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豐繁
摘 要:隨著電梯使用的不斷增多,電梯事故的不斷發(fā)生,政府和人們越來越重視對電梯安全事故的排查。本文就對電梯檢測檢驗內(nèi)容進行了簡要的說明。對電梯檢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討論,提出對其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并經(jīng)過電梯轎頂檢驗實例分析,提出有效地解決電梯轎頂檢測過程中的問題。
關鍵詞:電梯檢測;轎頂;管理;安全
1、電梯檢驗內(nèi)容概述
在進行電梯檢驗時,主要是通過檢測技術檢驗電梯的運行狀態(tài)、運行質(zhì)量以及各部件的性能是否正常,其中重要的檢測部位有電梯的導軌、驅動主機部分、電梯門系統(tǒng)、電纜磨損情況、電梯門鎖裝置、電氣觸點安全情況、制動器間隙、電梯限速器、電梯轎頂情況、安全鉗以及安全鉗制停距離等,而且要保證電梯懸掛設備以及隨行電纜的正常使用,才能排除電梯發(fā)生較大的安全事故。如果在檢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需要更換的零部件,在更換完畢后,要進行電梯試運行,當部件運行穩(wěn)定后再投入正式使用。
2、檢驗實例
對某電梯進行日常檢驗檢測中,對電梯轎頂進行檢驗,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
2.1 轎頂距離不達標
當轎廂在頂樓平層時,對重與緩沖器的垂直距離原則上要求的最大值為400mm(耗能型緩沖器)或者350mm(蓄能型緩沖器)。若對重完全壓在緩沖器上時,中一項或者多項不符合要求,即是頂部空間不足,需減低對重與緩沖器最大允許值。
對某電梯檢驗發(fā)現(xiàn)該電梯運行速度為:1.0m/s,配備的是聚氨酯緩沖器,緩沖器高度為80mm。在電梯平層時,轎頂部件(轎頂梁)與井道最低部件(鋼絲繩繩頭固定裝置)距離為520mm(如圖1所示)。
L3=0.720-0.350-0.072=0.298<0.335(m)即不符合L3≥0.3+0.035v2(m)的要求。故而該電梯的對重與緩沖器最大允許距離就不是350mm。
其最大允許距離為350-(335-298)=313(mm)。由此可得:當L3<0.3+0.035v2時,對重與緩沖器最大允許距離= 350-(0.3+0.035v2-L3)。(L1、L2、L4同理,緩沖器為耗能型時,350則改為400)不過,因井道極限,限位開關,對重與緩沖器最小允許距離不應太小。
2.2轎頂空間不夠
在電梯的設計、制造中,電梯轎廂側的反繩輪一般有兩種:轎頂和轎底。反繩輪在轎頂時會影響頂部空間,在轎底時會影響底坑空間。反繩輪在轎頂,轎頂梁把轎頂空間隔開,雖后面的空間相對大些,但S仍小于0.5m,即轎頂?shù)?.5m×0.6m×0.8m空間不能滿足(如圖2所示)。
該電梯通過移動轎頂護欄使得S等于0.5m,符合轎頂空間要求。但有些額載較小的電梯有出現(xiàn)轎頂梁與對重距離小于0.6,即轎頂空間滿足后轎頂護欄與井道運動部件距離不足0.1m。檢驗人員在安裝監(jiān)檢時應在安裝結束前提出整改,避免留下難以整改的弊端。
3、預防電梯檢驗中出現(xiàn)事故的安全措施
3.1提高檢驗方法的安全性
在進行電梯檢驗時,要注重對檢驗方法安全性的提高,尤其是在進行底坑檢驗時,檢驗工作人員需要進入到底坑進行檢驗,才能準確的測量出電梯轎廂緩沖器以及轎廂最底部的相關數(shù)據(jù)。在這個檢驗過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由于需要控制轎廂的下降速度,使轎廂底部正好能夠方便檢驗人員檢測,所以如果下降速度控制不好,將會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因此,類似于這樣的檢驗工作應盡早使用遙感技術進行操作,降低檢驗工作發(fā)生安全事故的幾率。
3.2提高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能力
在電梯安裝完畢后,都必須進行測試。在測試前,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如及時清理井身、設置警示標志等,防止有人或物突然進入測試區(qū)。同時,在測試期間,所有工作人員應撤離豎井和轎廂,以確保無人在電梯內(nèi)部。此外,如果在手動轉向檢查中發(fā)現(xiàn)堵塞問題,則無法進行試運行,待問題解決后,再進行測試運行。為了防止運動部件之間的剪切或擠壓,必須采用一對二的測量方法。即一人負責測量,另一人負責現(xiàn)場監(jiān)測。檢查中如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為提高測量精度,測量人員不應戴手套操作。
3.3制定合理的檢查計劃
合理的檢查計劃包括定期檢查實踐、檢查項目、檢查方法等,能夠及時消除電梯運行中的安全隱患,避免發(fā)生緊急故障時的嚴重傷害和損失,特別是對用戶生命安全的威脅。同時,在大面積維修電梯時,必須做好安裝、維修后的監(jiān)督檢查工作,并在各部件功能恢復正常后才能投入使用。如果電梯在發(fā)生重大危險、自然災害等事故時進行維修和檢查,或停止使用超過一年,則需要對電梯進行全面的重新測試,并在維護后重復測試,以確保安全,才能正常使用。
3.4注意對危險源的躲避
在電梯檢驗中有很多工作都存在危險性,如果不做好危險源躲避工作,將很容易對檢驗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脅。同時也要做好危險源預防工作,檢驗人員要通過日常工作總結經(jīng)常發(fā)生問題的危險源以及潛在未知的危險源,并事先制定危險應急預案,準備預防危險設施。如果工作人員在較為惡劣的環(huán)境中進行檢驗,工作人員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chǎn),不斷強化自我保護機能,避免安全事故對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的影響。
4結束語
電梯的使用安全性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和生產(chǎn)安全,因而提高電梯檢測的技術水平,是電梯檢驗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作為相關技術人員,要不斷深入學習,并要積極總結有效經(jīng)驗,通過檢驗檢測技術的創(chuàng)新,從而進一步實現(xiàn)電梯檢驗檢測質(zhì)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文韜.電梯檢驗檢測工作及檢測現(xiàn)場的安全管理[J].中國化工貿(mào)易 ,2015,31(34):231.
[2]賀杰.電梯檢驗檢測工作及檢測現(xiàn)場的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 ,2016,29(14):282.
[3]成卓.研究電梯檢驗過程中的事故傷害及預防方法[J].大科技 ,2017,27(18):218.
[4]林辰.關于電梯檢驗中控制系統(tǒng)常見問題及安全設置[J]. 科技與企業(yè) ,2016,24(5):189.
[5]張雨楓,鄒皓,嚴旸煬,等 . 電梯檢測中電梯運行共振原因分析 [J]. 軍民兩用技術與產(chǎn)品,2017,(18):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