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8月18日文章,原題:為何電子郵件和現(xiàn)金在中國“已死”過去10年來,中國的科技行業(yè)不斷取得進步,從抄襲來自硅谷的理念轉向創(chuàng)造與中國文化一致的自主App和網站——快速、高效、便捷、更適合交際、交易。
中國的“數字宇宙”無與倫比。激烈競爭促使科技巨頭在一個不停推陳出新的市場中不甘人后。中國熟諳科技產品的年輕人接受各種新App的速度很快。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移動手機、移動支付和電商用戶,其中包括許多提供消費生活方式的創(chuàng)意App,例如提供“一站式”多功能的超級App美團以及集成社交和支付功能的App微信等。
正如筆者在書中所寫的,電子郵件和現(xiàn)金在中國“已死”。這有助于中國跨越PC(個人電腦)時代并直接進入移動時代。中國的“數字宇宙”也無疑比西方更具社交性。社交商務市場始于并已在中國普及。例如中國購物App“小紅書”將在線購物與社交媒體和關鍵影響者融為一體,允許用戶發(fā)布評論并共享購物體驗、愛好和生活方式等。
中國已證明其自身既能夠創(chuàng)新又能更努力工作,下一步是將其影響力延伸至新領地。如今,中國的科技巨頭正將其商業(yè)模式帶到中國以外的地區(qū),進軍南亞和東南亞市場,并將大多數具有前景的當地科技初創(chuàng)企業(yè)搶購一空。例如,阿里巴巴已在東南亞和南亞各國投資多家大型電商與專注于支付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而另一家科技巨頭騰訊已在這些地區(qū)擁有打車、數字內容、音樂播放和在線時尚等網站。
亞洲地區(qū)也有望成為中國的下一個機遇。這些強大的“中國制造”趨勢,將對硅谷的全球領導地位提出挑戰(zhàn)。▲
(作者麗貝卡·范寧,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