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曉輝
莎士比亞說,生命的豐盈在于慈悲和愛心,它能使平凡人成為不朽的燈塔。
近日,一對普通夫妻的故事暖哭了無數(shù)網(wǎng)友: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16年來在露天小巷里,給癌癥患者家屬提供爐灶和廚具,患者家屬每做一道菜只收取1元爐具費(fèi),大家稱這里為“愛心廚房”“抗癌廚房”。
萬佐成說:“能讓患者家屬更方便地護(hù)理病人,我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我們最大的快樂,就是看到病人和家屬重拾信心的笑容?!?/p>
想吃啥菜就到這兒來做
南昌市青山湖區(qū)一條小巷里,一對頭發(fā)花白的夫妻正在水池邊麻利地清洗著20多口高壓鍋。一場大雨倏然而至,兩人又忙不迭地給巷子里20多只煤爐撐起大帆布傘。這兩人正是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老兩口今年已經(jīng)60多歲。通常,他們凌晨3點(diǎn)多就起床炸油條,之后一邊賣早點(diǎn)一邊給20多只煤爐生火、幫著病人家屬做飯、刷洗鍋碗瓢盆,一直忙到晚上10點(diǎn)才回家休息。
辦愛心廚房,是從2003年12月開始的。那天上午,萬佐成和妻子在巷子里賣完早點(diǎn)準(zhǔn)備收攤回家時,一個叫小嵐的女孩跑過來,怯生生地問道:“叔叔阿姨,能借你們的爐子炒個菜嗎?”夫妻倆異口同聲道:“可以,可以。”
小嵐媽媽患了癌癥,正在附近的腫瘤醫(yī)院治療,手術(shù)后正在化療,一直沒有胃口。那日,聽說媽媽想吃個自炒的菜,小嵐趕緊去臨近的餐廳借爐灶用都被拒絕了,最后一直找到了萬佐成夫婦這里來。
小嵐的孝心讓萬佐成很動容,答應(yīng)她往后都可以來這兒借用爐灶廚具。回到醫(yī)院后,小嵐把遇到好心夫妻的事告訴了病友和家屬們,第二天,三個病友家屬紛紛拎著菜和佐料去借萬佐成夫婦的爐子用。再后來,大家口口相傳,每天來這來排隊炒菜,成了小巷里一道獨(dú)特的風(fēng)景。
填飽了胃還要溫暖心
2004年正月初三,南昌下起了大雪,萬佐成和熊庚香收拾好爐灶準(zhǔn)備走訪親友拜年,剛到巷口,幾個病人家屬便迎了過來,驚喜地說:“太好了,大哥大姐還在呢,我們今天的飯菜就有著落了?!?/p>
一問才知,有的病人因住院治療,沒辦法回家過年。而醫(yī)院的食堂和周邊的餐廳都關(guān)門了,成天只能用微波爐湊合下些面條吃。萬佐成不忍心拒絕家屬們的請求,說:“我去家里拉煤球生火,你們?nèi)コ匈I菜吧!”
中午,老兩口燒旺了4只煤爐,家屬們忙活著做菜燉湯,飯菜的香味一點(diǎn)點(diǎn)彌散在冰天雪地里,一位家屬激動地抹著眼淚說:“今天總算有點(diǎn)年味兒了……”
整整一天,老兩口心里五味雜陳。因為大年三十晚上吃團(tuán)圓飯時,他們已經(jīng)答應(yīng)兒女關(guān)閉這個露天廚房了,好好在家休養(yǎng)身體。但一想到病人家屬在巷口雪地里翹首期盼的眼神,他們的心就生疼。
正月初八一早,老兩口正在巷子里炸油條時,來了一個叫李翔的病人,一見到夫妻倆就緊緊擁抱著他們哭了起來。萬佐成趕緊輕拍李翔的背安慰道:“你放松心態(tài)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其實很多疾病都是被嚇嚴(yán)重的?!?/p>
李翔這才擦擦眼淚,笑道:“我是來謝謝大爺大娘的!其實我很樂觀,倒是我娘,整天愁眉苦臉。但自從她上這兒炒菜后,變得樂觀開朗起來,因為有機(jī)會找你們說說心里的壓抑和痛苦。病人家屬們都說,這里就是一個‘抗癌廚房??!”
李翔的一番話,讓老兩口的心為之一顫。原來看似簡陋的廚房在病人家屬心中這么重要。夫妻二人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廚房開下去,既要溫暖大家的胃,還要溫暖他們的心。
漸漸地,萬佐成夫婦的愛心事跡傳遍了整個南昌城,附近幾家醫(yī)院的病人家屬紛紛前來借爐炒菜煲湯,每天最多時有三四百人,7只煤爐不夠用了,老兩口又拿出省吃儉用攢起來的積蓄,添置了20只煤爐和不少廚房用具。
咱們是一輩子的朋友
夫妻二人真心付出的同時,也收獲了不少感動和友誼。
萬佐成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寫了2000多個電話號碼。這些號碼都是病人和家屬留下的,他們熱情邀請夫妻倆去家里玩,走時還叮囑 “需要幫助時,一定要告訴我們”。16年來,一直不斷有病人送禮物給萬佐成夫婦。一位東北病人來醫(yī)院復(fù)查時,特意從老家給他們帶來了特產(chǎn)木耳和香菇;一位內(nèi)蒙古病人給他們寄來草原上的牛羊肉;一位廈門病人專程給他們送來了海產(chǎn)品……
熊庚香說:“為了治病,他們已經(jīng)花費(fèi)了很多積蓄,我們實在不忍心收禮物,但又盛情難卻。他們說,患難見真情,咱們是一輩子的朋友?!?/p>
前段時間,一位山東病人來南昌復(fù)診,特意帶了一箱蘋果和大紅棗給他們,老兩口卻不記得對方了。對方難過地說:“我是陳波??!你們怎么把我忘了?你們幫了我那么多……”
經(jīng)陳波一提,老兩口才想起來。一年前,身患肺癌的陳波一人來南昌求醫(yī)。陳波經(jīng)濟(jì)條件很差,為了節(jié)約每一分治病錢,他每天都到巷子里來做一日三餐。他每頓只炒一個素菜。因為缺少油水,本就生病的他,臉色顯得更加憔悴。老兩口很同情他,就隔三差五地買些肉和魚做好給他吃。
像陳波這樣的病人,老兩口會經(jīng)常給予照顧,不僅讓其免費(fèi)使用爐具,還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
萬佐成說:“自從我們決意把這個廚房做下去后,兒女就慢慢接受了,如今一到周末,兒女們就到巷子里來幫忙。我們的廚房雖小,但一爐火一把柴也能‘燃起愛心,這樣我們也就滿足了。”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劉雪薇 12400761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