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之浩
2019年7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迎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50周年紀念日。近日,NASA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推出了一個名為“NASA探索者:阿波羅”的活動,希望公眾能記錄他們對于這一歷史時刻的回憶。NASA稱,他們計劃在社交媒體上使用這些回憶,作為慶祝阿波羅11號任務(wù)完成的系列活動之一。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任務(wù)的具體任務(wù)和目標其實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完成載人登月并安全返回任務(wù),完成月球考察和取樣任務(wù)。首次載人登月不僅使美國獲得了極大的聲譽,還使人類對月球及近月空間有了首次直接的研究和認識。但這次成功來之不易,美國事前已做了失敗的準備,甚至寫好了訃告。下面就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那改變?nèi)祟惪萍歼M程的首次登月壯舉吧。
1969年7月16日美國東部時間9時32分,110米、40層樓高的土星5號重型火箭在億萬人的關(guān)注下徐徐升空,載著世界第1艘載人登月飛船阿波羅11號飛往月球。這一天,天空晴朗,萬里無云,似乎亙古沉睡的月球正靜靜地等待著土星5號運送地球使者的來訪。當(dāng)土星5號把阿波羅11號飛船送入地月轉(zhuǎn)移軌道后,后者便開始獨自飛向月球。該飛船總高29米,質(zhì)量約50噸,由指令艙、服務(wù)艙和登月艙3部分組成。
阿波羅11號飛船上載有3名航天員,指令長是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是科林斯,登月艙駕駛員是奧爾德林。從地球到月球大約有38萬千米,阿波羅11號飛船載著3名航天員經(jīng)過75小時的長途跋涉,于7月18日進入月球引力圈,此時一切正常。19日凌晨,阿波羅11號到達距月球上空4500千米高時服務(wù)艙的主發(fā)動機逆向噴射,使飛船減速進入了遠月點313千米,近月點113千米的橢圓軌道,此時飛船繞月球一圈只需2小時。在月球軌道上,航天員們緊張地進行登月前的準備工作,其中最主要的一項是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進入名叫“鷹”的登月艙,而科林斯則仍留在稱作“哥倫比亞”的指令艙中。一切就緒后,他們開始用呼號與休斯敦飛行指揮中心聯(lián)系,等待分手。
7月20日,一切就緒后偉大的時刻終于來到了。20日2時許,登月艙的發(fā)動機被點燃,它與指令艙分離。指令艙由科林斯駕駛繼續(xù)繞月飛行,而登月艙則載2名航天員緩慢向月面飛行。當(dāng)航天員檢查艙內(nèi)儀器時,休斯敦中心也在監(jiān)視艙內(nèi)情況,并似乎從讀數(shù)上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認為中心難與登月艙直接通信,必須用指令艙作為中繼站。然而,實際上每一步驟都是良好的。登月艙向地球源源不斷地傳輸信息,以致休斯敦中心的計算機過載,不能及時處理這些數(shù)據(jù)。報警燈在閃爍,休斯敦中心經(jīng)分析認為這是地面儀器失靈,登月艙沒有問題,指示阿姆斯特朗準備手動著陸系統(tǒng)著陸。
阿波羅11號徽章
當(dāng)阿姆斯特朗向窗外看到要降落的地方有亂七八糟的卵石時,便決定繼續(xù)飛行,以避開亂石嶙峋的危險地方,尋找平坦的地方。最后,奧爾德林手控登月艙在月面靜海的一角平穩(wěn)降落,登月獲得成功。阿姆斯特朗向休斯敦中心報告:“休斯敦,這里是靜?;兀棥呀德??!贝藭r休斯敦中心一片沸騰,為人類首次登上月球而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如果這次不是有人駕駛的飛船,而是一個無人月球著陸器,那很可能就墜毀了,這充分表明了載人航天的優(yōu)越性。
在登月艙里的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向窗外眺望,進入眼簾的是一個遍布隕石坑和大石塊的陌生世界。雖然他們都情不自禁地想走出去看一下這塊神秘的地外之地,但還是自我克制按預(yù)定計劃等待地面中心指令。他們先在艙內(nèi)美美地睡了一大覺,醒后在艙內(nèi)吃了月球上的第一頓飯,接著又檢查了艙內(nèi)儀器、燃料裝置和氧氣供應(yīng)情況,調(diào)查周圍環(huán)境是否允許長時間停留。地面中心對他們的健康狀況進行了檢查。當(dāng)一切都經(jīng)過精確核對后,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彼此幫助穿上極其笨重的登月服。
1969年7月20日22時56分,指令長阿姆斯特朗率先打開“鷹”艙艙門,帶著電視攝像機站在5米高的平臺上,小心翼翼地放下梯子。扶梯的幾級臺階他走了3分鐘,左腳先邁上月球第一步。在地球上收看電視的大約5.3億人,用驚奇的眼光從屏幕上看到了第一個地球人踏上月面瞬間的情景。多年來,NASA對于參與該任務(wù)和計劃的人員進行了大量采訪,多名直接參與任務(wù)的人員做了口述。據(jù)了解,單阿姆斯特朗的采訪就長達106頁。
世界登月第一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在月面上留下了第一個長約32.5厘米、寬15厘米的人類腳印。當(dāng)他踏上月面時,道出了一句意味深長的名言:“對一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但對全人類來說,這是巨大的一次飛躍?!?/p>
這確實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座豐碑。登月艙上的電視攝像機記錄下了這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步。人們用驚奇的目光從電視上看到了第一個地球人踏上月球的情景。阿姆斯特朗感到無比幸福,盡情地欣賞著這塊從未有過人跡的地外星球。他后來在敘述踏上月面第一步看到的景象時說:“月面是美麗的,仿佛上面鋪著一層細細的炭粉,可以清楚地看到腳印登月艙支腳好像陷了進去,實際上立得很穩(wěn)。走路并不那么困難,比在地面模擬訓(xùn)練輕松多了。”他圍繞著登月艙跳躍式走動,向地球上居住的人們介紹看到的月面情景,然后俯首拾月巖和收集礦物。他證實了人在月球上可自由行動。
19分鐘后,航天員奧爾德林也緊步后塵,走出登月艙,與他的同伴共同進行月面活動。當(dāng)他走到月面上時,第一句話就贊嘆說:“??!太美了!”但他環(huán)顧四周,又感慨萬千地說:“這真是一個荒涼而孤寂的世界。”他像阿姆斯特朗一樣,很快學(xué)會了地球人不習(xí)慣的移動方法——跳躍。他倆時而用單腳蹦,時而又用雙腳跳,有些像袋鼠。
2人首先在月球上安放了一塊金屬紀念牌,上面鐫刻著:“1969年7月。這是地球人在月球首次著陸的地方。我們代表全人類平安地到達這里?!毕旅孢€簽有阿波羅11號3名航天員和美國總統(tǒng)的名字。然后他們豎起一面美國國旗。
接著,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又表演在月面上的移動方式和證實各種移動方法。他們把一架電視攝像機放在三角架上向地球上的人們播放月面實況電視畫面。他們還與當(dāng)時新上任的尼克松總統(tǒng)通了話,向總統(tǒng)和美國人民致敬!美國時任總統(tǒng)尼克松在白宮對月球上的2位航天員說:“今天,對每個美國人來說,是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日子,對全世界的人類來說也是如此。由于你們的成功,太空已成為人類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贝撕螅教靻T又安放了月震測量儀和激光反射器,后者能讓地球上的科學(xué)家測定地球到月球的精確距離(精度達0.15米)。最后,他們清除了登月艙內(nèi)的垃圾及污水,又相繼回到登月艙上睡覺。
阿姆斯特朗在登月艙外逗留了2.5小時,奧爾德林也至少呆了幾十分鐘。在月面時,由于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所以他們顯得輕飄飄的。地面控制中心告訴阿姆斯特朗:“你們能拿到的一切都放入盒子里帶回來?!彼麄儼咽占脑虑驇r石和土壤標本帶回登月艙,關(guān)緊艙門后啟動發(fā)動機,告別了靜海,與分別28小時在月球軌道上的指令艙會合。當(dāng)?shù)窃屡撏?恐噶钆?,出現(xiàn)了輕微搖動,經(jīng)受了少許對接困難。在無重大故障情況,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與指令艙駕駛員科林斯會合,帶著約22千克月巖、土壤及身臨其境拍攝的月球照片,進入指令艙。登月艙完成自己的使命后被棄置在月球軌道上。
阿姆斯特朗走過月面留下的腳印
奧爾德林展開月震儀,其上的太陽電池陣意外地自動展開了
7月21日下午1時56分,阿姆斯特朗奉命指揮阿波羅11號飛船指令艙離開月球軌道,踏上返回地球的旅途。23日上午,在飛船返回途中,阿姆斯特朗通過電視向地面發(fā)表了最后一次談話。他說:“100年前,法國作家凡爾納寫了一本關(guān)于月宮旅行的小說。小說里的哥倫比亞號飛船從佛羅里達出發(fā),結(jié)束月宮旅行后,降落在太平洋。現(xiàn)代的哥倫比亞號明天就要如同小說里的哥倫比亞號一樣濺落到太平洋上了。”
7月24日16:39,阿波羅11號飛船指令艙載著3名航天英雄平安濺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歷時8天3小時17分22秒的人類首次登月宣告圓滿結(jié)束。為了打撈他們,美國派出了將近7000名海軍人員、9艘船只、54架飛機。阿波羅11號凱旋日,美國時任總統(tǒng)尼克松親自來到主打撈艦大黃蜂號上迎接美國人的驕子和勇士們,這在以前的航天活動中是從未有過的。
指令艙門一打開,來救援的蛙人便將細菌隔離衣遞給航天員,然后用直升機把他們運到17千米外的航空母艦上,并立即送入活動隔離車。在舉行有尼克松總統(tǒng)親自參加的歡迎儀式時,總統(tǒng)只得用擴音器在1米之外對他們致歡迎詞。此后,他們便像古代麻瘋病人那樣被送往休斯敦接收嚴格的隔離檢疫。所帶回的月球樣品,乃至飛船都被放進一個造價900萬美元的“月球返回接待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沒發(fā)現(xiàn)任何月球病毒和細菌。
首次登月獲得圓滿成功,它證實了人類可以不被束縛地在地球上走得更遠。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成功是改變?nèi)祟惪萍細v史進程的里程碑,把人類航天技術(shù)推上了頂峰,從此,在政治經(jīng)濟高科技甚至軍事上,蘇聯(lián)開始被美國逐漸甩開,可以說“阿波羅”登月也加速了二戰(zhàn)后國際政治格局的轉(zhuǎn)變。它也奠定了美國在人類航天時代的地位,促進了美國高科技產(chǎn)業(yè)的成功和推動人類進入信息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