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藝昕
六月只有三十天,和大月相比,似乎顯得稍短了一些。陽光卻顧不得這些,在六月里布下青春的恩典,多少個激情與夢想在此燃燒。
六月,是隱匿著玉蘭香的圖騰。對于性子生冷的我而言,六月的熱量是由內(nèi)而外的,它有它的溫度,又沒有大暑小暑那般的熾熱。在我的意識里,六月似乎有點像白玉蘭,上海的白玉蘭如云似雪,壓得枝頭搖搖欲墜,她有她的貞潔,她有她的韻度,但她并不張揚。她和六月一樣有分量,六月里的這場考試,承載著青年人十幾年來的希冀,因著這些,我把她定義為六月的圖騰。
六月,是常青藤的靈肉。稼軒有言,“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yīng)如是”,我這樣期許著我所愛的六月,期待它能給予我眷顧,讓我“在叢中”笑逐顏開。也許,正是在這樣的愛與被愛之間,六月被溫潤成了一株常青藤,在我們的青春深處生長,我以一種不同尋常的心情等候它的到來,我很珍惜這種感覺,既像個猛士一般急切地盼望著高考的到來,又以居士的心態(tài)希望它來得慢一些甚至永遠不要來,這樣微妙的心態(tài)似乎矛盾,卻又能完成一種合理的自證。我想說的是,應(yīng)該去享受,以享受的心態(tài)去珍惜這種真實的內(nèi)心體驗,請永遠相信等待比相逢更富有色彩。
六月是太陽的兒子。高考對于我而言,也許不僅僅是一場考試,更是一場修行。在高考前的兩個月,我的外公如同落日一般墜入山谷,當我看到距離高考更近的朝陽時,外公卻再也升不上來了。在他走的前一天,我去看望他的時候,他握著我的手,跟我聊的話題就是“高考、大學(xué)和明天”,我出門的時候,外公讓我多坐一會兒,外婆說:“孩子還要高考”。外公說:“你快回家吧,大學(xué)我們天天視頻通話?!笨墒牵夤珔s不再有“明天”。我的高考沖刺是在對外公的祭奠中度過的,我看著外公那張微笑的遺像,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苦。
“當夏日午后的第一縷清風駐足于一中校園里之時,我們忽然發(fā)現(xiàn):我們就這樣畢業(yè)了,拍畢業(yè)照只需三秒,卻定格了高中三年,教室里的倒計時牌見證了我們高中最后的時光,也許下個夏天,教室里還會坐滿人,可不再會是你我……”,在畢業(yè)典禮上發(fā)言的時候我講著講著落下了眼淚。我想是因為,從那天起我結(jié)束了一個時代——校服時代,也終是抵達了那方心心念念處。
春天的黃浦江灌醉了東海之時,春風把我喚醒,讓我懂得:凡是心心念念的事兒都應(yīng)當珍惜一輩子,我們?yōu)榱烁呖紖群爸?,它依然成了我們生命里的年輪,年輪之心即是心心念念處?/p>
(編輯:關(guān)曉星)
評點:李新平
作者把“高考”與自己所處的時空并置起來,在理性地審視高考的同時,不乏瑰麗的比喻和想象,讓高考“有形”起來。另外,頗為難得的是,作者把高考與深切的生命體驗聯(lián)系起來,讓對高考的書寫變得“有格”。這樣“有形”而“有格”的書寫,讓我們看到了這類題材文章突破的一種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