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
——[南宋]辛棄疾《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
看到“我”這個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又有誰會知道作為第一人稱代詞的“我”,曾經(jīng)是一種殺傷力很強的武器呢?
于“我”來說,其原始意義早已消失,就是在甲骨文中,它也已經(jīng)用作第一人稱代詞,演變成地名等義了。所以到了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已經(jīng)說不清楚它的本義了。而“我”字本義的真正破解是在二十世紀初甲骨文出土以后。那時,學者們?yōu)榱藢⒓坠俏母庇^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就用出土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銘文去作比較,“我”字的廬山真面目才由此被揭露。
且看“我”字的演變過程:
大家仔細看一看,甲骨文的“我”左邊的“三個齒”像不像三個戈串在一起?實際上,這種三戈戟(也稱“多戈戟”)形狀的武器在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中曾出土過實物。據(jù)介紹,這種武器的齒尖很鋒利,啄入敵人的體內(nèi)往回一拉,宛如鋸子一樣,殺傷力極強。當時,學者們一致認為這種三戈戟所代表的就是文字“我”。雖然“我”在甲骨文中沒有被用作本義,但不少地方還是將“我”用于動詞,當“宰”“割”“切”等意思講的不少。到了金文、篆文時期,“我”字除了右邊的“戈”還和武器沾點邊外,左邊的形狀已經(jīng)演變得面目全非了。
觀圖可知,“我”從戈,戈是一種古代武器,很容易激起大家的斗志,所謂枕戈待旦,大丈夫當“能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就是這個意思。因此,武士們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歸屬我方,“我”便引申出了表示自我的意思。
從那時沿用至今,就再也沒有變動過“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