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聞類作文
新聞是指新近發(fā)生的、通過新聞媒體及時準確的報道而為大眾所了解的事實。廣義的新聞包括消息、通訊、人物訪談和新聞評論等。消息是指簡要而迅速的新聞報道;通訊是指豐富具體而又翔實生動的新聞報道;人物訪談是指與新聞人物直接進行會話的報道;新聞評論是媒體就當前重大問題、新聞事件發(fā)議論、作解釋、提批評、談意見的一種論說文體。
新聞寫作首先要掌握相關的文體知識,如新聞的“三性”——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新聞結構分為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五部分;新聞六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等等。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寫作。
寫消息,首先要有標題,這一點自不必說。其次要有導語。消息的導語,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由消息中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或精辟的議論組成,以吸引讀者。平常所說的消息結構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導語常用的寫法主要有敘述式、提問式、描寫式、評論式、引用式等。再次要有主體,主體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寫作時要注意主干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最后是結語,即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話,一般闡明消息所述事實的意義,使讀者對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通訊分為人物通訊、事件通訊等。人物通訊以展示人物的事跡和表現(xiàn)人物形象為己任,其要旨就是把人物寫活,抓住人物的特點,寫出人物的個性。事件通訊以記敘事件為主,敘述要清楚,既要將事件的演變線索描述清楚,還要將事件的內在因果關系弄清,以事件發(fā)展來結構文章,在事件發(fā)展中去動態(tài)地表現(xiàn)人物,不必對人物作過多的精雕細刻,否則就會影響敘事的質量。
六、新聞(時事)短評
新聞(時事)短評是針對有關新聞報道或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新出現(xiàn)的某一方面的現(xiàn)象、問題而發(fā)表的評論。新聞短評在選題范圍、立論角度、篇幅規(guī)格等方面與社論、評論員文章相比,要短小單一得多。
新聞(時事)短評主要有以下特點:
1.立足于新聞報道或有關新聞事件
新聞(時事)短評對新聞報道有很強的依附性,一般是緊密配合新聞報道或當前的有關事件來進行評論,具有“緣事而發(fā)”的特點。它可以是對新聞事件的評析,也可以是對新聞作品的評析。
2.結構短小輕快
正是由于短評對新聞報道的依附性,因此才能“短”得起來——它沒必要再用大量的筆墨交代新聞事實,也沒有必要再去尋找論據(jù),因為新聞報道提供的新聞事實就是足夠的論據(jù)。另外,在寫作方法上,短評要求一事一議,主題、內容乃至行文的語氣都要集中,不能旁及過雜。正是由于短評的“短”與“輕”,才又促成了短評的“快”——極強的時效性。
3.落筆求實,立意求虛
每一則新聞短評都要從具體的新聞事實議起,必須“緣事而發(fā)”,力戒繞圈子、講空話套話,但一則成功的短評又絕不能“拘泥于事”而不能自拔,短評的論點從新聞報道中演繹出來,又高于新聞報道,甚至要強調一點角度,否則就變成了對新聞報道毫無意義的重復,不能很好地發(fā)揮短評的作用。
4.語言生動活潑
新聞短評與社論、評論員文章等相比,在語言上有自己的特點,短評可以寫得議論風生、形象幽默、活潑有趣,從而避免評論一貫“喜歡板著面孔說話”的特點。
寫好新聞(時事)短評應注意以下幾點:
1.依托新聞,深入開掘
新聞短評要力求能揭示出報道的深層意義,把新聞報道中的事實上升到理論高度來認識,要依托報道,又要高于報道,使讀者不但能夠了解事實,還能夠理解事實。寫作時要避免就事論事,不要讓短評成為對新聞報道的簡單重復。
2.選小角度,做大文章
新聞短評要想“短”,就必須選取小的角度,不能貪大貪多?!柏澊蟆笔侵缚傁肓⒋箢}、議大事,殊不知,“小題”同樣能“大作”,而且能作得實在,作得有理有據(jù);“大題”往往受篇幅的限制而作不好;“貪多”是什么都想談一下,想在一篇作文中解決許多問題,這也同樣是短評所忌諱的。寫短評提倡“抓住一點,不及其余”,什么都談,必然什么都談不好。
3.視角獨特,刻意求新
一篇能給讀者以啟發(fā)的短評,有時是得力于“深”,有時則得力于“新”,即視角新、見解新。有些評論也許未必有深度,但由于獨特的角度和見解,同樣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4.開門見山,長話短說
寫新聞短評一定要開門見山,長話短說,避免穿鞋戴帽,套話連篇。一篇短評開頭開得是否干凈利落、直奔主題,關系到整篇作文的結構是否輕便靈活。
5.不能寫成讀后感形式
新聞短評要側重于評述,而讀后感則側重于感想。
七、文學短評
文學短評,也叫鑒賞短文,一般只要求對具體的文學作品進行簡要的分析和評價,寫作時要以作品材料為依據(jù),緊扣作品,有的放矢,評析原文的主要內容、主題或特色。
寫作文學短評,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讀懂文本
賞析文本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對文本本身的鑒賞,是“以文論文”的一種賞析表達,它不在于讀文本以后的教育意義,也不在于對文本的延伸創(chuàng)作。所以,賞析是否正確,最關鍵、最重要的是讀懂文本。如果對所賞析的內容把握不準或理解失誤,就好比走路走錯了方向,賞析就無從談起了。
2.要準確切入
首先,要審清題干,理解題意,明確鑒賞要求;其次,要選擇一個切入角度。這個切入角度宜小、巧、新,要盡量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最能結合作品、最能深入闡發(fā)的題目進行寫作。
3.要符合規(guī)范
即符合文學短評的寫作模式要求,一般可按三步走:一是定調,即確立觀點,提出對作品的看法,最好能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對所選的問題能作總體評價,要力求新穎,發(fā)別人之未發(fā)或者比別人更深刻;二是摘要,就是摘錄原文中的一些詞句并進行分析論證。這要求筆墨集中,有理有據(jù),用極其有限的篇幅比較深入地評析作品,論證論點。摘要,可以是原文摘抄,也可以將原文內容進行概括性地轉述,最好采用述評結合的方法,述,要簡潔凝練,評,要恰到好處;三是整合,包括擬定標題,統(tǒng)一正、副標題,結合觀點加以分析,將論點、論據(jù)整理成符合要求的作文。
4.要運用術語
適當運用一些鑒賞術語不僅是文學鑒賞的重要標志,而且還有助于準確、簡潔、生動地表達鑒賞內容。術語使用得當,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鑒賞品位,另一方面可以給閱卷老師留下良好印象。
【王學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