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人開化中學高一(14)班 吳伯禹
倘若我說,這本書的作者太宰治生活在二戰(zhàn)期間的日本,或許有人會質(zhì)疑:動蕩的年代怎能孕育出至美的花? 而在我看來,《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窮其才華、瀝盡心血創(chuàng)作的扛鼎之作。
故事的主人公葉藏出生在日本一個政府官員的家中。他性格內(nèi)向,從不敢違背父母的意思;他厭惡世俗,卻又不得不隨波逐流,丟掉了最初成為一名“像梵高那么偉大的畫家”的夢想,成了一個三流漫畫家。身為家中次子的他,擁有天賜的才華和出眾的外貌,本應享受生活,幸福地度過一生,但他卻因逃避現(xiàn)實而不斷沉淪,用酒精、藥物麻醉自己,最終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作者尤其擅長運用復雜細膩的心理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性格,這讓讀者能切身感受到人物的心理波動。他用穿插在故事發(fā)展中的自言自語,將自己融入故事之中。這不是別的什么,正是太宰治的獨白!當主人公身陷命運的旋渦之中,太宰治總會用獨白為黑白的情節(jié)涂上色彩:“現(xiàn)在的我,既沒有幸福,也沒有不幸。只是,一切都將過去?!?/p>
與其說《人間失格》是一部小說,我更愿意稱它為一個時代的縮影。小說的最后,當主人公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他的朋友連一小碗年糕湯都不愿給予。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質(zhì)問著:“這樣的時代,真的是正確的嗎?”那個籠罩在戰(zhàn)爭陰云之下的日本,人情淡薄,徒留瘋狂,人間已無格。太宰治在寫完此書的一個月后便投湖自盡,他用這樣固執(zhí)的方式告訴那時的日本:殺戮只能引來仇恨,只有“無邪的信賴”才能換回友善。他用一支黑色的鋼筆,劃破時代的黑暗,為困惑掙扎的人們?yōu)⑾乱豢|光明。他在吶喊:善良的人們不該就此迷失!那也是我從書中體會到的——
既然黑夜如濃墨,與其坐等人間失格,不如躺在殘破的木板上,期盼一朵蒲公英的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