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
弓瑞,筆名塞上公,山西朔州人,齋號若云軒,現(xiàn)居江蘇。山東師范大學書法專業(yè)畢業(yè),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在軍隊長期從事文化工作,多次立功受獎,被評為書法篆刻創(chuàng)作先進個人。長期傾力于金石書法,對李瑞清金石書派的研究與實踐用功尤勤,師從金石書派傳人之一、游壽先生弟子王立民老師研習金石書法。以“求篆于金,求隸于石”為指導,廣臨《張遷碑》《石門銘》《鄭文公碑》《張猛龍碑》等漢魏名碑,由此上溯三代金文,遵循李瑞清先生“大器立其體,小器博其趣”之教,對《毛公鼎》《散氏盤》《大盂鼎》等西周重器臨池不輟。多年來,秉承“以碑化帖、碑帖融合”之書學理念,進行書法探索與實踐。作品散見于《中國書法》《書法》《書法報》等刊物。
與弓瑞兄相識,是因為我們共同的雅好——金石書法。
我在2012年拜識了“金石書派”第四代主要傳承人之一的王立民先生,從此便關注先生的博客。其時,先生的博客經(jīng)常轉發(fā)一位名為“塞上公”者所臨大篆,細觀其用筆,線條渾厚,結構奇古,生機盎然。
我在內(nèi)心深處便也暗暗記下“塞上公”這個名字。
就這樣,日復一日,直到去年,我和弓瑞兄有幸相見相識,才知他就是傳說中的“塞上公”。他已拜在立民先生門下,成為立民先生的弟子,潛心于書藝,兼及傳拓。
而我,也由此更加關注弓瑞兄,較諸以往,似多了幾分親切感。兄夙契金石,崇尚金石氣、書卷氣,其書直溯三代金文,遵循師祖梅庵李瑞清先生“大器立其體,小器博其趣”之教,廣臨《毛公鼎》《散氏盤》《大盂鼎》等;又于《張遷碑》《石門頌》《鄭文公碑》《張猛龍碑》等漢魏碑刻用力甚勤,并取法于“金石書派”之三代先師,顫澀含勁健,古拙蘊天真。
近觀弓瑞兄臨太師夏廬胡小石先生書,縱橫欹側,搖曳多姿,如繁星麗天、氣象萬千。用筆以中鋒為主,間以側筆取姿,大得異趣,兄于金石書風,可謂深有領會。
“金石書派”鼻祖梅庵李瑞清先生有云:“求篆于金,求隸于石,神游三代,目無二李?!痹诋敃r不啻為振聾發(fā)聵之論,可謂高屋建瓴。學書應自篆入,取法三代金文,得其用筆;繼通隸書,求之于漢魏碑碣,以存風神骨力;復以碑化帖,碑帖融合,而見筆墨之情趣也。
弓瑞兄山西人,現(xiàn)客居高祖故里徐州,徐州即為古之彭城,古跡甚多,而弓瑞兄又為嗜古之人,習書之余,傳拓怡情。我見他經(jīng)常在微信朋友圈發(fā)一些傳拓作品,以兩漢畫像磚、畫像石為主,或為生活場景,或為祭祀儀式,栩栩如生,恍若古人再現(xiàn)。
我個人以為,畫像磚、畫像石表達了古人的神道設教觀念。一如《周易·觀卦》中所云:“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p>
縱觀歷史,身為金石書家者必為好古之人,而弓瑞兄即為古意醇厚、古道熱腸之人,虔誠事師,虔誠為藝,虔誠做人。
古意本天然。如今的書法,雕琢過甚,設計的東西太多,反而沒有了本來的味道,失去了真性情。清人劉熙載有云:“書者,如也。如其才,如其志,如其學,總曰如其人可也。”
書者如人,應見其本色當行。
弓瑞仁兄,書存金石氣、書卷氣,一如其人:謙謙君子,溫文爾雅。
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
2019年2月27日于粟末樓頭瑾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