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佰艷
若同一致傷因素作用于人體而導致人體≥2 處部位損傷, 對生命造成威脅, 臨床將其稱為多發(fā)傷[1]。交通事故、高處墜落, 甚至平地跌倒均有可能出現(xiàn)多發(fā)傷。大部分患者常伴有低血容量休克或創(chuàng)傷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 從而嚴重危害患者生命。由于多發(fā)傷患者具有病情復雜、進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特點[2], 因此, 對于此類患者,應分秒必爭, 及時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 優(yōu)先處理危及生命的嚴重情況。為了找到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本院共選取100 例多發(fā)傷患者, 對比常規(guī)急救護理、綜合急救護理對患者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于2015 年12 月~2018 年8 月收治的100 例多發(fā)傷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根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0 例。對照組中男25 例, 女25 例;年齡16~70 歲, 平均年齡(31.5±12.9)歲;病程0.5~24.0 h, 平均病程(13.1±4.2)h。觀察組中男24 例, 女26 例;年齡17~73 歲, 平均年齡(32.8±13.4)歲;病程0.6~23.9 h, 平均病程(13.2±4.2)h。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①符合診斷標準者;②有急救指征者;③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3]。
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礙者[4]。
對照組行常規(guī)急救護理, 步驟:監(jiān)測血壓、脈搏、呼吸, 補充血容量, 機械通氣, 包扎及固定、轉(zhuǎn)運。觀察組行綜合化急救護理, 步驟:①入院前告知科室做好急救準備;②入院時詢問患者信息并填入就診單, 通知相關科室會診;③評估患者病情, 建立靜脈通道, 實施人工搶救;④控制病情, 防治休克;⑤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 相關科室要相互配合做好相關準備, 爭分奪秒的挽救患者生命;⑥心理護理貫穿整個急救過程, 護理人員要妥善與患者及家屬溝通, 降低其恐懼, 提高其依從性[5]。
比較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治療前時間、有效搶救時間、出院時間、護理滿意度。搶救成功的標準:經(jīng)過急救后患者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維持正常, 脫離危險。治療前時間:接收患者到進行急救手術的一段時間。有效搶救時間:對患者進行急救處理的總時間。出院時間:從患者搶救成功到功能或健康恢復離開醫(yī)院的一段時間。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定量表進行判定,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94.00%高于對照組的66.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前時間、有效搶救時間及出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2.00%高于對照組的66.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搶救成功率比較(n, %)
表2 兩組治療前時間、有效搶救時間及出院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時間、有效搶救時間及出院時間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時間(min) 有效搶救時間(min) 出院時間(d)觀察組 50 16.34±1.88a 78.48±9.85a 15.63±1.84a對照組 50 20.85±2.33 95.62±10.67 19.53±2.13 t 10.65 8.35 9.80 P <0.05 <0.05 <0.05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
多發(fā)傷患者由于損傷部位的不同, 臨床上可見到多種表現(xiàn), 是危害人類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險因素, 如損傷頭部導致患者顱骨骨折或顱內(nèi)血腫, 出現(xiàn)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等高顱壓表現(xiàn), 還可導致意識的改變, 出現(xiàn)譫妄、嗜睡、昏迷;損傷面頸部可阻塞氣道, 使患者出現(xiàn)窒息而死亡;損傷胸部導致肋骨骨折、血氣胸;損傷實質(zhì)性臟器引起大量出血, 繼發(fā)低血容量休克;損傷空腔臟器引起腹膜炎[6]。因此, 對于多發(fā)傷患者的診斷、治療、預后都至關重要。對于多發(fā)傷患者,首先要保證其生命體征的平穩(wěn), 而后快速、全面、仔細的檢查患者, 積極處理各種損傷, 尤其是閉合性損傷和隱匿性外傷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 防止漏診而造成患者病情的惡化甚至死亡。
綜合急救護理將院前急救、入院搶救、術后護理連成一體, 使搶救患者過程完整連貫, 縮短患者搶救時間, 提高患者成活率, 改善預后, 維持患者生活質(zhì)量[7]。其具有多方面的優(yōu)點:①患者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急救護理, 最大程度的滿足患者所需, 提升患者滿意度;②可培養(yǎng)護士的責任感、成就感, 提高工作的主動性、獨立性, 更好的為患者服務;③可加強患者、家屬、醫(yī)務人員之間的溝通, 維持良好的醫(yī)患關系, 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依從性, 促進工作的發(fā)展;④有助于各大科室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配合, 增強服務水平;⑤可使護士參與到護理計劃的制定中, 增強工作興趣度[7]。但由于護理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量的加大, 可導致護理工作壓力的增大。總的來說, 綜合化急救護理是一種趨向, 未來的急救護理將會在傳統(tǒng)急救護理方法上不斷改進, 使急救護理體系更加的效率化、標準化, 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
本次實驗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94.00%高于對照組的66.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前時間、有效搶救時間及出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2.00%高于對照組的66.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jié)果有力地證明了綜合急救護理在各方面效果均優(yōu)于常規(guī)急救護理。
綜上所述, 綜合化急救護理有利于縮短搶救時間, 提升患者搶救成功率, 作用顯著, 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