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安順市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貴州 安順 561000)
近年來,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逐漸增多。目前認為,高脂血癥性胰腺炎的發(fā)生與血三酰甘油(TG)密切相關,血TG>11.3mmol/L,或血TG在5.65~11.3mmol/L間,且血清呈乳狀的胰腺炎稱為“高三酰甘油血癥性胰腺炎”。血TG在1.7~5.56mmol/L范圍的稱為“伴高三酰甘油血癥性胰腺炎”。降血脂治療已成為治療HL-AP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通過對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常規(guī)治療與加用苯扎貝特治療的對照分析,評價苯扎貝特降甘油三酯治療在HL-AP治療中的作用。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HL-AP患者43例,男29例,女性14例,年齡36~75歲,平均(52±1.4)歲;43例患者隨機數(shù)分為對照組(n=20)和實驗組(n=23)。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齡36~69歲,平均(47.8±4.9)歲。實驗組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齡37~75歲,平均(48.74±4.5)歲。兩組間性別、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發(fā)病時間3h~3d,平均(1.2±0.9)d。入選標準:(1)符合《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的診斷標準;(2)甘油三酯(TG)>11.3mmol/L或TG為5.65~11.3mmol/L,血清呈乳糜狀。(3)排除標準:除外膽道系統(tǒng)疾病、飲酒、外傷、感染、暴飲暴食、藥物、原發(fā)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癥后高鈣血癥、ERCP術后等其他病因致病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禁食、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生長抑素等對癥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苯扎貝特每次0.2g每日三次,兩組療程均為6~20天。
觀察兩組患者TG下降<5.65mmol/L、腹痛緩解時間。
兩組治療后TG下降5.65mmol/L以下時間及腹痛緩解時間比較,實驗組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TG下降及腹痛緩解時間比較()
表 兩組TG下降及腹痛緩解時間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TG下降<5.65mmol/L(天) 腹痛緩解時間(天)實驗組 23 5.3±2.6 2.6±1.8對照組 20 12.4±3.7 5.8±2.4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癥已成為僅次于膽源性和酒精性因素的導致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炎復發(fā)的主要危險致病因素[1]高脂血癥導致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其可能的機制有[2,3]:①甘油三酯分解產(chǎn)物對腺泡細胞的直接損傷,胰脂酶作用于胰腺毛細血管內(nèi)高濃度的甘油三酯,產(chǎn)生高濃度的游離脂肪酸,直接對腺泡細胞產(chǎn)生毒性損傷,進而導致胰腺炎癥;②高脂血癥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導致胰腺微循環(huán)障礙,胰腺組織缺血壞死;③甘油三酯分解產(chǎn)物使得胰蛋白酶原激活加速,從而加重胰腺腺泡細胞的自身消化和損害。高脂血癥性胰腺炎的治療以非手術治療為主,除禁食、胃腸減壓、抗生素預防感染、抑制胰腺外分泌及對癥支持治療外,關鍵在于迅速有效地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濃度。需要在短時間內(nèi)降至5.65mmol/L以下能夠有效減輕腹痛、阻止高脂血癥急性胰腺炎的進一步發(fā)展[4、5]。目前臨床上應用的降高三酰甘油的藥物,最有效的是貝特類,苯扎貝特為氯貝丁酸衍生物類血脂調節(jié)藥,它不僅能夠直接升高脂蛋白脂酶水平,而且能通過增加肝臟對脂肪酸的攝取、加速低密度脂蛋白顆粒的清除,刺激膽固醇的逆轉運、減少高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的轉換來減少肝臟TG對的合成、降低血漿TG水平。苯扎貝特還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和使纖溶酶活性正?;敖档脱吵矶鹊淖饔茫纳铺悄虿「咧Y的糖耐量。通過加用苯扎貝特藥物治療后,發(fā)現(xiàn)患者在治療后甘油三酯能夠迅速下降,從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痛苦,縮短病程。
綜上所述,盡早積極降低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能有效地緩解病情,改善預后。苯扎貝特對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