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筆跡鑒定作為司法鑒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重要的證據(jù)調(diào)查手段。筆跡鑒定可以分為同源筆跡鑒定、偽裝筆跡鑒定、摹仿筆跡鑒定、左手偽裝筆跡鑒定等。筆跡鑒定樣本可以分為平時筆跡樣本和實驗筆跡樣本。筆跡鑒定樣本要經(jīng)過可靠性、可比性和充分性審查,并按照一定規(guī)則收集。這些問題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筆跡鑒定實務(wù)水平,對提高鑒定意見的科學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guān)鍵詞 筆跡 筆跡鑒定 樣本收集
作者簡介:王議晨,山東政法學院司法鑒定中心鑒定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痕鑒定。
中圖分類號:D918.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107
筆跡又稱“手跡”“手書”“墨寶”等,是人們借助書寫工具于承受客體上書或者畫時即書寫動作運行形成的文字符號形象系統(tǒng)。它是書寫人書寫習慣的反映,是書寫動作運動的產(chǎn)物。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摹仿筆跡、偽裝筆跡等情況,需要進行筆跡鑒定的案件也越來越多。所謂筆跡鑒定是指將存有爭議或者來源未知的檢材與來源已知樣本、檢材與檢材的筆跡特征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發(fā)現(xiàn)、確定二者筆跡特征的異同及其性質(zhì),進而得出是否為同一人書寫習慣反映的結(jié)論。筆跡鑒定作為一門科學,是文件檢驗鑒定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它通過兩部分筆跡之間的分析比較鑒別,得出是否是同一人筆跡的鑒定結(jié)論。筆跡鑒定結(jié)論是鑒定人員利用專業(yè)知識揭示證據(jù)材料的證明價值或?qū)Π讣C明材料作出的價值判斷。在筆跡鑒定實務(wù)中,理清筆跡鑒定及其樣本的種類,做好筆跡鑒定樣本的審查和收集工作,是做好筆跡鑒定實務(wù)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筆跡鑒定的種類
筆跡鑒定是司法鑒定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弄清筆跡鑒定的類別,可以根據(jù)不同類別快速找到正確的鑒定辦法。從實踐來看,筆跡鑒定一般分為:
(一)同源筆跡鑒定
同源筆跡是指同一人書寫的字跡,即多個筆跡均出自同一個人書寫習慣。同源筆跡的書寫特征具有穩(wěn)定性,書寫人的書寫習慣往往無法改變,例如行筆趨勢、筆畫搭配位置、書寫節(jié)奏、筆畫比例特征等書寫習慣都是固有的、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定的時間內(nèi)很難改變。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條件下,同源筆跡的穩(wěn)定性特征一般容易確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正常書寫條件下,即使書寫水平很高的人,采用相同書寫模式連續(xù)書寫相同字跡,其筆跡特征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別,這就是同源筆跡的可變性特征。因為一個人在書寫時,會根據(jù)大腦存儲記憶的字跡形態(tài)、筆畫、寫法、結(jié)構(gòu)、筆順、運筆動作等特征來完成書寫動作,這種記憶模式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但在寫作時也受手腕、手腕運動對筆跡的影響,致使筆跡在角度、弧度、力度、方向、位置等特征方面發(fā)生變化,這是同一書寫人在書寫習慣范圍內(nèi)自然發(fā)生的變化。所以在筆跡鑒定實務(wù)中,同源筆跡的案件仍需仔細辨別。
(二)偽裝筆跡鑒定
偽裝筆跡是指書寫人出于某種主觀動機,刻意改變自身正常的書寫特征和書寫習慣,采取與正常書寫不同的書寫手段、書寫方式形成的一種非正常筆跡。實踐中常見的偽裝手法有改變字跡書寫速度、改變形體、左手書寫、改變文字結(jié)構(gòu)、混合書寫、非正常工具書寫等。偽裝筆跡是書寫人書寫的筆跡,但是由于書寫人刻意改變自身的書寫習慣,故意隱藏自己的筆跡特征,再加上偽裝筆跡的手法多種多樣,導致寫出的字跡與書寫人平時所寫的筆跡有較大的改變,致使這類筆跡的差異點在實踐中有時難以認定,特別是書寫人懂得筆跡鑒定知識、偽裝手法高超的情況下,更加難以檢驗。但是由于書寫人刻意隱瞞書寫習慣,大多為了偽裝而偽裝,容易出現(xiàn)形快實慢、彎曲抖動等特點,按照一定科學原理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書寫人已經(jīng)定型的書寫習慣特征。
(三)摹仿筆跡鑒定
摹仿筆跡是指書寫人出于不良動機,以他人字跡為藍本,采用摹仿的方式形成的與被摹仿人相似的字跡,它同樣也屬于一種非正常筆跡。最常見的摹仿筆跡是摹仿簽名筆跡,即書寫人出于某種動機,刻意改變自己的書寫動作,摹仿他人簽名的書寫動作而形成的字跡。摹仿筆跡是筆跡鑒定實務(wù)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行為人在收據(jù)、借據(jù)、批示、合同、協(xié)議等文件上摹仿筆跡的情況屢見不鮮。因為摹仿筆跡需要書寫人隱藏自身書寫習慣,仿寫他人的書寫習慣,所以摹仿筆跡會出現(xiàn)抖動彎曲、形快實慢、布局反常等特點;而且與被摹仿人寫的字跡相比,會出現(xiàn)大同小異、在外形上機械重合等現(xiàn)象。
(四)左手偽裝筆跡鑒定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中國人一般習慣于右手寫字,但是也有的不習慣左手書寫的人,出于各種動機,故意利用左手書寫,掩蓋自己右手書寫所能反映的寫作習慣特征,這就是所謂的左手偽裝筆跡。由于書寫人左手寫字一般不適應(yīng)書寫規(guī)則,書寫動作協(xié)調(diào)性差,而且還受到視覺監(jiān)督矯正等因素的影響,左手書寫筆跡與右手書寫筆跡存在明顯的差異。盡管如此,人們大腦的生理仍然決定個體寫作習慣可以在左右手之間互換、轉(zhuǎn)移,左手偽裝筆跡必然會出現(xiàn)一些固有的特征,書寫水平較低者表現(xiàn)的更為突出。
二、筆跡鑒定樣本的種類、樣本審查及收集
筆跡鑒定樣本是指送檢部門提供給鑒定人的用以鑒別比較書寫人書寫特征的文字材料。它直接關(guān)系到鑒定結(jié)論的準確性和客觀性。在筆跡鑒定案件中,必須要有符合鑒定條件與要求的并且能夠與檢材進行比較的樣本材料。為了更好地研究筆跡鑒定樣本的審查及采集問題,有必要先研究筆跡鑒定樣本的類型。
(一)筆跡鑒定樣本的種類
筆跡鑒定樣本,又稱為筆跡樣本,是指在筆跡鑒定案件中,用來與檢材中的筆跡進行對比的被鑒定人書寫的筆跡材料。一般而言,檢材筆跡是有疑問的、未知的,有待于證實的,而樣本中的筆跡則是確定的、已知的,可以用來與檢材筆跡進行對比。按照一定標準,筆跡鑒定樣本主要分為平時樣本材料與實驗樣本材料。其中,平時樣本又分為案前樣本和案后樣本。
平時樣本,指被鑒定人在案件發(fā)生之前,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交往中形成中、不受外界條件干擾的正常書寫條件下書寫的筆跡材料。平時樣本分為案前樣本與案后樣本。案前樣本是指被鑒定人在檢材筆跡的形成時間之前寫下的樣本材料。這種樣本是書寫人采用正常書寫姿勢、書寫工具以及在正常心理、生理等書寫條件下形成的筆跡,能夠真實反映書寫人的書寫習慣與書寫技能,屬于價值較高的一類筆跡材料,也是筆跡鑒定實務(wù)中重點使用的一類筆跡。案后樣本是指被書寫人在檢材筆跡形成時間之后的樣本筆跡材料。它是指書寫人在檢材筆跡形成之后,在日常工作、生活、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案后筆記樣本。
實驗筆跡樣本是指被鑒定人即書寫人依照檢材形成條件、書寫條件、檢材內(nèi)容等書寫的筆跡材料。實驗筆跡容易受書寫人主觀注意力的影響,書寫人容易偽裝,即使無偽裝的故意,由于緊張等因素可能導致書寫人不能完全表露自己的書寫習慣。
(二)筆跡鑒定樣本的審查
并非被鑒定人書寫的全部材料都能作為樣本材料,只有合格的樣本材料才能與檢材做比對。為了保證收集的樣本能夠與檢材做比對,必須對樣本材料進行條件審查。筆跡樣本材料需要做如下審查:
1.筆跡樣本材料的可靠性審查。筆跡樣本材料的可靠性亦稱筆跡材料樣本的真實性,是指筆跡樣本來源是否可靠、真實及是否在正常書寫條件下書寫??煽啃詫彶榘▋蓚€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筆跡樣本要求是書寫人親筆書寫形成,不是他人書寫,不得張冠李戴,以防出現(xiàn)樣本錯誤、鑒定誤檢的情況。二是樣本筆跡的書寫應(yīng)為正常筆跡,即在正常書寫條件下,書寫人以平常心態(tài)書寫的筆跡樣本材料,不屬于偽裝筆跡,這樣才能反映書寫人的真實書寫習慣。在筆跡鑒定過程中,保證樣本筆跡的可靠、真實,對于得出精準鑒定結(jié)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筆跡樣本材料的可比性審查。筆跡樣本材料的可比性是指以筆跡檢材為基礎(chǔ)的、能夠與檢材作比對的、在書寫質(zhì)量方面能與檢材盡量接近的筆跡樣本材料。它要求樣本材料不僅要有檢材中出現(xiàn)相同的單字、筆畫、部首,最好還要與檢材書寫的時間、條件相近。它們具體可以表現(xiàn)為“八同——同字、同體、同時、同速、同工、同材、同位、同式”①,樣本越接近“八同”條件,說明樣本的質(zhì)量越高。筆跡樣本材料的可比性是評價樣本質(zhì)量高低的主要依據(jù),也是樣本符合質(zhì)量要求的根本條件。
3.筆跡樣本材料的充分性審查。筆跡鑒定過程中,在要求筆跡樣本材料保證質(zhì)量的同時,同樣需要一定的樣本數(shù)量和種類。就平時筆跡樣本而言,最好擁有書寫人在不同歷史時期書寫的自然筆跡樣本,特別是與檢材同一時期的案前、案后樣本。在具有自然筆跡樣本的同時,還同樣需要實驗樣本。這樣可以充分反映出被鑒定人的書寫習慣與書寫特征,從而保證鑒定結(jié)果的準確性與科學性。
(三)筆跡鑒定樣本的收集
1.案前筆跡樣本收集。案前筆跡樣本的收集,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是向書寫人單位借用可能留有書寫人在工作中形成的筆跡材料,如個人檔案、有其簽名的合同、答卷、總結(jié)、會議記錄、匯報等,再如留在銀行的存款單、支票、取款單及有其簽名的各種票據(jù)。二是可以收集書寫人在平時生活交往中書寫的筆跡材料,包括日記、筆記本、電話本、個人借條、記帳單、欠條、信件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對公案件中,采納收集的案前筆跡樣本,需要經(jīng)過鑒定案件雙方當事人的同意,有一方不同意均不可采用。
收集筆跡鑒定樣本時,要標記清楚哪些筆跡是被鑒定人書寫的,哪些可以作為筆跡鑒定樣本使用。案前筆跡樣本一般是在正常條件下正常書寫的樣本,存在偽裝的情況較少,具有較高的采信價值。案前樣本與被鑒定檢材上標記的時間不能相差太遠,這樣才能提高案前樣本的鑒定價值。
2.案后筆跡樣本收集。案后筆跡樣本是指在檢材標時的時間之后,被鑒定人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交往中書寫的自然筆跡。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采集:一是與收集案前樣本的途徑相同,只是這些材料是檢材標時之后形成的。二是在不暴露收集筆跡意圖、被鑒定人沒有產(chǎn)生懷疑的情況下,通過正常的方式讓書寫人書寫一定的筆跡材料,這種案后樣本的價值雖然沒有案前樣本價值高,但也具備一定的檢驗價值。
3.實驗筆跡樣本收集。收集筆跡樣本時,首先應(yīng)爭取多收集案前樣本,即使收集的案前樣本很好反映了書寫人的書寫特征、書寫習慣,仍然需要收集案后實驗樣本,從而能夠更好地發(fā)現(xiàn)書寫人的筆跡特征與書寫習慣。提取實驗樣本應(yīng)該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案后實驗樣本須由鑒定人親自收集。鑒定人要根據(jù)案后檢材的書寫情況與條件,親自提取書寫人書寫的實驗樣本。在提取實驗樣本過程中,應(yīng)當保留完整的視頻資料,有人在場見證,防止書寫人矢口否認。二是收集書寫人的案后實驗樣本要采取聽寫的方式,或者采用抄寫相關(guān)字跡的方式,這樣能夠保證書寫人不會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去偽裝自己的筆跡,從而提高鑒定質(zhì)量。
綜上,在筆跡鑒定實務(wù)中,筆跡鑒定的不同種類雖然具有不同的特點,但所有的筆跡鑒定樣本都要符合可靠性、可比性和合法性審查條件,同時針對不同的筆跡鑒定樣本,可以采用不同的收集途徑。這些問題的研究,對于不斷提高筆跡鑒定實務(wù)水平大有裨益。
注釋:
①王圣江.筆跡檢驗理論與實務(wù)探究(第1版)[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群眾出版社,201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