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有
早晨的空氣略帶一絲涼意。我像往常一樣鎖好自行車去教室,一陣溫潤的清香鉆入鼻孔,讓我好似抿了一口早春的茶。絲絲縷縷的氣息在我的周圍彌散開來,讓整個人清爽舒暢。
是桂花,那一小撮聚攏在枝頭的秋天的見面禮。依稀記得讀初中時,我喜歡在自己的作文里描寫桂花。那時候功課不緊張,我便喜歡以新奇的眼光探索世界,再以故作高深的腔調(diào)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變成文字。上了高三以后,生活忙碌起來。決勝高考,像一條鐵律把我拴在兩點一線的生活軌道里,讓我無心再去發(fā)現(xiàn)世界,也少有對生活的奇思妙想。
到達教室,從對面初中部教學樓里傳來學弟學妹的瑯瑯書聲。透過窗戶望過去,他們端坐、認真讀書的模樣,讓我仿佛看到了當初同樣手捧書本,朗讀著課文的自己。那時候我個子不高,稚氣未脫,喜歡在路過高三教室的時候多瞄兩眼。學長學姐桌上的書本堆得高高的,地上的紙箱子也被書塞得滿滿的,而我的桌上只有一個文具盒和一個草稿本,這讓我覺得高三的學長學姐滿身書卷氣。
那時候的我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寫作文。每次周記的題目布置下來,我就開始了為期四五天的思索:想標題,想小標題,想題記,想后記,想有文采的句子,想最有吸引力的開頭結尾……我愿意花上一個晚上的時間去琢磨一個小標題的內(nèi)容,每次的作文也要先打好草稿。那時候,我喜歡寫一些故作高深的觀點,把自己塑造成已經(jīng)看遍世間蒼涼而內(nèi)心強大的形象。這可能是因為內(nèi)心渴望著長大吧,就學著以深沉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其實現(xiàn)在再讀那時的文章,我覺得很幼稚,當然,也可愛。值得回味的是,不少文章里居然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句子,而當年那種執(zhí)著認真的模樣也讓我懷念。
操場上傳來乒乒乓乓的敲打聲,學校的操場正在修繕中。以前,傍晚的操場是校園最美的地方。晴朗的日子里,天空如同溫暖的海洋。海水的波光映照著一地的橙黃,它們被風吹皺,在枝丫和操場中飄蕩與搖曳?;@球場總是被占據(jù),青春的身影在上面奔跑飛躍,場上的球員和圍觀的同學共同營造出熱烈的氣氛。約上興趣相投的摯友,迎著向晚的風,沐浴著將歇未歇的斜陽,在煤渣跑道上散步談心。聊聊還不確定的理想,分享各自的處世態(tài)度,或者一起唱唱歌,吐槽一番近來經(jīng)歷的趣事,實在是享受。人生難得幾知己,若有,便是一大幸事。那樣的風,那樣的時光,那樣并肩而行的身影,真是珍貴。
我發(fā)現(xiàn)中學時代之所以被稱為人生的黃金時代,除了它承載著生命難以重復的篇章,還因為這幾年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期。剛?cè)胫袑W的青澀靦腆,對這個世界的生疏無知,后來的逆反固執(zhí),不符合年齡的感世傷時,通通都在時間的洗禮下化作沉穩(wěn)與擔當。如今,我再不會把去殼蝸牛放到女同學的筆盒里了,也不會與老師唱對臺戲了,更不會瞎感嘆世間的冷酷、生命的多舛了。以前以為看透了世間滄桑的心理其實是一種成長,現(xiàn)在才領悟真正的成長不是小題大做的自以為是,而是明白了那只是自以為是。
不到一年就要揮手告別這樣的歲月了。在這一年里,我們有更加重要的目標要奮斗,有更具分量的青春榮耀要爭取。寒窗十二載,目標之一就是高三六月的一展鋒芒,而這一路的眼淚與歡笑,滿足與不舍,都是來日尋找記憶寶藏的印記。珍惜并享受這最后的一年,才能在不遠的將來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就像做了一場夢,彈指間,夢沉書遠。夢終究會醒,我們無能為力,但夢醒后依舊留存的畫面便是這場夢最長久的紀念,也是美好歲月存在的意義所在。
(作者系湖南省會同縣三中高215班學生,指導老師為胡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