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仁紅
中圖分類號:G7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2-0250-01
繪本近幾年來,逐漸進入我們的教學中,成為備受大家喜愛的讀物。繪本,又叫圖畫書。它是一種圖文配合、尤其強調(diào)用圖畫來講故事的書。經(jīng)典的繪本是一流的畫作與一流的文字的結合,是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yōu)美的繪畫緊密搭配而構成的,它是用圖畫畫出來的童話和故事。圖畫是精致的,文字又是異常精煉的,“圖”“文”一體、互識互釋。每本繪本無論從繪畫和色彩、以及故事的內(nèi)容上,都非常吸引孩子,都能提供給孩子非常大的講述和想象空間,因此備受孩子、老師以及家長的喜愛。那么就這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我對繪本融入培智晨點課堂的實際思考:
1.引導培智兒童有序的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圖畫的內(nèi)容
不論是故事活動還是活動,引導培智兒童有序的觀察,都是活動中最主要的內(nèi)容。因為只有孩子主動的觀察,才能讓孩子進入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讓培智兒童對活動充滿興趣,有助于活動的開展。那么在引導培智兒童觀察過程中,我們可以有目的的引導孩子,先觀察畫面中的主體內(nèi)容,例如:圖中有什么人或者什么小動物?并引導孩子們說說他們是誰?其次引導培智兒童觀察圖畫的背景(引導孩子按照從上到下,由遠及近的順序進行觀察),可以引導培智兒童說說圖中的主人公在哪里?干什么或者準備干什么?
2.學習故事中生動簡潔的語言,并學會運用
繪本除了畫面生動,色彩鮮艷,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就是貼近兒童的生活,語言生動簡潔,教師要引導孩子不斷的進行感受,學習優(yōu)美的詞語,并幫孩子理解運用。例如在繪本教學《爺爺一定有辦法中》有一段重復的話語:爺爺拿起衣服翻過來,翻過去,“嗯……”他拿起剪刀“咔吱,咔吱”地剪,并用針飛快的縫進、縫出、縫進、縫出。教師在講解第一遍時,可以有意識的創(chuàng)編翻、剪、縫的動作,并用極慢的語速講述,引起培智兒童注意。到第二遍時,教師再出現(xiàn)同樣的動作,孩子就會不由自主的跟著講述,到第三遍時,A類的孩子會邊做動作,能力較好的還能邊進行講述。孩子在不自覺中跟隨老師的講述進入故事的情節(jié),動作的加入也打破了語言課中孩子只動嘴,不動手的缺陷,讓孩子好動的天分得以釋放。那么在學完故事中的話語,教師可以引導培智兒童學會運用,例如:教師可以提問,我們還看見過什么東西可以翻過來、翻過去呢?孩子們就會說:我蓋的被子可以翻過來、翻過去。我睡覺的時候會翻過來、翻過去。媽媽烙的餅子可以翻過來、翻過去。書可以翻過來、翻過去……
3.活動中給培智兒童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間
特殊兒童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思維不受限制,可以天馬行空的進行想象,所以老師要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孩子的想象發(fā)揮到極致。孩子們往往一個故事可以想象出不同的結局,還可以想象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些是我們成人無法想到的。例如在《爺爺一定有辦法》活動中,教師在引導孩子欣賞故事時,有意的在爺爺想的辦法之前停下來,讓孩子先來說說自己的辦法,然后和爺爺?shù)霓k法比比,看看誰的辦法更好些。這樣不但充分發(fā)揮了培智兒童的想象力,而且在不斷的提問過程中,引起孩子的注意,讓孩子專注的進入故事,直到故事結束,提高了孩子的專注力。
4.挖掘故事中的情感目標,教育孩子學會愛,接受愛
繪本和其他故事的區(qū)別還在于:繪本中有許多故事是教給孩子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愛以及體會父母和周圍人的愛,孩子通過閱讀繪本體會到這些愛,教孩子做一個能感受到愛,愛別人的人。在繪本教學《猜猜我有多愛你》中,通過兔媽媽和孩子的對話,孩子體會到自己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可以引導培智兒童說說自己有多愛自己的父母。有的孩子會說:爸爸,巧克力多甜,我就有多愛你;媽媽,大海有多大我就有多愛你。孩子們通過故事體會到父母的愛,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愛。讓孩子逐漸成長為一個情感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