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
據說,作家納博科夫有一次在美國講俄國文學。他先在黑暗的屋子里打開墻角的一盞燈,“這是普希金。普希金是俄羅斯文學的第一盞明燈?!?/p>
接著打開房間中間的一盞,“這是果戈里?!比缓笥执蜷_一盞燈,“這是契訶夫?!?/p>
然后他大步走到窗邊,扯開窗簾,讓陽光照進房間,大聲喊:“這才是托爾斯泰!”你看,他對托爾斯泰的評價很高。
不過你發(fā)現沒有,提到普希金,我們說他是詩人。提到果戈里,我們說他是幽默作家。提到契訶夫,我們說他是短篇小說大師。
唯獨提到托爾斯泰,我們好像找不出一個明確的特色的詞來形容他。但他的文學成就恰恰最高。
對,一個拼命強調自己特色的人或者是公司,最多是一盞燈。那些最終把自己的特色搞沒了、無所不在的,才有可能真正掀開整個世界的窗簾。
【素材點撥】有些作家被我們記住,可能是憑借他們對某一領域的專注,而托爾斯泰則“大巧不工”,打通許多領域的界限,達到舉輕若重的境界。這恰恰是專家和大師、專才與通才的區(qū)別?,F在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致,需要我們在自己的領域里深耕,同時對外界保持足夠的好奇,把自己提升到一定高度后,生活也會因此呈現出萬千氣象。
【適用話題】專家和大師;打破壁壘;斜杠青年;好奇心……
(田龍華摘自微信公眾號“羅輯思維”)
一道錯題給我們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課
(美)克里斯·凱德 陳榮生/編譯
一天,一位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下面10道算術題:
9×1=7、9×2=18、9×3=27、9×4=36、9×5=45、9×6=54、9×7=63、9×8=72、9×9=81、9×10=90。
她寫完這組算術題之后,回頭看她的學生,學生們都對著她哈哈大笑,因為第一道題錯了。這時,老師說了下面這番話:“我是有意把第一道題寫錯的,因為我想讓你們學到一些重要的東西。這是為了讓你們知道外面的世界將會如何對待你們。你們可以看到,我寫對了9道題,但你們沒有一個人祝賀我。你們都嘲笑和批評我,就因為我寫錯了那道題。這個世界是會很快地找到錯誤的,而找到積極的一面則要慢很多。但不要氣餒。要超越一切,昂首挺胸,保持堅強?!?/p>
【素材點撥】雖然我不知道上面這個故事的原作者是誰,但該故事完美地提示了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學會知道外面的世界將會如何對待我們,學會我們要如何對待外面的世界……
【適用話題】積極與消極;對與錯;保持堅強;看世界……
(若子摘自2019年3月22日《諷刺與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