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粟
唐朝文人蕭穎士對奴仆很殘酷,有個老奴伺候了他10年,常挨鞭打,幾乎至死。有人勸他干脆離開算了,他說: “我不是不能跑,只是愛他的才而已?!?/p>
熙寧年初,宋神宗和兩個弟弟在后花園踢足球,賭輸贏。神宗問兩個弟弟賭什么,徐王說: “臣弟若是贏了,只求陛下不要再推行青苗法了?!彼紊褡陬D時沒了興致。
北宋時,坊間有個很有名的商務(wù)翻譯,有人向他求教,他說: “翻譯有大譯、小譯之分,大者如孔孟之道,可以譯人心,而小譯就只能像我這樣,沒啥大出息,有志者應(yīng)該學(xué)大譯。”然后把人打發(fā)走了。這話聽著漂亮,不想傳授看家本事才是真的。
清朝皇帝與后宮嬪妃每年都要吃一整天的憶谷思甜飯——每年農(nóng)歷八月二十六,他們都不能吃肉,只能用生菜葉子裹著白飯團(tuán)當(dāng)主食。
字里行間
《說文解字》中說: “北,背也,二人相背?!庇纱耍?“北”引申為人體的部位,即背部。古時兩軍交戰(zhàn),若一方敗退則以“背”對勝利的一方,所以“北”有了失敗的意思。
呂安去拜訪嵇康,沒見到人,嵇喜想替弟弟招呼他,呂安不領(lǐng)情,在門上寫了個大大的“凰”字就走了。嵇喜以為呂安是用風(fēng)來比喻自己,其實(shí),呂安看不起他的為人, “風(fēng)”字拆開就是“凡鳥”二字,是在譏諷他。
宋人對宰相級別的高官一般尊稱為“相公”,在嶺南一帶,人們見到被貶謫的官員也叫“相公”。所以古裝劇中丈夫稱妻子為“娘子”、妻子稱丈夫為“相公”不適用于宋人。
中世紀(jì)的法國, “讓” “雅克”之流大多是社會底層的名字,貴族們更喜歡動聽的“羅貝爾” “路易” “亨利”等。貴族的名字還有一個特點(diǎn),那就是長——貴族的本名后面還要加上一串祖名,以示家系久遠(yuǎn)、人才輩出。
風(fēng)行天下
《唐律》規(guī)定,結(jié)婚前可以自由戀愛、私定終身,如果父母不同意那是父母的事,只要二人情投意合,法律會給予絕對的支持,只有未成年而不從尊長者算違律,可謂“我的愛情我做主”。
在古羅馬,用不著官方強(qiáng)行推廣,火葬已經(jīng)很流行了,除了帝國治下信奉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來人,大部分人民都偏愛火葬,上至君主,下至奴隸。
古埃及人給孩子起名得找“專業(yè)人士”——神廟祭司。上自法老貴族,下到黎民百姓,都要在襁褓中履行這一神圣手續(xù)。祭司們賦予的名字被稱為“ren”——可以譯作真名.是靈魂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