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彬
我們東方人通常只會“喝湯”,從未有人說“吃湯”的,即使有“湯面”,也僅意味著帶湯水的面條。其實,湯仍舊是湯,面加入其中,如同吃飯時要拌著肉菜一樣。來到西方社會生活,看到洋人朋友煮的湯,居然可以用作正餐,并且還吃得飽,這又引起我躍躍欲試的興趣,回到家里就開始琢磨這道湯的做法。
這是一道意大利面湯,做法與我們平時煮的雜菜湯有異曲同工之處。主要特點就是將現(xiàn)有的各種瓜果、蔬菜切成小塊,一起放進鍋里面煮爛。但兩者也有很多不同:雜菜湯是湯水,味道往往略帶酸甜,用于餐前開胃;而意大利湯面是主食,所有食材煮在一起,為的是填飽肚子。
特別在四季分明的國家,到了冬天,如果要弄幾道菜的話,往往做好下一道菜時,上一道菜就冷了。而煮這道面湯,只需一次過煮一大鍋,就可以滿足全家人享用,最重要的是,它不僅非常美味,而且營養(yǎng)豐富,老少咸宜。
這道面湯沒有固定食材,打開冰箱,看能拿出什么瓜果和蔬菜,就拿出來。肉類方面也一樣,豬骨頭,花腩肉,光雞,板鴨,鮮魚等,都可以。視你當天是什么心情,就做怎樣味道的面湯,至于主食面的要求,則以小顆粒為好。如果家里只有長面條,可以將其剪成顆粒狀,或用通心粉,和我所選用的米形粉。
我喜歡雜菜湯的酸甜,所以,選材方面就一定要有番茄。番茄最好選未熟透的,購買時捏一下,身子比較硬的,煮出來就比較酸。
今天我的食材包括:紅蘿卜1條,芹菜2條,洋蔥頭2粒,蒜米2小粒,大蒜1顆,馬鈴薯1粒,番茄2粒,番茄膏2湯匙,雜豆(紅豆、觀音豆、眉豆等,清水煮熟)250 g,意大利米形粉1杯(分量視多少人吃),火腿肉500 g。
首先,煮一鍋上湯做湯底。將大約1 000 ml清水煮開,把200 g的燒豬骨放入開水中,再用中火煮45 min。在這過程中,我開始準備其他材料。先洗干凈食材,把所有的菜和瓜,全部切成顆粒狀。然后預(yù)熱一個湯鍋,放兩湯匙葵花油,再放進火腿肉炒香;之后加入洋蔥,芹菜,蒜米粒,紅蘿卜等,炒3 min,最后加入番茄膏,番茄粒,馬鈴薯,再炒3 min,炒好后放少許黑胡椒和鹽。
配菜炒好后,就要將煮好的上湯倒入湯鍋內(nèi),用猛火煮滾,之后降至中火,再煮40 min。如果覺得煮出來的湯比較濃,可以在加入意大利米形粉之前,先倒入一至兩杯清水,因為面需要吸水才能松軟,這樣再煮15 min,便大功告成。
吃的時候可根據(jù)個人喜好調(diào)味。這道湯很容易做,也很美味,還可以跟烤面包一起吃。如果想西餐味再地道點,不妨撒上一些奶酪粉,這樣湯味更加香濃。
小提示:1. 意大利米形粉做這道湯最合適,因為能與蔬菜融為一體,讓人吃得飽之余,還能品得出湯的韻味。
2. 我做這道面湯全部食材與分量,夠四人食用;
3. 滾湯之前,所有食材要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