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寒冷涼地區(qū)主要糧食作物豐產栽培技術初探

2019-07-25 04:39:53屈生華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6期
關鍵詞:大麥栽培技術水稻

屈生華

摘 要:由于受各種因素的限制,當?shù)刂饕r作物水稻、玉米、大麥畝產值較低,為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增加農業(yè)產值,通過幾年的試驗示范,逐步探索出相關豐產栽培技術,使之應用于大面積生產,促進糧食增產、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

關鍵詞:高寒冷涼地區(qū);水稻;玉米;大麥;栽培技術

近年來,馬站鄉(xiāng)把水稻、玉米、大麥作為保證糧食總產的主導產業(yè)來抓,以良種良法組裝配套技術推廣為核心,以提高復種率和單產為主攻方向,加大水稻旱育秧、水改旱、地膜覆蓋、大麥豐產栽培等技術推廣力度,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持糧食生產穩(wěn)定發(fā)展,確保了糧食安全。

一、馬站鄉(xiāng)糧食生產概況

馬站鄉(xiāng)位于騰沖城北部23公里處,是全市海拔最高的一個鄉(xiāng),鄉(xiāng)轄8個村民委員會、123個村民小組,有總人口29087人。鄉(xiāng)政府駐地海拔1870米,年均氣溫14℃,年降雨量1700毫米。全鄉(xiāng)統(tǒng)計上報耕地面積49592.8畝(其中水田19681.5畝,旱地29911.3畝),人均耕地約1.7畝。全鄉(xiāng)耕地主要分布于海拔1820—2350米之間,土壤類型多為火山灰成土壤,耕層深厚,自然肥力較高。2018年種植水稻18700畝,單產369公斤,總產690萬公斤;種植玉米20100畝,單產355公斤,總產713.6萬公斤;種植大麥17600畝,單產198.4公斤,總產349.2萬公斤。

二、主要糧食作物新品種引種篩選

1.水稻。2005年引進水稻品種試驗示范6個品種,產量變幅408.7-493.9公斤/畝;2006年引進20個品種(組合),產量變幅528-748.1公斤/畝;2009年引進水稻粳型雜交(組合)共16個,產量變幅465.2-608.3公斤/畝;2012年引進新的粳稻新品種共26個,產量變幅518-602.5公斤/畝;2017年進行大水谷、孟定谷、紅米早、大水谷穗選紫谷試驗,產量變幅307.7-617.4公斤/畝。2018年引進5個品種試驗,產量變幅151.1-354.5公斤/畝。

通過多年的引種觀察實驗,篩選出適合馬站種植的品種,目前大面積推廣的雜交稻:滇雜33、36、46號,保粳雜2、3號,粳兩優(yōu)5519號、兩優(yōu)2887號;常規(guī)稻:楚粳26、28、30號,岫粳14號,云粳29、38號,昌粳10號。

2.玉米。2005年引進試驗品種13個,產量變幅246.01-750.47公斤/畝;2012年引進玉米參試品種14個,產量變幅210.1- 511.4公斤/畝。2016年引進試驗品種5個,產量變幅346.2-643.8公斤/畝;2017年引進玉米參試品種6個,產量變幅357- 569.4公斤/畝。

目前玉米品種以北玉16、20號,雅玉88、889號,遼單527號,海禾30號,旭玉808,昭陽4號為主。

3.大麥。2012-2017年間共引進大麥試驗品種(組合)92個,產量變幅351.7-683公斤/畝。

目前大麥品種以云大麥2號、94DM3號、V24號、保大麥8、13號,騰云麥4號為主。

三、主要糧食作物豐產栽培技術示范

1.水稻。2003年開始大力推廣水稻旱育寬窄行條栽技術,采用(4—5寸+6—7寸)×4—5寸的栽培方式,每叢2—3苗,每畝2—3萬叢,4—9萬苗,秧齡45—55天,此項技術比一般栽培方式增產80—150公斤。近年來共舉辦豐產樣板560畝,平均理論單產579.2㎏,比相鄰田塊增86㎏,增17.4%,真正做到降本增效,起到了科技示范效果。

2.玉米。玉米地膜覆蓋技術在我鄉(xiāng)推廣已有10多年的歷史了,采取行距3.6尺(大行2.4尺+小行1.2尺)(80+40公分),株距8寸—1尺(30-33公分),密度3400—3800株,此種栽培模式比常規(guī)不覆膜栽培畝增150公斤以上。近年來共舉辦樣板500畝,平均理論單產644.1公斤,比全鄉(xiāng)雜交包谷平均理論單產588.1kg,增56kg,增10. %。

3.大麥。大麥是我鄉(xiāng)種植面積最大的小春糧食作物,在全鄉(xiāng)糧食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搞好大麥生產對促進全鄉(xiāng)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及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共舉辦大麥高產示范樣板3211畝,平均單產465.5公斤,最高單產613.7公斤,最低單產190.5公斤(由于遭遇罕見的冬春連旱)。

四、應用效果

1.水稻。5年來共示范推廣34000畝,共測185個點,平均理論單產516.1公斤。

2.玉米。5年來共示范推廣31000畝,共測218個點,平均理論單產539公斤。

3.大麥。5年來共示范推廣33000畝,共測176個點,平均理論單產391.1公斤。

五、關鍵栽培技術

1.水稻關鍵栽培技術

(1)選用良種。滇雜33、36、46號,保粳雜2、3號,粳兩優(yōu)5519號、兩優(yōu)2887號;常規(guī)稻:楚粳26、28、30號,岫粳14號,云粳29、38號,昌粳10號等。

(2)培育壯秧。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要以培育壯秧為目的,達到成秧率高、苗齊、苗壯,栽后返青成活快,分蘗早,生長良好之目的,有效避開倒春寒和八月低溫冷害;要抓住最佳節(jié)令,采用肥床旱育稀播育秧技術,適時扣種稀播,選用浸種靈1000倍液浸種48小時、壯秧劑、敵克松等進行種子處理,每畝大田用雜交種2kg或常規(guī)種3kg。秧田播種量控制在30kg/畝,按1:15的秧本田比,每分苗床播精選稻種3-5kg,每平方米秧床施腐熟細廄肥3—5kg,水稻專用復合肥150—200g,或普鈣100—150g,鉀肥和尿素各30—50g。做好苗床培肥和苗期肥水管理工作,促控結合,使秧苗達到壯秧標準。

(3)適時播種和移栽。馬站鄉(xiāng)水稻播種時間為清明節(jié)至谷雨節(jié)令;移栽時間小滿至芒種節(jié)令,秧齡掌握在45—50天左右(葉齡4.5—6葉)移栽。移栽前2—3天用殺菌劑和殺蟲劑混合噴施防治螟蟲和苗瘟。

(4)栽插方式和密度。通過多年實踐采用寬窄行拉線條栽方式(雙行條栽)或拉線擴行條栽(寬行窄叢)增產效果明顯。雙行拉線條栽:株行距為(3寸+7寸)×5寸或(4寸+6寸)×6寸;單行條栽:行叢距8×3.5—4寸。每畝栽2—2.2萬叢,每叢栽帶蘗壯苗2苗,畝栽4—4.5萬苗。做到肥田適當稀植,瘦田適當密植,秧苗帶土移栽時,要求秧苗淺插、直立,減少根系損傷。

(5)科學配方施肥。施肥的原則是:重施有機肥,適施化肥(在化肥施用中應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根據(jù)馬站氣候特點,前期秧苗一炮轟起,后期一般不宜施穗肥,只能看苗情輕施穗肥,用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壯粒肥。大田畝施農家肥1000—1500kg,水稻專用復合肥40—50kg?;蚰蛩?0kg,普鈣25—30kg,鉀肥5—7kg做底肥。移栽后3—5天結合化除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做分蘗肥。

(6)科學管水,合理灌溉。淺水栽秧,薄水分蘗,移栽后25—30天,最高莖蘗達預定指標后,撤水曬田,控制無效分蘗。抽穗揚花期保留淺水層,后期干濕交替,以水調氣保根系。成熟收割前一星期斷水。

(7)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①抓好種子的藥劑處理,播種前曬種1—2天,每5斤種子用施百克或浸種靈2—5毫升,2000—3000倍液浸種72小時;②移栽前2—3天追施送嫁肥和噴施送嫁藥。畝施尿素7—10公斤,同時用特殺螟、三環(huán)唑等藥劑兌水噴霧一次;③大田移栽后,在分蘗盛期綜合防治稻瘟病、稻飛虱、稻螟蟲等病蟲害,孕穗后重點加強稻螟蟲和穗莖瘟的防治。

(8)適期收獲。收獲前7-10天排除大田積水,利于收割,做到九黃十收,豐產豐收。

2.玉米關鍵栽培技術

(1)因地制宜,選用良種。北玉16、20號,雅玉88、889號,遼單527號,海禾30號,旭玉808,昭陽4號等。

(2)適時播種,保證合理的群體結構。播種期3月10日-4月5日,具體為云華上五村在3月10日-20日播種,下三村3月20日-4月5日播種。栽培方式統(tǒng)一采用拉線單行或地膜雙行條栽,單行單株條栽,行距2.7尺,株距6寸,密度3700-3800株;地膜雙行條栽行距3.6尺,株距8-9寸,密度3800株。

(3)合理施肥,及時中耕管理。雜交包谷屬高投入、高產出的品種,施肥量一定要足,要求底肥畝施廄肥1500-2000kg,鋅肥1kg,普鈣或鈣鎂磷30-50kg,最好兩樣混用,數(shù)量各半,尿素5-10kg;或用騰產復合肥30-40kg加尿素8-10kg做底肥。苗肥結合第一次中耕,即鏟包谷時畝施尿素10kg;拔節(jié)肥即大喇叭口期結合第二次中耕(堆包谷)畝施尿素15-20kg。

(4)及時防病、防蟲。玉米大、小斑?。杭訌娫耘喙芾恚绮ピ绻?,增施有機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強中耕、排水等田間管理,以增強植株抗病力。藥劑防治主要是預防,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90%代森錳鋅800倍液,每畝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噴1次,共防2-3次。 玉米銹病 :合理施肥,施用磷鉀肥;發(fā)病初期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發(fā)病重時隔15天再噴1次。地老虎:可用來福林、功夫或速滅殺丁兌水在包谷出苗時,利用傍晚進行噴霧防治。玉米螟及粟穗螟:玉米螟可用呋喃丹在大喇叭口期每株5-7粒放入喇叭口進行防治。粟穗螟可在天花抽出后用功夫、來福林等殺蟲劑兌水噴霧防治。

(5)適時收獲,做到九黃十收。收獲做到“九黃十收”,收后及時剝除苞葉,采用4—6穗結團垂掛晾曬,避免因收獲剝苞葉不及時造成霉爛捂壞,做到豐產豐收。

3.大麥關鍵栽培技術

(1)選用良種。通過前幾年的示范推廣,目前在我鄉(xiāng)表現(xiàn)較好的高產、耐寒、抗病、生長整齊的品種主要是云大麥2號、94DM3、V24、保大麥8號、保大麥13號、騰云麥4號等品種。

(2)適時播種。馬站鄉(xiāng)推廣的啤飼大麥品種屬中早熟品種,但比本地老品種大麥生育期稍長,最佳播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對難于犁耙的田塊,可采用板墑麥,搶節(jié)令播種。

(3)堅持種子處理,藥劑拌種。近年來,隨著啤飼大麥面積的擴大,大麥黑穗病及條紋病日趨加重,因此,必須認真抓好種子處理,方法上采用播種前曬種1~2天,藥劑處理種子為每10千克種子用6%立克秀5ml兌水濕拌種(1千克種子0.15千克水),15%粉銹寧(1千克種子2克藥)濕拌種,種濕即可,種干即播。

(4)提高播種質量,抓好合理密植。堅持分墑條播,均勻蓋土,保證出苗,多棱大麥8~10千克/畝,二棱大麥10~12千克/畝。多棱品種基本苗每畝12-15萬左右,每畝有效穗35—40萬左右;二棱品種每畝16-18萬左右,每畝有效穗50—65萬。板墑麥2m開墑,溝寬0.3m,凈墑面1.7m,溝深溝直、墑平土細,拉線條播,每墑種6行,行距28㎝左右。碎墑土蓋麥或起溝土蓋麥,種肥入土、減少露種、露肥;泡墑麥(犁耙后種植)理墑跟溝條播或起溝條播,減少起溝撒播,杜絕撒播畜耙或撒播機耙,凈墑面1.7~2m為宜 ,滅三子(深子、露子、叢子)、促苗早、苗全、苗齊、苗勻。

(5)科學施肥。以中等肥力田塊而論,畝施腐熟廄肥1500~2000公斤作底肥,尿素18~24千克,普鈣30~40千克,硫酸鉀6~10千克;分蘗肥尿素12~15千克,拔節(jié)肥尿素5~10公斤;抽穗后用磷酸二氫鉀加尿素兌水噴施1—2次,每次每畝用磷酸二氫鉀4市兩加尿素1斤兌水二噴霧器進行噴施,以增加結實率提高產量。

(6)搞好排灌。大麥根系分布較淺,過干過澇均不利于根系正常生長,因此,在正常情況下要適時灌好出苗、分蘗、拔節(jié)孕穗和抽穗灌漿水,做到速灌速排。

(7)加強病蟲草綜合防治,搞好田間管理。首先是作好麥田化除,清除雜草為害。雜草2—3葉期畝用25%高效異丙隆加50%撲草凈50克兌水60千克噴霧;其次是及時防治麥蚜和粘蟲。分蘗盛期、抽穗期、灌漿期畝用14%蟲蚜通殺100毫升(或索蛛)兌水45千克噴霧防治蚜蟲和紅蜘蛛三次;三是認真防治好條紋病和白粉病。

(8)適時收獲,作到八黃十收 ?大麥最佳收獲期為黃熟期,植株莖稈葉片枯黃,籽粒充實如蠟質,故又稱為蠟熟期,此時收獲千粒重高、蛋白質含量低,再者可避開雨水,做到豐產豐收。留種田黃熟中后期要認真去雜去劣,單打單收。

六、結語

通過近五年來水稻、玉米、大麥科技措施的改進,高寒冷涼地區(qū)農作物生產還有較大的增產潛力,只要品種對路,技術到位,生產水平還可較大幅度地提高。同時可以解決大、小春兩季矛盾,對提高高寒冷涼地區(qū)單位面積產量,穩(wěn)定糧食生產,促進農戶增收,確保糧食安全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大麥栽培技術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我的大麥哥哥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軍事文摘(2021年22期)2021-11-26 00:43:51
大麥蟲對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礦化作用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一季水稻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2
水稻花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00
對龍眼高產栽培技術的探討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班戈县| 大化| 个旧市| 盐山县| 洪江市| 治县。| 莫力| 新和县| 上蔡县| 家居| 泰安市| 泽普县| 鄂托克前旗| 蕲春县| 永州市| 靖远县| 濉溪县| 南城县| 体育| 赤城县| 万盛区| 仁布县| 宝鸡市| 青河县| 沙田区| 子洲县| 盐山县| 岳池县| 郓城县| 涟水县| 威远县| 柏乡县| 宁蒗| 环江| 沁阳市| 深泽县| 江安县| 馆陶县| 玉龙| 昌都县|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