鄶婧文,曹偉佳,盧祥國,田中原,王 闖,李彥闖
(1. 東北石油大學 提高油氣采收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黑龍江 大慶 163318;
2. 中國海油 湛江分公司,廣東 湛江 524057)
目前,堵水調(diào)剖技術已成為油田改善水驅(qū)效果的重要技術,但高溫高鹽油藏的堵水調(diào)剖技術仍然是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1-3]。南海潿洲11-1油田流三段油藏溫度超過90 ℃,注入水礦化度大于30 000 mg/L,二價金屬陽離子含量高達1 756 mg/L。目前,油田開發(fā)常用的聚合物凍膠類、顆粒類和泡沫類調(diào)剖調(diào)驅(qū)體系大多含聚丙烯酰胺,而理論分析和實驗數(shù)據(jù)都證明聚丙烯酰胺耐溫不超過90 ℃,在高溫條件下聚丙烯酰胺分子結(jié)構會被破壞,穩(wěn)定性變差甚至失效,封堵強度極大降低,無法滿足油田生產(chǎn)實際需求。而無機凝膠在高溫高礦化度油藏條件下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油藏適應性,它黏度低,具有很好的注入性,以涂層的方式作用于地層巖石骨架形成涂層堵塞物,使得常規(guī)礦場作業(yè)中的調(diào)剖劑耐溫性、成膠時間和配制濃度等不再是主要敏感因素[4-8]。近年來,無機凝膠涂層技術由于耐溫耐鹽能力強、注入性好、價格低廉、無毒環(huán)保、配制和注入工藝簡單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高溫高鹽油藏調(diào)剖調(diào)驅(qū)[9-15]。唐孝芬等[16-17]研究了利用油田高礦化度注入水等成垢離子作交聯(lián)劑就地交聯(lián)形成本源無機凝膠轉(zhuǎn)向劑體系的可行性,并論證了無機凝膠具有使水流優(yōu)勢通道變窄且“堵而不死”的特性。鐵磊磊等[18]提出采用“主劑+清水+注入水+增強劑”交替注入方式,可使得無機凝膠具有較高封堵率并表現(xiàn)出良好的液流轉(zhuǎn)向能力。
本工作根據(jù)南海潿洲11-1 油田流三段油藏封堵技術需求,開展了無機凝膠涂層性能評價、滲流特性和封堵性能實驗研究及作用機理分析,為目標油藏無機凝膠涂層調(diào)剖堵水實驗的技術決策提供依據(jù)。
Na2SiO3:分析純,沈陽市華東試劑廠;無水CaCl2: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為模擬海水和地層水。水質(zhì)分析結(jié)果見表1。
表1 水質(zhì)分析Table 1 Water analysis
SMZ-DV320 型體視顯微鏡:重慶奧特光學顯微鏡有限公司;Hitachi S-3400 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日立高新技術公司;HAAKE RS6000 型旋轉(zhuǎn)流變儀:德國哈克公司;DV-Ⅱ+Pro 型布氏黏度計:美國博勒飛公司。
巖心為石英砂環(huán)氧樹脂膠結(jié)人造巖心[19-20],尺寸為4.5 cm×4.5 cm×30.0 cm,滲透率約為488×10-3μm2。在巖心入口端、距入口1/3 和2/3 處設置3 個測壓點。巖心結(jié)構及測壓點分布見圖1。
圖1 巖心結(jié)構及測壓點分布Fig.1 Core structure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map.
海水、地層水和Na2SiO3溶液通過交替注入方式從注入端注入巖心,從另一端采出。實驗過程中定期記錄注入端和各測壓點壓力,通過各測壓點間壓力梯度來評價無機凝膠在多孔介質(zhì)內(nèi)的傳輸運移能力。
將均質(zhì)方巖心抽真空飽和地層水并測試巖心水相滲透率。交替注入藥劑總段塞尺寸:0.05 PV Na2SiO3(0.03 mol/L,地層水配制)+0.01 PV 地層水+0.05 PV 海水+0.01 PV 地層水,共交替注入6個輪次(即將上述各個段塞分成6份進行交替注入)。靜置12 h,水驅(qū)到壓力穩(wěn)定,記錄各測壓點注入壓力,繪制各測壓點不同時間注入壓力與注入體積關系曲線,計算封堵后滲透率,并計算阻力系數(shù)、殘余阻力系數(shù)和封堵率。
分別向海水中加入定量由清水配制的Na2SiO3溶液,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配制濃度分別為0.005,0.01,0.03,0.06,0.1 mol/L 的等量試樣,觀測反應過程中不同階段無機凝膠的宏觀形態(tài),不同時間無機凝膠的宏觀形態(tài)見圖2。由圖2 可知,海水與Na2SiO3溶液混合后會立即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懸浮物。隨靜置時間延長,逐漸形成乳白色凝膠。凝膠密度與水的密度接近,反應過程中生成物稍有下沉但仍處于懸浮狀態(tài),表明無機凝膠具有一定的傳輸運移能力,有利于凝膠在巖心骨架表面涂層結(jié)垢[21]。Na2SiO3與海水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可生成整體凝膠,其他濃度時則根據(jù)Na2SiO3有效含量最大程度膠凝化,形成分散的凝膠微?;蛘吣z團懸浮在水中,既利于在巖石骨架表面涂層,易于實現(xiàn)深部液流轉(zhuǎn)向,又能避免調(diào)剖劑的浪費[17]。
圖2 不同時間無機凝膠的宏觀形態(tài)Fig.2 Macroscopic morphology of inorganic gel at different time.
2.2.1 光學顯微鏡照片
靜置6 h 后不同濃度無機凝膠微觀形態(tài)光學顯微鏡觀測結(jié)果見圖3。
由圖3 可知,當Na2SiO3濃度大于0.03 mol/L時,生成的無機凝膠呈大片分布狀態(tài)。隨Na2SiO3濃度降低,無機凝膠生成量減小,晶體間排列更加稀疏。
圖3 無機凝膠的光學顯微鏡照片(×35)Fig.3 Optical microscope photographs of inorganic gel(×35).
2.2.2 SEM 照片
無機凝膠的SEM 照片見圖4。由圖4 可知,生成物整體雜亂無章,呈多個小聚集體狀分布,大顆粒表面附著細小顆粒。
圖4 無機凝膠的SEM 照片F(xiàn)ig.4 SEM images of inorganic gel.
2.3.1 溫度對體系膠凝化程度的影響
將試樣分別置于25,45,65,95 ℃的恒溫箱內(nèi),記錄體系完全膠凝化后微凝膠體積,并計算體系膠凝化程度[17]。溫度與體系膠凝化程度關系曲線見圖5。由圖5 可知,當溫度一定時,Na2SiO3濃度越高,體系膠凝化程度越大;當Na2SiO3濃度一定時,溫度對體系膠凝化程度的影響不大,說明溫度對體系膠凝化程度和封堵效果不會造成明顯影響。這是因為當溫度一定時,Na2SiO3濃度越大,體系中可與溶劑水中成垢離子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濃度越大,能發(fā)生反應生成的微凝膠體積越大,故整個體系的膠凝化程度越高;當Na2SiO3濃度一定時,溶液中初始反應離子濃度恒定,溫度只對體系反應速率有影響,而對其膠凝化程度影響不大。
圖5 溫度與體系膠凝化程度關系曲線Fig.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degree of gelation.Na2SiO3 concentration/(mol·L-1):● 0.005;■ 0.01;▲ 0.03;▲ 0.06;◆ 0.1
2.3.2 溫度對體系沉降速度的影響
不同沉降距離百分數(shù)對應的沉降時間見表2。
表2 不同沉降距離百分數(shù)的沉降時間測試結(jié)果Table 2 Test results of settlement time with different settlement distance percentages
由表2 可知,Na2SiO3與海水中成垢離子的反應過程對溫度不敏感,不同溫度條件下,同一沉降距離百分數(shù)對應的沉降時間相差幅度不大,生成物在常溫和高溫條件下均可保持較好懸浮狀態(tài)。這說明環(huán)境溫度對反應生成物的沉降速度影響不大。
2.3.3 溫度對無機凝膠黏度的影響
待體系凝膠化后,用布氏黏度計測量無機凝膠體系黏度,取多次測量平均值作為最終數(shù)據(jù),溫度與無機凝膠黏度關系曲線見圖6。由圖6 可知,無機凝膠黏度對溫度變化不敏感,隨溫度變化不大,說明無機凝膠耐溫性較好,適用于高溫油藏[17];另外,無機凝膠體系黏度較低,表明具有良好注入性,可以避免對中低滲透層造成傷害和實現(xiàn)深部液流轉(zhuǎn)向。
圖6 溫度與無機凝膠黏度關系曲線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viscosityof inorganic gel.Na2SiO3 concentration/(mol·L-1):● 0.005;■ 0.01;▲ 0.03;▲ 0.06;◆ 0.1
無機凝膠儲能模量和損耗模量與振蕩頻率的關系曲線見圖7。由圖7 可知,在Na2SiO3濃度一定條件下,無機凝膠儲能模量大于損耗模量,說明其彈性優(yōu)于黏性。在振蕩頻率一定條件下,隨Na2SiO3濃度升高,無機凝膠儲能模量和損耗模量均增大。在礦場應用中,一般需要封堵劑具有一定黏彈性,可以抵御注入過程中多孔介質(zhì)剪切破壞作用[13]。
采用地層水配制濃度為0.03 mol/L 的Na2SiO3溶液,在多測壓孔均質(zhì)方巖心上開展無機凝膠傳輸運移能力和封堵效果試驗。后續(xù)水驅(qū)結(jié)束時各測壓點區(qū)間壓力梯度見表3,實驗過程中各測壓點注入壓力與注入體積關系曲線見圖8。由表3 和圖8 可知,藥劑與地層水交替注入過程中,沿巖心長度方向各個測壓點壓力和各段區(qū)間壓力梯度受交替注入輪次與注入端距離的影響。當藥劑濃度一定時,壓力或壓力梯度增幅與距注入端距離呈反比。由壓力梯度比可以看出,無機凝膠在地層中逐漸形成,且具有較好傳輸運移能力。在后續(xù)水驅(qū)的過程中,壓力或壓力梯度基本保持恒定,表明巖心內(nèi)形成的無機凝膠具有較強耐沖刷能力。
圖7 無機凝膠儲能模量和損耗模量與振蕩頻率的關系曲線Fig.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storage modulus and loss modulus and oscillation frequency.G ′:energy storage modulus;G":loss modulus;f:oscillation frequency.G ′,Na2SiO3 concentration/(mol·L-1):◆ 0.005;▲ 0.01;▲ 0.03;■ 0.06;● 0.1;G",Na2SiO3 concentration/(mol·L-1):◇ 0.005;△ 0.01;△ 0.03;□ 0.06;○ 0.1
表3 后續(xù)水驅(qū)結(jié)束時各測壓點區(qū)間壓力梯度Table 3 Pressure gradient at each pressure point interval of subsequent water flooding
在巖心滲透率為488×10-3μm2的條件下,無機凝膠阻力系數(shù)為3.93,殘余阻力系數(shù)為4.65,平均封堵率為78.52%,巖心前部封堵率為89.89%,中部封堵率為64.96%,后部封堵率為17.91%。由此可知,當巖心滲透率較低時,巖心前部與中部封堵率相對較高,達到64.00%以上,這是由于無機凝膠黏度較低,易注入且具有一定黏彈性,因此在孔喉體積及孔喉半徑較小的條件下,無機凝膠也不易被剪切破壞,故在巖心前部與中部區(qū)域均有較高封堵率。
圖8 注入壓力與注入體積關系曲線Fig.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jection pressure andinjection volume.PV:injection volume.■ Injection pressure;▲ Pressure point 1;● Pressure point 2
1)高礦化度海水中成垢離子可以與Na2SiO3反應生成無機凝膠。無機凝膠密度與水接近,耐溫性、懸浮性和注入性良好。同時,它具有一定黏彈性,在儲層多孔介質(zhì)內(nèi)不易發(fā)生剪切破壞,易實現(xiàn)遠距離放置及深部液流轉(zhuǎn)向。
2)溫度對無機凝膠的膠凝化程度、沉降速度和黏度影響不大,說明無機凝膠熱穩(wěn)定性良好,可以在高溫環(huán)境中保持性能長期穩(wěn)定,尤其適用于高溫高鹽油藏。
3)在滲透率為488×10-3μm2條件下,無機凝膠在巖心前部區(qū)域封堵率為89.89%,中部為64.96%,后部為17.91%。
掃碼了解更多相關
專題研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