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號(外號),指除人的本名以外,別人根據(jù)他的某些特征另起的別名。起綽號是學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班級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大約有95%的同學被別人起過綽號。因此,本節(jié)課通過引導學生認識貶義綽號給人帶來的煩惱,使他們學會解決人際關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對象】
小學四年級。
【教學目標】
1.理解貶義的綽號會傷害同學并給同學帶來煩惱。
2.學會運用換位思考的方法,避免給同學起貶義的綽號。
3.面對自己的綽號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教學準備】
PPT、卡片、音樂、便利貼、錄音、視頻等。
【教學過程】
一、了解綽號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一起玩?zhèn)€游戲,看看誰的反應迅速,怎么樣?
(PPT呈現(xiàn)游戲規(guī)則:
同學們先全體起立,老師會喊植物或動物的名字,當喊到植物名字時,請同學們將雙手上舉;喊到動物名字時,請同學們將雙手平舉。老師的節(jié)奏會逐漸加快,在這中間做錯動作的同學請自覺坐下,經(jīng)過幾個回合后站立人數(shù)最多的小組獲勝。)
同學們聽明白了嗎?游戲開始。
(生做游戲。)
看來,大家玩得都很開心,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領略到了大家的反應速度,真的很棒!掌聲送給我們自己。其實,在自然界中,動物有自己的名字,植物有自己的名字,我們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名字。
請問你叫什么名字啊?
生:我叫李文靜。
生:我叫王海博。
……
師:生活中,有些人不僅只有名字,還有綽號。如,劉翔,因為他跑得快,人們給他取了個綽號叫“飛人”;李逵,因為他長得黑,并且做事速度非常快,所以,人們給他取了綽號叫“黑旋風”。再比如,朱之文,一位農(nóng)民歌唱家,演出時經(jīng)常穿件軍大衣,所以,我們給他取了個“大衣哥”的綽號。
(師邊說邊出示PPT。)
大家看,這些綽號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這些綽號都是根據(jù)他們的特長或長相來取的。
生:這些綽號也代表了人們對他們的喜愛。
師:這些綽號聽起來怎樣?
生:這些綽號都很好聽。
師:是啊,這些綽號是根據(jù)他們的特長、特點或者優(yōu)點所取,是好聽的、充滿善意的,同我們的名字一樣,也寄托著人們對他們的尊敬和贊美。不過,有些綽號,卻給人帶來了煩惱。前幾天老師在“知心姐姐”信箱中收到了一位同學的來信,想聽聽這封信嗎?
(PPT播放配有動畫的錄音:
我叫曉敏,今年13歲,平時我不愛說話,今天我卻要和你說說我的煩惱。每當我想起這件事,就感到痛苦不堪,甚至有些怕到學校。由于我長得很胖,同學們給我取了個很難聽的綽號,叫“肥豬”。有一次,在美術課上,老師在畫板上畫了一頭豬,全班同學哄堂大笑,邊笑邊偷偷地看我,我的臉頓時通紅,覺得難過極了。下課后,同學們就看著我,指著畫板大叫:“大肥豬!大肥豬!”我又生氣又傷心,哭著沖出教室。我每次聽到同學叫我這個綽號,總躲在無人的角落里偷偷哭泣:“天??!為什么要給我取這個令我痛苦的綽號啊!”我恨那些給我取綽號和叫我綽號的人,肥胖又不是我的錯,你們?yōu)槭裁匆形曳守i???)
同學們,聽了這封信,你們想到了什么?
生:曉敏一定很傷心。
生:我想到我自己,也因為胖,同學們都取笑我,叫我“大胖子”。
生:我想這些同學也太可惡了,曉敏不就是胖點嘛!也不用這樣欺負人吧!
師:是啊,不雅的綽號傷害了曉敏,給曉敏帶來了揮之不去的煩惱!
二、感受綽號
師:別人給你們?nèi)∵^什么綽號?聽到別人叫你們這樣的綽號,你們的心情是怎樣?請你們借助手中的彩筆在這張圖畫紙上畫出自己的心情。它可以是個事物,也可以是個景物,你們想象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音樂輕輕響起,學生畫心情。)
誰來談談自己的畫,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我畫的是一顆碎了的心,因為我從小近視眼,帶著眼鏡,同學們總是嘲笑我,我心里特別難受,我討厭這些同學。
(師走上前去,拍拍肩膀,擁抱一下。)
生:我畫的是太陽和小樹,因為我特別喜歡唱歌,也經(jīng)常在歌詠比賽中獲獎,同學們都叫我“百靈鳥”,我特別開心,我長大了想當一名歌唱家。
師:感謝大家的分享??磥?,有些綽號給我們帶來了煩惱。前一段時間,青島市北區(qū)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由綽號引發(fā)的校園重傷害案。我們一起看看。
(視頻播放案件:
小張和小黃是大學同學,曾做過兩年的室友,感情很不錯,小張表示最受不了的是小黃經(jīng)常叫他的綽號“蛋蛋哥”。在一次活動中,小黃又不停地叫小張的綽號,于是倆人毆打在一起,小張拿起磚塊打他,經(jīng)同學勸阻,倆人分開了,但沒走多遠,小張撿起地上的啤酒瓶子,用酒瓶的斷茬捅在小黃的頸部。小黃因傷勢過重被送往醫(yī)院,變成了植物人,小張也因故意傷人罪被判重刑。)
同學們,看了這段視頻,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太可怕了!
生:太嚇人了!
師:是啊,一句綽號,竟引發(fā)了血案。此時此刻,你們想對成為植物人的小黃說點什么?
生:我想對小黃說,小張不喜歡你這樣叫他,為什么還一直叫呢?
生:我想對小黃說,如果別人叫你的綽號,你會不會也很生氣?
師:剛才幾位同學的發(fā)言,其實都運用了一個很重要的人際交往技巧—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他人的感受,這就是換位思考。
(PPT展示換位思考的方法:
第一步:假如我是他,我會怎么樣?第二步:假如我是他,我會怎么想?第三步:現(xiàn)在我該怎么做?)
如果小黃也能換位思考下,也許這一幕根本就不會發(fā)生了。想不想對小張說幾句話?
生:小張,你太沖動了。
生:小張,你不喜歡這個綽號,可以直接告訴他,但不要傷害他呀。
師:是的,沖動是魔鬼。假設一下,如果我們是小張,小黃知道我們不喜歡這個綽號,還一直叫,我們該怎么辦?
生:我會告訴小黃,如果你再叫,我們就斷絕關系。
生:我會告訴小黃,如果你再叫,我也叫你的或揍你。
生:我會告訴小黃,我特別不喜歡你這樣叫我。
師:還有其他方式嗎?
生:我會出去跑步,讓自己發(fā)泄出來。
師:是啊,不理會,找個時間跟小黃好好交流下,聽音樂、跑步……方法很多??傊?,我們要想辦法讓自己的內(nèi)心變得強大,坦然面對自己的綽號。
三、對待綽號
師:同學們,讓我們再看看自己手中的這幅畫,用心感受一下,有跟剛才畫畫時不一樣心情的嗎?請舉手。
(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同學舉手。)
請把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表達在這張畫紙上,請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顏色,你們可以在這幅畫上作一下修改,也可以在面紙的反面重新畫一幅畫。
(音樂響起,學生修改畫。)
誰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畫,說一下此時此刻的心情或感受?
生:我把碎心變成了一顆紅心,我現(xiàn)在覺得,其實別人嘲笑近視眼也沒關系,我就當作同學們對我的關心了。當別人嘲笑我時,我就不理他們,我看我喜歡的書,讓他們說去吧。
(同學們?yōu)樗Q起大拇指。)
師:同學們,這些畫見證了你們的成長,表明了你們的決心,我真為你們高興!此時此刻,你們最想對自己說一句什么話?請把它寫在你們手中的心形卡上。
生:我想對自己說,遇到事情要學會換位思考。
生:我想對自己說,遇到不開心的事,要找好朋友傾訴,讓自己開心起來。
(寫好的同學大聲讀出來,此時播放音樂《左手和右手》,然后依次張貼在美工紙上。)
師:同學們,如果說童年是一首歌,那么綽號就像一個音符,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也可能給我們帶來煩惱。衷心地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心平氣和地對待自己的綽號。來,同學們,讓我們手牽手一起努力,讓尊重多一些,讓快樂多一些!學會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今天的課就到這里,謝謝你們,你們每個人都是最棒的!
【教學反思】
綽號有褒貶之分,學生對綽號的態(tài)度也是褒貶不一,但班級內(nèi)大多數(shù)學生為此而煩惱。鑒于此,本節(jié)班會課我把重點放在“憂”上,通過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真誠的心理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團體互動,在活動中體驗、認識起綽號給別人帶來的影響,并努力解除貶義綽號帶來的煩惱。
上課伊始,我根據(jù)學生們的年齡特點,以游戲?qū)?,讓學生們放松心情。通過詢問學生的名字,讓學生們在和諧輕松的氛圍中完全放松。
在“知心姐姐”信箱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們都積極踴躍地發(fā)言,在學生說完這封信的感受后,我話鋒一轉(zhuǎn),順勢問學生們:“別人給你起過什么綽號,聽到別人給你起這樣的綽號,你的心情怎樣?”讓學生通過繪畫的方式,形象生動地表達出內(nèi)心的感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們都敞開心扉,表達出了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
在“我手繪我心”活動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都沒有任何的評價語言,有的只是理解與尊重。學生們的負面情緒如何宣泄呢?一段由綽號引發(fā)的校園重傷害案的視頻深深地觸動了學生們的心靈。在視頻呈現(xiàn)后,我讓學生們說感受,學生們深切地體會到綽號會給別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我又趁熱打鐵地提問,在這一活躍的氛圍中,學生們大量地運用“換位思考”進行情感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
接著,我又引導學生在通過解決現(xiàn)實中的問題來解決自身問題,還共同討論解決“怎么辦”的問題。剛開始時,在小組討論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多是采用回避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我對學生們這一方式進行肯定的同時,又啟發(fā)引導他們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于是,學生們廣開思路,想出了很多很好的方法,最終達到了助人自助的目的。
最后,我又通過“修改繪畫作品”“成長心語”這些活動,讓學生們把自己剛才的語言化為現(xiàn)在以及將來的實際行動。讓尊重多一些,讓煩憂少一些。
這樣的課堂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傾訴的空間,一個共同成長的空間。
當然,本節(jié)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一些負面素材如何巧妙地運用,值得我去繼續(xù)思考。如,在換位思考的時候,有學生說,如果小黃再繼續(xù)叫我的綽號,我也會叫他的或者揍他,當時我采用問質(zhì)的方法來處理,我覺得學生是強行接受的,效果不佳。我還需要提高在課堂上啟發(fā)、點撥、總結(jié)的能力,合理應對學生的現(xiàn)場反應,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有收獲、有進步!
【袁熙惠,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大北曲小學】
責任編輯︱?qū)O格格
讀者熱線:010-62027829
投稿郵箱:zgdy_diyixi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