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wèi)成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 甘肅 天水 741200
1.1 選地 選擇地勢平坦,耕層深厚,肥力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方便的地塊。
1.2 整地、施肥
1.2.1 伏秋深翻整地、施肥 在伏秋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滅茬,耕深達到25~30c m,同時畝施2500~3500kg優(yōu)質(zhì)腐熟農(nóng)家肥作為基肥。
1.2.2 覆膜前淺耕、施肥 畝施尿素20kg~40?kg,過磷酸鈣25kg~35?kg,硫酸鉀5kg~?15kg混合后均勻撒在地表,淺耕翻入,平整地表。
2.1 起壟 按作物種植走向劃行,首先距地邊35c m處劃一邊線,然后沿邊線按照一小壟一大壟的順序起壟。大壟寬70c m、高10c m,小壟寬40c m、高15c m,壟面橫截面為圓弧形。
2.2 土壤消毒 地下害蟲為害嚴重的地塊,起壟后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0.5kg加細沙土30kg,拌成毒土撒施,或兌水50kg噴施。雜草危害嚴重的地塊,起壟后用50%乙草胺乳油100克兌水50kg全地面噴施,噴完一壟后及時覆膜。
2.3 覆膜
2.3.1 覆膜時間 秋季覆膜,在10月中下旬(土壤封凍前)起壟覆膜;頂凌覆膜,在3月上中旬(土壤消凍15厘米時)起壟覆膜。
2.3.2 覆膜方法 選用厚度0.008~0.01 mm、寬120c m的地膜,沿邊線開5c m深的淺溝,地膜展開后,靠邊線的一邊在淺溝內(nèi),用土壓實;另一邊在大壟中間,沿地膜每隔1 m左右,用鐵锨從膜邊下取土原地固定,并每隔2~3 m橫壓土腰帶。覆完第一幅膜后,將第二幅膜的一邊與第一幅膜在大壟中間相接,膜與膜不重疊,從下一大壟壟側取土壓實,依次類推鋪完全田。覆膜時要將地膜拉展鋪平,從壟面取土后,應隨即整平。
2.3.3 地膜管理 覆蓋地膜后一周左右,地膜與地面貼緊時,在溝中間每隔50c m處打一直徑3 mm的滲水孔,使壟溝的集雨入滲。田間覆膜后,嚴禁牲畜入地踐踏,若用破損,及時用細土蓋嚴,防止大風揭膜。
3.1 選用良種 選擇經(jīng)國家和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品質(zhì)優(yōu)良、增產(chǎn)潛力大的中晚熟品種。
3.2 種子處理 原則上要求使用包衣種子,對于少數(shù)未經(jīng)包衣或包衣藥劑針對性差,播前選用“三證俱全”的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nóng)藥進行二次種子包衣。如使用用50%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重量的0.1%~0.2%拌種,防治地下害蟲;用20%粉銹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乳油150~200g加水1.5~2.5kg,拌種50kg,防治瘤黑粉病等病害。
4.1 播種時間 當氣溫穩(wěn)定通過10℃時為玉米適宜播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
4.2 播種方法 按規(guī)定的株距用玉米點播器將種子穴播在溝內(nèi),每穴下籽12粒,播深3~5厘米,點播后隨即踩壓播種孔,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防止播種孔散墑和遇雨板結影響出苗。
4.3 合理密植 照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和降雨情況確定種植密度。平展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00天~150天)公頃保苗4.5萬株~5.5萬株,株距為35~40厘米;緊湊型中晚熟和平展型中早熟(70天~120天)品種,公頃保苗5.5萬株~6.0萬株,株距為28~35厘米;耐密型品種,公頃保苗為6.0萬株~7.0萬株,株距為26~28厘米。種植密度隨肥力和年降雨量提高適當加大。
4.4 種植移栽苗 播種結束后,在田間地頭每畝確定一個3.5 m2區(qū)域,按株距5c m,行距10c m進行下籽點播,覆膜,用于移栽補苗、換苗。
5.1 苗期管理
5.1.1 放苗 如玉米在出苗前穴孔土壤板結,破土放苗
5.1.2 查苗補苗 在苗齡2~3葉時查苗,移栽補缺、用強換弱,補、換苗后澆少量水。
5.1.3 去孽 拔節(jié)前期,將基部的分孽掰掉或割除。
5.2 穗期管理 追施拔節(jié)肥和穗肥,畝追施尿素10kg、磷酸二銨10kg,混勻后用玉米點播器或追肥槍從兩株距打孔施入。
5.3 花粒期管理
5.3.1 去雄 當雄穗抽出1/3長時,選擇晴天10~15時進行。去雄可隔行或隔株,去弱留強,去雄量不超過三分之一。山地、坡地或迎風面的兩行不宜去雄。
5.3.2 補施粒肥 若發(fā)現(xiàn)植株發(fā)黃等缺肥癥狀時,及時追施增粒肥,每畝追施尿素5kg,用玉米點播器或迫肥槍從兩株距打孔施入。
6.1 病害
6.1.1 玉米大小葉斑病 在雨水較多時易發(fā)生。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在發(fā)病初期用75%代森錳鋅500~800倍液噴霧,或用托布津、多菌靈等防治,一般7~10天噴一次,連續(xù)2~3次。
6.1.2 玉米瘤黑粉病 種植抗病品種,使用雜交包衣種子;與非禾谷作物輪作2年~3年;發(fā)病初期在菌瘤未變色之前及時將菌瘤切除,帶出田間掩埋,防止污染土壤;收獲時清除田間病殘體,秋季實行深翻土壤,減少初侵來源。
6.1.3 玉米穗腐病 選用抗病品種和包衣種子;及時剝掉苞葉,防雨淋濕受潮;折斷病果穗霉爛頂端,防止穗腐病再擴展。每畝用直徑2 mm左右水洗河沙15kg與20%氰戊菊酯8 mL~10 mL或50%多菌靈WP50g混合攪拌制成的顆粒劑,灌入玉米心葉。
6.2 蟲害
6.2.1 粘蟲 利用灑有糖醋液的楊柳枝誘殺成蟲;小麥收獲前可采取挖土溝、撒農(nóng)藥帶的方法阻止幼蟲遷移;也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2500倍液,或2%阿維菌素1000倍液,或25%敵殺死15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時間以下午4~6時最佳。
6.2.2 玉米螟 處理有蟲的莖干,壓低蟲源基數(shù)。在大喇叭口期,每畝用20%殺滅菊脂乳油8 mL~10 mL或25%快殺靈乳油50g~100 g拌直徑2 mm的水洗沙15 kg灌心。
6.3 野雞 出苗后,使用驅(qū)鳥劑、立放稻草人、放置空啤酒瓶、玉米地四周距地面高10c m設置防護網(wǎng),防止野雞為害。
7.1 采收 當玉米包葉變黃、葉色變淡、籽粒變硬有光澤,而莖桿仍呈青綠色、水分含量在70%以上時及時收獲。
7.2 殘膜回收 若地膜不用或地膜利用2-3茬后,清除田間殘膜,進行回收處理,避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