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芳
摘 要?《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求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做學習數學的主人?!边@不僅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且指出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因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極其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能力培養(yǎng);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4-0167-01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強調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那么怎樣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提高自主探索的效果?這一切都取決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僅在國內引起廣泛注意,而且在世界中許多國家也非常重視,已經成為帶有方向性的研究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每位教師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趣味教學,讓學生“樂學”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關鍵是看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其中,是否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趣味教學就打破了舊時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越學越愿學,越愛學,就會積極深入思考,這樣學習起來就事半功倍了。
首先,教師可提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對有意思的問題學起來自然感興趣。這樣,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知識理論,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激情導入”:“一只羊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長5米的繩子栓在草地上,問小羊能夠活動的范圍有多大?小羊能夠活動的最大面積是一個什么圖形?如何求這個圓的面積呢?這個時候學生對我提出的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的這種強烈的認知沖突觸發(fā)了他們想弄懂問題的決心。接下來,他們通過動手實踐、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明白了圓的面積的計算方法。
其次,教師也可以講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在數學教學中,應積極創(chuàng)設數學情景,啟迪學生數學思維。小學生都喜愛聽故事、猜謎語、作遐想。通過講故事可以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起小學生學習的動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以學生為中心,體現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引入數學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包括探索、發(fā)現等來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使其體會到通過自己的探索來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四下《三角形三邊關系》時,教師提出如下問題:“三根木棒能組成一個三角形嗎?”大多數學生回答是肯定的。這時,教師拿出三根木棒進行演示,當學生看到居然不能組成一個三角形時,感到很驚奇。這時教師再演示把最長的木棒適當截去一段后,與另兩根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然后教師啟發(fā)學生自己動手用木棒去尋找三角形三邊長應滿足怎樣的關系才能構成一個三角形。這樣的方法既能促使學生探索,又能將思維引向深入,從而提高了學習的興趣,感到成功的喜悅。
有了成功的喜悅,就有了求知的欲望,課堂上拿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探索、發(fā)現、思考,教師加以引導,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也有利于學生在操作中學到知識,學會學習。
三、循序漸進,分步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小學低段,學生的自學能力很弱,需要老師細心的引導;到了小學中段,他們的自學能力有了發(fā)展,有了初步的自學能力,能自學一些簡單的內容;到了高段,隨著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知識的積累,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會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循序漸進。著名小學數學教育專家邱學華認為一般分三類:
第一類:“扶著走”。在低段,學生識字量少,剛開始自學,如果讓學生獨立去自學,困難會比較大。這時,要立足于“扶”,一般由教師帶著學生一起看課本。這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啟蒙階段。
第二類:“領著走”。到了中段,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就不必再扶著走,可以領著學生走。這是一種“半扶半放”的辦法。在自學課本前,教師要先作指導,看課本時要著重看什么,解決什么問題,也可以作適當的講解,掃除學生自學中的障礙。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作點撥。這個階段中,要使學生逐步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第三類:“自己走”。經過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提高,也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方法,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走。教師布置思考題后,讓學生自己看書分析;也可邊看書,邊做嘗試題,也可先做嘗試題,再看書。先做嘗試練習,再自學課本,這時的自學作用,在于利用課本的示范性,讓學生檢驗自我嘗試的正確性。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法,教師要更新觀念,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把數學課堂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整個數學課堂就會煥發(fā)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