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莫錫焜 Joe Dickson
(滬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昆山 215301)
目前被行業(yè)所熟知的PCB設計中各層次線路是通過鉆孔后電鍍銅連接,而垂直導電體結構(VeCS:Vertical Conductive Structure)[1]作為新型的PCB設計。此技術將原始的BGA密集孔設計改為垂直銅柱設計,在加工過程中取消了原始BGA位的鉆孔,通過銑長短槽的方法將垂直導體銅柱逐個分割。目前的0.8 mmpitch的BGA只可以走單線,但是VeCS可以走五條線路,大大的提高了布線密度(如圖1)。
圖1 標準機喝VeCs設計圖
以0.5 mmpitch的VeCS加工為例,首先用0.5 mm銑刀銑初槽,初槽可以根據(jù)客戶的需要為通槽或者為盲槽;然后進行第二步電鍍,此步驟之后槽體內壁與槽底部均鍍有25 μm(1 mil)銅。第三步采用0.3 mm的槽刀銑取底銅;再銑斷槽內壁,從而將槽內壁切割成一個個孤立的銅柱(如圖2)。
2.1 測試樣品
2.2 再流焊(Refiow)可靠性比較
(1)測試條件(見表2、圖3)
(2)再流焊的接受標準與結果
接受標準為再流焊測試6次以后無爆板分層問題(見圖4)。
結論:在相同測試條件下采用VeCS設計的PCB與常規(guī)設計PCB均可以通過6次Reflow測試,并且采用VeCS設計的PCB在經(jīng)過10次再流焊后未出現(xiàn)開路與爆板分層問題。
圖2 加工流程比較圖
表1 測試樣品結構
表2 再流焊測試條件
圖3 測試時真實溫度監(jiān)控曲線
圖4 再流焊測試結果
2.3 熱應力可靠性比較
(1)熱應力測試條件:浸錫288 ℃、10 s、3次。
(2)熱應力的接受標準及結果:接受標準為三次浸錫后無分層現(xiàn)象(見圖5)。PCB電阻變化率僅0.1%,而常規(guī)設計的PCB 設計的測試結果變化率最大值為6.7%。
綜上采用VeCS設計的PCB的可靠性優(yōu)于常規(guī)PCB。
圖5 熱應力測試結果
結論:在相同測試條件下采用VeCS設計的PCB均可以通過熱應力的測試。即采用VeCS設計的PCB的熱應力性能可以達到常規(guī)PCB的能力。
2.4 熱循環(huán)測試(TCT:Thermal Cycle Test)
(1)測試條件:TCT前試樣進行6次再流焊(同2.2)(見表3)。
表3 TCT條件
(2)接受標準與結果:TCT測試接受標準:電阻變化率小于10%,(見表4)。
結論:在相同測試條件下采用VeCS設計的PCB均可以通過TCT測試,其中采用VeCS設計的
2.5 導電陽極絲(CAF:Conductive Anodic Filament)測試
(1)測試條件:CAF測試前進行6次再流焊(同2.2)(見表5)。
(2)測試接受標準及結果:CAF測試接受標準:測試100 0h過程中保持電阻>107Ω,且測試過程中電阻變化<10%。測試結果如圖6。
結論:在相同測試條件下采用VeCS設計的PCB與常規(guī)PCB均可以通過1000 h CAF測試,此結果說明采用VeCS設計的PCB的CAF可靠性可以達到常規(guī)PCB的設計的標準。
(1)插損測試試樣板(見圖7)。
表4 TCT結果(單位:?)
表5 CAF測試條件
(2)插損測試條件及測試結果。
(3)插損測試條件及測試結果(見圖8)。
結論:在同等對比條件下,VeCS的插入損耗均小于傳統(tǒng)的孔加背鉆結構。
傳統(tǒng)的通孔(through hole)與盲孔設計不只占用很大的空間,同時也對SI有負面的干擾影響。
任意層互連(Any layer)雖然有助于增加布線密度,但是成本高、工時長,VeCS(垂直導電體結構)技術則在這方面有質的突破。
圖6 測試結果
圖8 插損測試條件與結果
采用VeCS設計的PCB與傳統(tǒng)的PCB相比,VeCS的可靠性與信號性能優(yōu)勢明顯,完全可以滿足汽車板,服務器類板的高可靠性與信號要求。同時VeCS的設計可以為終端客戶節(jié)省大面積空間布線,從而達到降層與降低成本的雙從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