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廣源
摘要:表情牽動著面部的各種變化,他是刻畫人物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面貌的關鍵,人物面部表情的各種動作都由肌肉得以表現(xiàn)而來。在肌肉學被應用于推銷,司法,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今天,我認為畫家也應對此有一定的了解,并從容的利用這些語言以便于在創(chuàng)作中準確的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這種科學的參考可以對人物畫中對傳神的追求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微表情;肌肉運動
中圖分類號:J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7-0161-01
一、面部肌肉與情緒的對應關系
(一)眼部傳達的信號
1.瞳孔擴張,在相同的燈光下,隨著態(tài)度和情緒從積極轉向消極瞳孔會由擴張轉向收縮,反之亦然。當人們處在興奮狀態(tài)中時,瞳孔會比原來的尺寸擴大四倍。并且當觀眾看到擴張的瞳孔時同樣會激起他們的積極情緒
2.眼珠的轉動,人們的眼球轉動能表達內(nèi)心所想。所以我們通過觀察他人目光的動向,可以解讀出他能在回憶某個看過的,昕過的,問過的,嘗過的,或是摸過的東西。這種觀察技巧是美國心理學家格瑞德和班德勒的研究成果。通常稱之為精神語言學程序學。
3.斜視,斜視的含義很豐富,如果人們的目光投向側方的同時,眉毛上揚或者面帶笑容就是有興趣的表現(xiàn)。如果斜視時伴隨著壓低的眉毛,緊皺的眉頭和下拉的嘴角,就表示猜疑,敵意或是批判的態(tài)度
4.輕抬眉毛,有意的提升眉毛的動作會帶來一種順從的感覺,尤其是女性在提升眉毛時可以巧妙的讓眼睛看起來更大,并讓眼睛的形狀趨向嬰兒眼睛的狀態(tài),當男人面對這種表情時會釋放大量的荷爾蒙
(二)各種微笑的不同
1.真笑與假笑的分別,人們在微笑時是由兩套肌肉組織控制的,顴骨為主要的肌肉組織可以使嘴巴微微咧開,雙唇后扯,露出牙齒,面頰提升,然后再將嘴角扯向眼角,而眼輪匝肌可以通過收縮眼部周圍的肌肉,使眼睛變小,眼角出現(xiàn)褶皺,即我們常說的魚尾紋。了解這兩套肌肉的功能對我們正確了解笑容十分有幫助,因為以顴骨肌肉為主的肌肉組織是受我們意識所控制的,也就是說當我們希望自己看起來友好時,即使沒有快樂的事情發(fā)生我們也會用意識命令這部分肌肉收縮,制造一種假笑。不過眼部周圍的眼輪匝肌則相對獨立于我們的意識之外,所以它呈現(xiàn)的笑容更發(fā)自肺腑
2.抿嘴笑,雙唇緊閉且往后拉,形成一條直線,完全看不見雙唇后的牙齒。女性在遇到不喜歡的而又不希望表現(xiàn)出來時通常會露出這種笑容。
3.歪臉笑,在一張扭曲的笑臉上,兩側的面龐表情正好相反,這種微笑往往在表達諷刺和挖苦
4.俏皮的微笑,微笑時雙唇緊閉,同時低下頭,歪向一側,并且斜著眼睛向上望,這種笑容不禁會讓人聯(lián)想到年少時候的心思暗藏,大多數(shù)情況下,女性會在喜歡的異性面前露出這種微笑,因為這樣很容易引發(fā)男性的保護欲,是極其挑逗性的信號。已故的瑪麗蓮夢露在塑造女性角色時非常善用這類表情
了解的這些以后我們就清楚了為什么有些作品中的人物笑容顯得非常有感染力,而有的笑容則顯得生硬,這些情緒都可以讓作者通過對眼輪匝肌和顴肌來幫助表達
二、肌肉學在造型中的應用
以肌肉學解析蒙娜麗莎面部表情的神秘之處:蒙娜麗莎這幅世界名作的神韻一直為人們所稱道,她神秘的讓人琢磨不透的微笑一直是觀者的焦點。我自身也對這幅作品有過多次接觸,當我第一次在小學課本中看到時只覺得她的微笑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并看不出其他的意思,而到了高中專業(yè)書中再看她好似多了一絲訕笑和輕蔑,再到大學階段每隔一段時間看她貌似都有不同的感受。直到我對微表情學說有了一定的研究后發(fā)現(xiàn)達芬奇在這幅畫中將代表各種情緒的細微肌肉運動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如上唇提肌細微上提給觀者一點類似輕蔑的感覺,放大的瞳孔給人慈愛,溫順的感覺,緊閉雙唇的微笑有類似抿嘴笑的感覺。達芬奇將這些典型的表情進行弱化和編排,好似將情緒色調的純度降低,一種“灰“色調的情緒將各種看似矛盾的表情和諧的統(tǒng)一到了一張臉上。
而通過觀者心情的變化,心智的不同則會在觀者的眼中主觀的放大某一種與自身呼應的情緒,原理如同將面積相同的色塊放在一起時,人們會根據(jù)當時的情緒或者喜好優(yōu)先注意到某一色塊,甚至主觀的認為某一色塊的面積較大。這種對情緒的編排往往來自于畫家的天賦或閱歷,而通過這種科學系統(tǒng)的肌肉學理解,可以更直接的加強這一方面技術的運用,再與繪畫技法相結合可以更好的在人物肖像繪畫中達到傳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