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瑤
【適用話題】閱讀 亞洲知己知彼
猶太人有言:“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都在耶路撒冷?!币啡隼涫腔浇獭ⅹq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圣城,曾被視為世界的中心,既是無數(shù)人魂牽夢繞之地,也是文明沖突的戰(zhàn)略要沖。幾千年中,為了這塊圣地,戰(zhàn)爭無休?!兑啡隼淙辍分v的便是這座城市的故事,作者以時間順序,圍繞三大宗教對“圣城”的角逐,以幾大家族的興衰更迭為主線,講述了不斷易主的耶路撒冷城的前世今生。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nóng)民與音樂家,共同呈現(xiàn)出這座城市三千年的瑰麗歷史。
關于耶路撒冷,也不妨讀讀以色列作家奧茲的小說,城市的歷史打上了個人的印記,文學是另一扇洞察世界的窗口(本刊2018年第23期P74曾刊登《“我聊的一切都是關于愛”——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奧茲〈愛與黑暗的故事〉賞讀》介紹了奧茲的小說)。還有國內(nèi)作家云也退的非虛構作品《自由與愛之地》,記錄了他在基布茲“打工”的經(jīng)歷,呈現(xiàn)出今日以色列的另一種面相。
著名瑞典旅行家斯文·赫定(1865—1952)的《亞洲腹地旅行記》一書是暢銷世界的探險作品。斯文·赫定曾先后五次深入亞洲腹地,在新疆、西藏、中亞一帶游歷,留下不少傳奇探險經(jīng)歷。他熱衷于發(fā)現(xiàn)古代城市和文明遺址,其中最知名的便是發(fā)現(xiàn)震驚中外的樓蘭古城和羅布泊的確切位置,他所發(fā)掘的這片舊日絲綢之路景觀吸引了大批世界探險家、考古學家前往。在此期間,他也和中國科學家共同合作探索,對我國在戰(zhàn)亂年月中的文物保護有重要意義。在這本回憶錄中,曲折驚心的探險故事背后,徐徐展開的是一幅失落的中亞文明畫卷。
蔣彝(1903—1977)是位傳奇人物(本刊2018年第1期P74曾刊登《愿被世界留戀,誓與平凡為敵——“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蔣彝逝世四十周年紀事》介紹了他的傳奇一生),他的“啞行者游記”系列在國外影響甚廣,《日本畫記》是其中一部。20世紀60年代,蔣彝行至日本,且游且記且畫且詩,足跡甚至遠超大多數(shù)日本國人之所及。雖僑居海外多年,但蔣彝依舊保持著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紀行方式,筆下是被文人趣味浸染過的日本文化。
關于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風味,幾部經(jīng)典當然也可供反復咀嚼,如紫式部之《源氏物語》、清少納言之《枕草子》(本刊2019年第4期P73曾刊登《風從哪頁吹起,便從哪頁讀起——日本古典文學雙璧之一〈枕草子〉賞讀》介紹了這本書)、川端康成之《古都》等,皆是明寂有致的畫卷。
諾獎獲得者奈保爾是很多人熟悉的印度裔英國作家,殖民地身份認同一直是其繞不開的問題意識。20世紀60至90年代,他在自己三次重返印度的基礎上,陸續(xù)寫成“印度三部曲”(《幽暗國度》《印度:受傷的文明》《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這也是其非虛構寫作的開端。奈保爾的印度書寫,兼具同情與批判,從人類整體文明的視野上去重新觀照這個掙扎中的“幽暗國度”。
帕慕克之于伊斯坦布爾,宛如老舍之于北京,令人往往觸動于那樣一種作家對自己生長之地的深情?!兑了固共紶枴肥且徊孔詡餍宰髌?,既是個人成長的記憶,也是一座城市的憂傷。伊斯坦布爾是獨特的,它地跨歐亞,位于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上,是一座處處充滿帝國遺跡的城市。這個城市特有的“呼愁”,滲入了少年帕慕克的身體和靈魂之中。跟隨他的成長記憶,我們能目睹他個人失落的美好時光,認識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并存的城市歷史,感受土耳其文明的感傷,如同一首悠長而迷人的歌謠。
(摘自《北京晚報》2019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