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蕾
摘 要 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急慢性白血病患者40例,并選取同時間40例行常規(guī)體檢的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兩組清晨空腹采集血樣進行生化檢驗,比較檢測結果的差異。結果:觀察組在微量元素、血清酶、血紅蛋白以及血小板等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清生化指標的臨床檢測對于急慢性白血病的臨床診斷和評估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急慢性白血病;血液生化學檢查;應用價值
白血病是一種血液病,具有較大的危害,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很可能出現高尿酸血癥、器官功能衰竭、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并發(fā)癥,對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嚴重的危害。白血病主要是由造血干細胞異常引起的疾病,大量白血病細胞增殖并堆積在骨髓與其他造血組織中,可影響其他組織和器官功能,引起高熱、出血、感染、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1]。為了提高該病臨床診斷的準確率,需要借助先進的檢查技術來觀察患者臨床指征的變化。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血液生化學檢查在急慢性白血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急慢性白血病患者4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2 - 63歲,平均(47.6±5.1)歲;其中急性白血病20例,慢性白血病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中關于白血病的診斷標準。選取同時間40例行常規(guī)體檢的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19 - 62歲,平均(44.1±4.8)歲,所有體檢者經常規(guī)體檢未發(fā)現心、腦、肝、腎等器質性疾病。兩組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兩組清晨空腹采集血樣進行生化檢驗,具體措施:清晨空腹取3 mL肘靜脈血,然后裝入有0.2 mL 3.18%枸櫞酸鈉的試管,充分搖勻后以2 500 r/min速率離心10 min,之后分離血清低溫保存。首先使用原子光譜測量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之后使用速率法檢測血清酶含量,最后行血常規(guī)檢查。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檢測結果的差異。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 果
觀察組在微量元素、血清酶、血紅蛋白以及血小板等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3。
討 論
白血病是一種發(fā)生在血液系統(tǒng)的惡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某一白細胞異常增生和聚集影響了正常造血,導致貧血、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細胞減少,從而引起了疾病。白血病具有進展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點,若不進行及時治療,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將造成較大的威脅[2]。目前臨床主要是采取化療藥物進行治療,能夠有緩解患者的病情,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但是治療效果與臨床診斷準確率有直接關系,若無法及時診斷,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影響患者的存活率。
微量元素在人體細胞增殖與代謝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對核酸合成具有直接影響,能夠有效預防自由基損傷,從而保持細胞的完整性[3]。因此,微量元素的正常與否關系著機體的代謝狀況。白血病患者的微量元素異常表達,其中主要以鋅、鉻元素減少,銅元素增多為主,銅元素對于鐵元素的吸收與運輸作用具有直接的影響,當機體出現炎性反應時,銅氧化酶合成率明顯升高,從而使得血銅含量升高。一般情況下,在血清酶的作用下,多余的銅元素會在造血過程中被排出體外,但是在疾病的影響下,造血系統(tǒng)出現異常,引起了白血病,而患病之后人體血清中的各種酶含量升高,這對血銅代謝造成了影響。白血病主要癥狀為貧血,主要是由于造血紅細胞中的母細胞數量逐漸減少,紅細胞數量也呈相同的發(fā)展趨勢,因此患者在走動時容易出現眩暈癥狀。此外,白血病患者還容易出現出血的癥狀,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同時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但是出血并不是因為血小板減少,主要的原因是多數患者在發(fā)病初期就出現了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或原發(fā)纖維蛋白溶解等現象,增加了臨床治療的難度。
微量元素對于造血異常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且與血小板、血紅蛋白相比,其是能夠同時反映造血系統(tǒng)異常狀況的重要指標,在急慢性白血病的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準確率。有研究發(fā)現[4],由于白血病在發(fā)病過程中表現出出血的傾向,存在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前狀態(tài),因此患者血紅蛋白以及血小板計數明顯高于健康體檢者,這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微量元素、血清酶、血紅蛋白以及血小板等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標與健康人群相比存在顯著的差異,且與造血系統(tǒng)異常有密切的相關性。因此通過生化檢驗能夠評價患者的病情。當白血病腫瘤侵犯血管壁并造成
內皮細胞受損時,血清酶的表達水平將進一步升高,同時由于白血病細胞造成肝臟清除血清酶因子的功能減弱,因此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酶水平會異常升高,同時反映出患者造血功能障礙。有研究發(fā)現[5],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療前微量元素以及血清酶明顯高于健康人群(P<0.05),且在治療后微量元素以及血清酶恢復正常水平,這說明通過觀察生活指標能夠反映患者內皮細胞受損以及血液高凝狀態(tài)。因此需要加強臨床生化指標觀察,提高診斷準確率。
綜上所述,白血病是一種血液疾病,具有較高的危害,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很可能出現高尿酸血癥、器官功能衰竭、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并發(fā)癥,而血清生化指標的臨床檢測對急慢性白血病的臨床診斷和評估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麗紅.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3):6684-6686.
[2]彭家明,呂小林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6,22(20):52-53.
[3]夏存玉.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探討[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7,17(9):115-116.
[4]安春玲.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8,25(10):1120-1122.
[5]楊妍妍,楊超,王增蘭,等.40例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7,6(2):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