.5%、8.0%和7.3%;X1、X2、X3處理可溶性糖含量顯著低于CK,分別降低了26.17%、15.46%和10.07%,這說明40%溴酰·噻蟲嗪SC處理可以降低蘋果可溶性糖含量;X1、X2和X3處理的蘋果酸含量顯著低于CK,分別低了30.10%、38.41%和30.45%,這表明40%溴酰·噻蟲嗪SC處理可以有效降低蘋果酸含量;X1、X2和X3處理的蘋果Vc含量顯著低于CK,分別低了19.44%、36.11%和41.67%,這表明隨著40%溴酰·噻蟲嗪SC濃度的增高,Vc含量會進一步降低;X2和X3處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顯著高于對照,分別高了69.70%和81.82%,這表明,高劑量40%溴?!む缦x嗪SC根施可增加蘋果可溶性蛋白含量。
蘋果萌芽后至開花前、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分別是蘋果綿蚜全年的3個防治關(guān)鍵時期[15]。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落花后至幼果期選擇殺蟲劑40%溴酰·噻蟲嗪SC溶液一次性灌根處理能降低蘋果綿蚜的種群數(shù)量,增加蟲口減退率,而且持效期長,能有效控制蘋果綿蚜的危害;在試驗過程中,3種濃度40%溴?!む缦x嗪SC溶液處理的果樹均未表現(xiàn)出藥害癥狀,對蘋果樹安全,可以用于蘋果綿蚜的防治,并且從降低農(nóng)藥施用量,推薦施用濃度為750~1000倍液40%溴酰·噻蟲嗪SC水溶液,用藥時期及方法為蘋果落花至幼果期灌根處理。采用一次性灌根處理防治蘋果綿蚜較傳統(tǒng)噴霧防治相比省工省藥省成本,而且對噴藥操作人員和果園環(huán)境更安全。
糖、蛋白質(zhì)的含量影響害蟲對寄主的選擇性。Hsiao[16]認為植物中糖是害蟲糖類營養(yǎng)的重要來源,其中可溶性糖是害蟲糖類營養(yǎng)的重要來源,其含量對害蟲的取食、產(chǎn)卵、繁殖、發(fā)育等有著重要影響。王西存等[17]認為,蘋果綿蚜的抗性與蘋果體內(nèi)的可溶性糖有關(guān)。本研究發(fā)現(xiàn),40%溴?!む缦x嗪SC處理可以降低蘋果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蘋果可溶性蛋白含量。糖酸配比關(guān)系影響蘋果風味品質(zhì),李寶江等[18]研究表明,糖酸比在30~35的蘋果優(yōu)質(zhì)率高,風味濃郁,最適于鮮食,在本研究中,750倍液40%溴?!む缦x嗪SC處理糖酸比最高,這說明該濃度處理蘋果風味品質(zhì)最佳。
采用750~1000倍液40%溴?!む缦x嗪SC水溶液灌根防治蘋果綿蚜,不僅防治效果好,減少了藥劑用量,降低了藥劑成本,而且還可比噴霧防治節(jié)約3次以上防治勞力投入,蘋果綿蚜防治成本至少節(jié)約2250元/hm2。是一個實現(xiàn)農(nóng)藥減量,節(jié)約勞動投入成本,安全生產(chǎn)的有效藥劑,在蘋果綿蚜化學防治中值得推廣應(yīng)用。
由于地方農(nóng)殘檢測機構(gòu)目前尚無試驗藥劑品種檢測試劑標樣,故尚未進行果實農(nóng)藥殘留檢測。但據(jù)農(nóng)藥生產(chǎn)企業(yè)介紹和農(nóng)藥使用說明說介紹該藥劑屬于低毒農(nóng)藥,至于本試驗藥劑使用后,是否會傳導入果實并殘留其中,有待下步取樣送有檢測藥劑標樣單位檢測確定。
參考文獻
張 ?岳, 朱文惠. 蘋果綿蚜生活史與防治研究[J]. 昆蟲學報, 1957(2): 167-182.
張彩鳳, 姬小雪. 480g/L毒死蜱乳油對蘋果綿蚜及桃小食心蟲的防治效果[J]. 生物災(zāi)害科學, 2014, 37(3): 272-274.
寧殿林, 白 ?偉, 陳 ?浩, 等. 幾種殺蟲劑對蘋果綿蚜的田間藥效比較[J]. 西北農(nóng)業(yè)學報, 2010, 19(9): 66-70.
楊桂秋, 張 ?宇, 楊輝斌, 等. 新方法合成溴氰蟲酰胺[J]. 現(xiàn)代農(nóng)藥, 2012, 11(1): 22-24.
于海鷹, 周佳春, 李長昆, 等. 19%溴氰蟲酰胺懸浮劑防治水稻潛葉蠅的藥效評價[J]. 東北農(nóng)業(yè)科學, 2018, 43(3): 32-34.
顧春燕, 葛 ?紅, 王學軍, 等. 10%溴氰蟲酰胺OD防治豌豆?jié)撊~蠅田間藥效試驗[J]. 現(xiàn)代農(nóng)藥, 2018, 17(4): 50-51, 56.
丁金鳳, 徐春梅, 張正群, 等. 溴氰蟲酰胺對雙委夜蛾生長發(fā)育、繁殖和營養(yǎng)利用的影響[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7, 50(22): 4307-4315.
洪文英, 吳燕君, 尉吉乾, 等. 溴氰蟲酰胺對小菜蛾的田間防效及其在花椰菜中的殘留與消解動態(tài)[J]. 農(nóng)藥學學報2017, 19(2): 211-216.
趙秀霞, 張正竹, 胡祎芳, 等. 噻蟲嗪在茶葉及綠茶加工過程中的殘留消解動態(tài)研究[J] .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1, 38(3): 439-443.
陳博聰, 張燕寧, 劉同金, 等. 噻蟲嗪對田間麥蚜種群防控效果與殘留消減動態(tài)的關(guān)系[J]. 植物保護, 2019, 45(1): 98-103.
李文鳳, 張榮躍, 黃應(yīng)昆, 等. 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對甘蔗綿蚜和薊馬防控效果評價[J]. 熱帶作物學報, 2017, 38(4): 700-703.
李小方, 張志良.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 5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shù)[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王學奎. 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shù)[M].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劉中芳, 張鵬九, 郭曉君, 等. 240 g/L氟啶蟲胺腈懸浮劑防治蘋果綿蚜田間藥效試驗[J]. 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 44(10): 1526-1528.
Hsiao T H.Chemical basis of host selection and plant resistance in oligophagbus insects*[J].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 1969, 12(5): 777-788.
王西存, 于 ?毅, 周洪旭, 等. 蘋果綿蚜對不同蘋果品種春梢生長期生理指標的影響[J]. 生態(tài)學報, 2012, 32(7): 2075-2081.
李寶江, 林桂榮, 崔 ?寬. 蘋果糖酸含量與果實品質(zhì)的關(guān)系[J].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1994, 25(3): 27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