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江
芬蘭教育和文化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制定國家核心課程大綱,用來指導各地市政當局(local municipal authorities)及其管轄學校制訂課程計劃。芬蘭市政當局在教育方面的職能類似于學區(qū),有相當大的自主權來安排本地學校的課程,學校自身也擁有較大自主權。
一、芬蘭的教育公平理念
芬蘭是北歐福利制國家,十分注重平等,“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是芬蘭教育的核心價值,為全體公民提供平等的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會是芬蘭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標。芬蘭無論哪個黨派執(zhí)政,都會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芬蘭在1921年開始實施義務教育;1968年,議會提出“無論你在哪里,都可以接受到相同質量的教育”的口號;1998年頒布《基礎教育法》,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促進社會文明與平等”。
芬蘭全國有4000多所綜合學校,其中公立學校占到90%以上;有近60萬名在校中小學生,每所學校有十幾到數百人不等(平均不足150人),班額一般不超過20人。小校小班教學制度的推行,有利于教育教學的精細化,從而確保了教育質量。從整個教育系統(tǒng)的設計到學校班級的規(guī)模,處處體現著公平與平等的教育理念。學校極少組織考試,也不對學生進行學習成績的“排名”,教師、家長都不確知學生在班上的排名,當然學生自己也不知道。教育是擁有良好生活的基礎,不受其年齡、居所、經濟狀況、性別或母語的限制,每個芬蘭的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
芬蘭各地學校提供的都是均等的教育,大部分家長會為孩子選擇離家最近的學校,極少數招收特長生的學校除外。學校之間必然會存在一些差異,政府會對所有學校進行評估研究,但從來不會對學校進行排名,而是想方設法幫助學校解決問題。
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或發(fā)展障礙時,學校、教師會制訂有針對性的計劃并實施一對一輔導,幫助學生趕上其他同學的正常學習進度,而不至于留級或者輟學。輔導在學校里進行,有專門的教師和教室,學生可免費接受量身定制的個別輔導。
殘疾學生、智障學生多數和健康學生一樣,在全日制普通學校就讀,我國通常稱之為“隨班就讀”。政府為這些學生配備特殊教育教師,一名教師專門陪伴一名學生,負責該生在校期間的生活與學習,學生免費得到這些服務。
教師不會批評孩子愚蠢、遲鈍等,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在某個方面有自己的長處或優(yōu)勢。教師會用心發(fā)現學生的增長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教育。
芬蘭教育的重要準則是充分尊重學生天性,保護其創(chuàng)造力和批判思維能力,而這一理念也充分體現在課程改革中,學校對學生在某個年齡階段普遍存在的行為不會嚴加約束。芬蘭教育認為,每一個孩子都不應該被放棄、被落下,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受到適宜的教育、得到適合的發(fā)展,將來獲得一份適當的職業(yè)。
二、芬蘭的學制體系
芬蘭的教育體系包括:0~6歲的兒童早期教育,7~16歲的基礎教育,16~19歲的高中教育,19歲以上的高等教育。此外,還有15歲直到成年的職業(yè)教育,18歲直到成年的高等教育,16歲以上可自由選擇的成人教育,以及從3歲到18歲的藝術基礎教育(見圖1)。在9年基礎教育結束時,學生可以申報5個志愿繼續(xù)升學。普通高中、職業(yè)高中、體育或護士學校,會根據學生各學年的成績及面試結果決定是否錄取。
基礎教育階段的畢業(yè)生,有53%升入普通高中,33%進入職業(yè)高中。芬蘭的職業(yè)學校非常受歡迎,職業(yè)學校的教育與社會、職業(yè)、勞動力市場緊密聯系,致力于為勞動力市場培養(yǎng)和輸送優(yōu)秀人才。如果少數學生成績不理想,不明確下一步如何選擇,則可以留在學校接受額外一年的義務教育,即十年級。4%的學生會讀十年級,這一年以補習功課為主,學校給學生提供量身定制的職業(yè)咨詢,作為他們在一年之后選擇職業(yè)的依據。
普通高中和職業(yè)高中之間有互通渠道,相互之間可以修習對方的課程,學分互認。另有一部分學生在基礎教育結束后會直接進入社會,稱為學徒實訓。在工作中,公司和培訓機構之間密切聯系和合作,為學生提供鍛煉機會。高中畢業(yè)之后有大學入學考試,是芬蘭僅有的一次全國性標準測試,相當于我國的高考。芬蘭的普通高中、職業(yè)高中到大學或應用技術大學,形成了相互開放的互通系統(tǒng)。芬蘭的職業(yè)資格認證非常流行,學徒、學生們都可以通過獲取職業(yè)資格而進入大學,甚至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見圖1)。部分學生即使沒能進入大學,憑借職業(yè)資格證也足以找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而且很多學生會變成獨立創(chuàng)業(yè)者。
三、芬蘭教育的諸多亮點
目前國際上常見的基礎教育領域主要推行標準化模式,強調識字和算術,把閱讀、寫作、數學和科學作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政府部門為學校、教師和學生制訂嚴格的標準以保障產出質量,對學校、教師制定了相應的問責制,著力加強檢查評估。
但是,芬蘭從學前教育到工作生活的全程卻凸顯出更靈活的教育路徑,更重視校本課程開發(fā),在教學方面強調知識的廣度,給予學生個體成長和學習的所有方面以同等的價值,如個性、道德、創(chuàng)造力、知識和技巧等??傮w上,芬蘭教育時間短、校際差距小、女生表現顯著優(yōu)于男生、教育經費居于世界中等水平。
芬蘭教育系統(tǒng)仰仗于教師的職業(yè)精通水平,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之間相互信任,學校高度信任教師,沒有監(jiān)督問責制。芬蘭人相當尊師重道,優(yōu)秀的高中畢業(yè)生多會選擇師范教育專業(yè)。在職教師很受重視,對工作滿意度高,盡管工資水平的相對優(yōu)勢并不明顯。芬蘭教育重視社會各方面的溝通與合作,涵蓋了教育主管部門、地方政府、教師工會、社工、家長、學生、研究機構及相關社會力量。芬蘭不存在教科書、習題集堆積成山的現象,學生沒有額外的課程或課外培訓班。教育者認為學生在學校內接受的教育已經足夠,應有更多的時間玩耍。
芬蘭教育免費,學生午餐、教育材料也都免費。如果學生的家離學校超過5公里,教育局要安排車輛接送,尤其是在人煙稀少的地區(qū),要預防途中遭遇野獸的傷害。高中的電子化教學原來需要學生交費,如今已有政府財政撥款提供學生用電腦等。高等教育免費,但學習材料和住宿費由學生負擔,學生可以申請助學金(無需償還)和學業(yè)貸款(需要償還),只要愿意學習,都可以完成自己喜歡的學業(yè)。